2021-4-9 | 衛生監督論文
1我國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的歷史沿革與發展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衛生監督體系取得了巨大進步。日漸壯大的衛生監督隊伍堅守在自己崗位上,我們建立了鄉級、村級衛生監督協管,將衛生監督的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除此之外,我們還欣喜地看到衛生監督的方法方式在不斷地改進,將大部分衛生監督的職權移交給各專項部門(如將食品加工監管移交技術監督局;將食品流通行業衛生監管移交工商局;將餐飲行業職權移交食藥局;將職業衛生監督監管大部分職權移交安監局),不僅加快了監督效率,也做到了專項專辦。
2我國衛生監督領域現存問題界定與分析
盡管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們形成了自己的衛生監督體系并持續著健康發展的勢頭,但是不得不承認,目前我們的衛生監督工作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面臨著諸多的問題,主要歸納如下。
2.1資源缺乏問題
2.1.1衛生監督力量欠缺
根據2008年我國衛生部調查顯示,我國共有衛生監督人員9.4萬人,該數字表明衛生監督體系仍缺編嚴重,在個別地區特別是基層貧困地區普遍缺乏工作人員。
2.1.2衛生監督人員普遍低學歷
大部分人員的學歷都是大專或中專,本科生極少,這也就導致了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在執法過程中和高學歷的醫務工作者不易溝通,出現執法水平欠妥等問題。
2.1.3衛生監督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
大部分監督人員的所學專業都是臨床醫學,但是衛生監督體系還需要以法律、英文等為專業的非醫療人員。就此來說,我國的衛生監督工作人員專業結構存在著不夠多元化的問題。
2.1.4衛生監督裝備不完善
由于以往的監測設備較落后,不能滿足或不支持全面開展衛生監督工作的需要,不僅影響了監督檢測效率和進度,更對監測的結果產生難以估量的誤差。
2.2組織問題
2.2.1衛生執法部門的欠缺
目前我國尚未有一套對衛生工作實行質量和規范監督的法律制度、監督人員的行為準則、監督任務的派發以及監督質量的基準,這些都需要一個確切的法律制度來規范和實施。沒有統一的監督程序、健全的管理制度、專門培養監督人員的機構,這些不完善嚴重影響了衛生監督的順利運行。
2.2.2衛生監督工作資金欠缺
衛生監督工作的正常運行離不開財政的投入,而我國政府對其投入的欠缺導致了工作不能更好開展。若經費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出現各種違法的有償方式,目前來說大部分衛生監督工作都要依靠對檢測檢驗項目進行收費,這對工作的公正公開都無益處。
2.2.3衛生監督機構管理欠缺
客觀來講,目前我國衛生監督工作難以做到上下級之間的協調,主要是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和各個監督部門職責不清,導致上下級關系惡劣、互相推諉或者重復監督,說到底都是為了爭奪利益導致監督工作不能正常進行。
2.3監督過程中的問題
2.3.1由于執法力度的不嚴,人們對于違法案件的沒有正確的態度
而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沒有良好責任意識,不能做到有法必依,以至于出現了貪污受賄、暴力等事件。這有失執法部門公正廉明的形象,更降低了人民群眾對其的信任。特別是近年來,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頻頻發生,和醫療機構的監督監管不力是有關系的。
2.3.2由于財政資金的缺乏,使得監督機構所需資金不得不通過有償服務和業務等創收
這種情況違背了衛生監督工作的初衷。監督過程中一部分采取了有償服務,另一部分仍然無償服務,但是無償服務已逐漸不受到重視。并且,審核通過后繼續監督的工作力度較衛生許可的審核審批仍有較大差距,造成“頭重腳輕”的現象。
2.3.3監督過程中缺少適當的宣傳教育工作
良好的宣傳教育不僅能讓各單位自我審視,樹立正確的觀念,按法律法規辦事,還能在資金上減輕衛生監督的支出,減輕衛生監督的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3提高衛生監督管理成效的策略思考
通過上述討論研究,我們發現我國的衛生監督工作現存的問題主要有三點,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主要的方法和措施如下。
3.1加強對衛生監督人員的培養
監督人員是衛生監督體系的主要力量,其自身綜合素質、在崗時期對工作的應變能力,不僅需要自身的提高,更需要有專項培訓。對于人才的選拔,不能只局限于醫學專業的學生,應招賢納士,可招收法學、英文等專業人士到機構中,通過彼此合作取得工作的完善。財政資金方面,需要各級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支持并提倡衛生監督工作,為其提供基本的保障。
3.2制定和完善衛生監督相關法律制度,并將其貫徹落實,起到法律法規應起的作用
除此之外,監督人員對于法律的認識和執行至關重要,良好的法律基礎加上扎實的工作能力使他們可以正確、坦然地處理監督工作中遇到的疑難案件。不僅是監督人員,各機構也會因為法律制度的完善,增加彼此間的磨合以便于更好地合作,為衛生事業及人民群眾服務。
3.3加強各衛生機構間的溝通、合作,統一標準,共同達到目標
正確權衡行政機關、執法機關同衛生事業的利弊關系,工作中避免出現身份不詳,職責不清現象。群眾可隨時投訴建議,各機構應重視此類問題,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群眾中樹立好的形象。
3.4監督工作要全面,上到省市下到基層
為了更好的規范管理,基層工作的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發達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在衛生監督管理下會邁上正軌,同時為群眾帶來身心的慰藉。
3.5選拔醫學專業人事參與衛生監督工作中來
同時,要廣招賢士,相關專業如法學、英文等對監督工作的開展是有利無害的。
3.6宣傳工作對衛生監督必不可少
在輿論的催化下,監督事業的發展會走到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媒體進行正反兩面對比,會讓各行各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同時為監督工作奠定了現實基礎。
總之,衛生監督體系在不斷完善中,2013年1月30日在京召開的題為“全國衛生系統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會議”提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對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策,進一步落實全國衛生監督工作,總結2012部署2013。”可見,“十八大”精神鞏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把食品安全和衛生監督置于重要地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為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最高保障。衛生部部長陳竺表示,“十二五”期間,要努力建成較為完善的衛生體系以確保衛生事業的提升。
本文作者:張風英、劉寧 單位:山東省無棣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