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物流管理論文
一、企業課程的內涵
本文所說的企業課程是完全以企業作為課程主體,授課教師、課程設計、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等完全以企業為主,課程的地點也主要在企業進行,學校方面僅僅以協助形式參與其中的一種校企合作課程模式。因其作為校方設計(計劃)的課程形式存在于企業中,故本文將其定義為“企業課程”。在這一企業課程中,學生將帶有更明顯和明確的企業身份參與到課程中,不同訂單企業的企業特征也將在課程中得以充分展現。之所以將企業課程作為校企合作一個比較特殊的、單獨的部分提出,是因為在校企合作的概念下,各類課程操作起來各自進行,缺乏彼此之間的漸進性、聯系性和組織的系統性。所以,非常有必要對校企合作的各類課程進行整合,將實踐性更強、企業特征更為顯著的以企業為絕對主體的課程歸結為企業課程進行系統開發。而與企業課程相對應的是學校課程。學校課程除了校方開設的一般課程、校內實訓課程之外,也包括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其他課程形式,如校企合作開發的課程、邀請企業專家開設講座、上課等等。
“企業課程”這一概念的產生源于校企合作,但是同其他校企合作課程相比,更傾向于企業性,更能夠貼近企業實踐甚至是完全加入企業實踐,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幫助訂單班級的學生理解企業文化,融入企業實踐氛圍有著不可替代的強大作用。同其他的校企合作課程相比,企業課程有如下幾個特點:
1實戰性
企業課程雖由學院設立,但是來源于企業,與企業當前正在進行的工作任務或即將上馬的工作項目息息相關,它不同于高職院校老師為完成教學目標而設計、選定的課程,也不同于實習實訓基地訓練時的課程,如供應鏈實驗實訓室有的技術在學校教學大綱、實訓基地是必備的基本技能,而在企業是已被淘汰的,不需要掌握的;實訓場所的設備和企業實際使用的設備也是有差別的。因此,企業課程完全是以現實的工作任務為導向,具有極強的實戰性。
2特定性
具體的企業課程只與特定的學校、特定的專業、甚至特定的學生相關系,并且只與特定的企業,特定的工作崗位和特定的時間段相聯系。企業課程是存在于特定的企業內部的,而不是學校內外部、企業外部、企業周邊環境,這是與其他校企合作課程最大的區別所在。
3課程資源的豐富性
企業物質和非物質資源都能直接成為課程活動內容或用以支持課程活動進行。企業課程資源內容豐富多彩,從狹義的定義來講,有物質資源,如:企業工作崗位、企業儀器設備等;有人力資源,如企業管理層、企業技術人員等;有技術資源:如企業課本、企業技術標準、操作手冊、企業技術等。從廣義的定義來講,還包括企業的財力資源,如企業投給職業院校辦訂單班的費用、獎學金、助學金、科研經費等;企業的精神資源,如企業文化等。
二、定崗雙元模式下物流管理專業企業課程設計
1企業課程的設計思路
1.1企業課程應當符合“校企滾動、定崗雙元”的培養理念。“校企滾動、定崗雙元”的培養模式要求學生在整個學習階段不斷的在企業和學校之間循環學習,因此,不管是在學習的初期、中期還是末期都應該有和企業之間的互動,這決定了現有高職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認識實習(初期階段)和定崗實習(末期階段)還不足以滿足“校企滾動,循環學習”的思想和理念,因此,在學習的中期還必須有相應的企業課程。
1.2企業課程應當適應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當代許多高職教育理論都非常強調定崗實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本作者認為,定崗實習是學生學習達到一定深度之后一個非常重要的企業課程內容,是一個重要的實踐環節,但是,在定崗實習之前,還應當有針對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實踐環節。比如,學生在剛入校之后學習初期的企業課程,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的企業課程。
1.3物流管理專業的企業課程設置應當符合物流崗位的實踐過程。企業課程是完全根據企業對物流管理專業的崗位需求情況開設,因此課程的設置也必須遵循企業物流管理崗位的適應過程,由淺入深的開展。經過調研發現,新員工在融入企業物流崗位的過程中,通常要經歷崗位認知、崗位跟學和自己操作三個階段,企業課程就需要根據這樣的不同階段分別設立不同的課程環節。
2“漸進式”的企業課程環節設置
依據以上的思路,再結合我院“校企滾動,定崗雙元”的要求,我們相應的把企業課程根據由簡單到復雜、由分到合,漸進式的設計為認識實習、協崗實習和定崗實習三個環節,認識實習適應學生剛入校后初期的學習階段,實踐中基本上屬于新員工的崗位認知;協崗實習針對學生中期的學習,屬于崗位跟學;定崗實習針對學生學習已經到達一定深度之后所需要的實踐環節,主要在于學生的自主操作。具體設計如下:①認識實習。認識實習旨在讓學生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的基礎理論、作業環節、業務流程、管理方法等,讓學生了解未來就業崗位的現狀,感知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此階段學生屬于“崗位認知”階段。對于訂單班的學生,這種認知也包括對訂單企業的了解和熟悉,包括訂單企業的基本情況、企業相關規章制度,相關物流設施設備和業務流程等。②協崗實習。協崗實習是我院物流管理專業獨創的一種實習方式,目的在于銜接認識實習和定崗實習兩個階段,作為初步實習和深入實習之間的過渡。主要依據本專業的核心崗位,安排學生去相關崗位進行企業現場協崗。在這一階段,必須強調“協崗”的內涵,即不同于認識實習的主要依靠“看”和“聽”的以“了解”和“理解”為目的的實習模式,也不同于定崗實習的“獨立”操作模式,而是在企業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實際操作,但非獨立操作的完成相關核心崗位的相關工作。③定崗實習。定崗實習培養學生崗位綜合技能。“定崗實習”是讓學生進入物流行業的具體崗位獨立工作,自主自立完成核心崗位的相關工作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運用于物流行業實際工作中,實現與崗位的零距離接軌。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崗位技能,為就業和自我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三個環節層層推進,漸進式開展,構成了真實化、多元化、現代化的企業課程體系,保證了企業實踐教學的質量,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3企業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相互融合
企業課程作為學生三年高職學習生涯的組成部分,必須與學校課程緊密結合,穿插進行。使學校課程(包括理論學習和校內實踐)與企業課程互相促進,互為基礎,這樣才能發揮企業課程的最大作用。我院物流管理專業經過實踐探索,將企業課程與學校課程的結合安排如下:第1個環節———培養學生崗位基本技能,教學時間設在第1個學期。此階段學生在學校在校內學習本專業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然后在最后一周安排學生到訂單企業進行認識實習,實現專業認知的“工學交替”。此階段完成崗位任務的“點”實習。第2個環節———培養學生崗位核心技能,教學時間設在第2~4個學期。此階段依據本專業的核心崗位,前14周分別在校內、教室和實訓中心采用“教、學、做”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專業核心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兩周安排學生去訂單企業相關崗位進行現場協崗實習。此階段完成崗位任務的“線”實習。第3個環節———培養學生崗位綜合技能,教學時間設在第4~6個學期。第4期最后一周在校內教室和實訓中心對學生進行物流企業計劃、組織、控制與評估等基層管理能力的培養。第5~6學期到訂單企業參加定崗實習,使專業綜合技能與實際工作融為一體,實現與崗位的零距離接軌。此階段完成崗位任務的“面”實習。
三、總結
企業課程的創新在于將校企合作中具備更強企業特性的部分剝離出來,進行單獨的設計和開發,以全程跟蹤訂單企業的核心崗位,從認知、到崗位協操、再到崗位綜合實習,同時與學校課程穿插聯系,全面實現了企校交替,使“定崗雙元”人才培養模式得以全面落實,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得到全面提升,體現了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本文作者:李月、朱文濤 單位: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