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教學論文
一、阻礙交際教學法實施的本土因素
1.傳統教學法的影響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我國一直采用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其過程基本遵循知識傳導路線,嚴格依照教材展開;以語言形式教學為主要內容;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這種教學法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良好地掌握語法知識,記憶大量詞匯,但是嚴重缺乏口語交流能力,抵觸英語寫作訓練。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除語法翻譯法自身局限性外,更重要的是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學生自身的局限性,特別是中國文化的內斂特性以及中國學生喜鉆研不善表達的特點,也與傳統教學法重知識輕應用的特性頗多相合之處。可見傳統教學法與交際教學法之間差異巨大,因此由前者過渡到后者將會是一個艱難漫長的歷程。
2.教師因素
中國學生既缺少英語使用環境,也鮮有機會與母語人士交流。對于他們而言,英語教師是獲得語法能力,也是社會語言能力和交流策略能力的唯一源泉,而合格教師的缺乏已經成為阻礙交際教學法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原因有二:首先,缺少真正具備良好英語應用能力的教師。英語教師的收入和地位相對較低,擁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往往更青睞商業或者政府部門工作。其次,現有英語教師不能適應教學要求。相當一部分英語教師自身就是不合格的英語使用者,缺少基本的交流技能,難以使用英語開展真實、自然的交際活動。同時,目前課堂英語交際活動主要以角色表演和小組討論為主,其形式往往限于角色的選擇和互換,局限于朗讀、對讀、換讀、背誦等,脫離日常交際需要,這也與教師課堂組織能力受制于自身英語水平有關。
3.教學評價體系
我國英語教學大綱以及考試設計由主管部門集中制訂、統一實施。這種模式也深刻影響著交際教學法的實施,包括高考、四、六級在內的各類英語測試多重理解,而口語和寫作等交際內容所占比較小。迫于考試壓力,學生投入大量時間記憶詞匯、分析句法結構,完全弱化了語言的應用價值,即語言交流功能。面對學生的應試需求,教師也只能以教授語法和詞匯知識為主,很少留出時間組織英語交際活動。相應地,學生則認為只有語法和詞匯才是真正的知識,而交際活動顯然無法提供這種知識。長此以往,他們必然怯于或者懶于參與交際活動,因而無法通過實際應用將已掌握的語言知識轉化為交際能力。
4.其他因素
(1)英語在中國的地位。交際教學法的實施依賴真實的英語交際環境,尤其是英語母語交際環境,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外接觸到真實的語言應用情境,以及大量動態的語言選擇和運用實例。[4]英語在中國只是一門外語,而非頻繁、大量使用的第二語言,因此交際教學法缺乏有效實施的外部條件。(2)教育資金缺乏問題相當普遍。實施交際教學法需要一系列設施和設備,如多媒體、語音室和大量聲像器材等,為很多學校財力所不及。可見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也阻礙著交際教學法的普及。(3)班級人數過多。動輒50、60人的大課堂雖然緩解了師資匱乏問題,但也給課堂組織帶來了挑戰。教師既要維持課堂紀律和教學秩序,又要引導所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還要給予及時、充分的回應,實在勉為其難,而學生也很難獲得均等的參與機會。(4)文化影響語言教學。學習風格的獨特性構成了學習文化,而學習文化則直接影響著語言教學效果。中國文化中的積累、應用、尊師等要素影響并塑造了學生的學習風格,以及交際教學法在中國的實施。學生過于害羞,不夠活躍,兼有較為嚴重的語言焦慮,這使課堂英語交際活動很難展開,嚴重影響了交際教學法的有效實施。
二、交際教學法的本土化
1.理念借鑒而非模式套用
所有的教學法都是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為滿足特定的教學需求而產生的,各有自身的優缺點。鑒于上文所述諸多不利于推廣交際教學法的本土因素,筆者認為不能罔顧自身實際,盲目追求英語教學的交際化,將交際模式奉為解決中國英語教學所有問題的不二法門。至于其倡導的教學理念——在交際中學習——教師則應正確理解把握,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將其有機滲透到教學過程當中,以彌補傳統英語教學重知識傳授而輕語言應用的不足,而不是單純用交際活動取代其他原本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否則不僅可能使交際教學或流于形式或舉步維艱,還會使英語課堂變得嘩眾取寵、空洞無物。可見交際教學法的價值在于其回歸語言交際本質的教學理念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模式。
2.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
交際教學法本土化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是如何處理它與傳統語法翻譯教學法之間的關系。交際教學法的有效實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而單純交際教學又難以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且又不可缺少的語言知識。因此即使從推廣交際教學法的角度看,傳統語法翻譯教學法對于中國學生也依然十分重要。
同時必須承認交際教學法偏重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對于其他語言技能,特別是讀、寫技能的提高似乎作用有限。例如,很難設計出適合寫作能力培養的交際活動,而這正是語法翻譯教學法的長處。這種教學法重視語法和詞匯教學,有利于學生系統掌握語言形式和結構,能為初學者的語言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不能簡單地拋棄這種同我國英語教學實際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教學方法。那么如何協調上述兩種教學方法才能使保證英語教學既不偏離交際能力培養的根本目標又能兼顧語言知識的傳授呢?Widdowson認為,對于交際教學法,要分清“交際”究竟是指教學過程交際化還是教學以交際為最終目的。
如前所述,一味追求教學過程交際化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既不現實也不實用,因此筆者認為交際教學法的本土化必須遵循與傳統教學法相融合的道路。所謂融合,就是將以交際為本的理念融入基礎知識教學,使之服從、服務于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時在設計和開展交接教學活動時也應兼顧基礎知識教學,從而使兩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例如,在詞匯教學中,除常規詞匯知識之外,教師既要向學生交代目標詞匯的交際語用特征,還要盡量選用來自真實交際情境中的例句,更要鼓勵、引導學生用目標詞匯來描述個人生活、學習經歷,拉近詞匯教學與語言應用的距離;同樣也可以將目標詞匯嵌入交際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具體應用中自行比較、歸納、領會與目標詞匯相關的知識內容,從而對其形成全面、深刻的印象。總之,交際教學法本土化既要有基礎知識教學,又要有交際教學,才能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英語教學改革之路。
3.實施交際教學法的建議
(1)提高教師業務素養。交際教學法的本土化既需要教師正確理解語言教學的根本目標和任務,更需要教師自身成為高超的英語使用者。因此,教師不能滿足于傳統的語言知識結構,必須以強烈的責任心和緊迫感積極研習交際教學方法、策略,全面提高自身英語駕馭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才能成功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也才能成功地組織和實施本土化的交際教學。(2)盡量利用真實交際情境。一方面,課堂教學盡可能選用學生熟悉的真實語句和情境作為教學材料,以提高他們參與交際活動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使他們能放得開、融進去。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英文雜志、報紙,登陸英語網站,觀看英語電影等接觸大量英語應用實例,以此彌補中國英語教學缺乏應用環境的遺憾。(3)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我國英語教育體系既有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之分,也有通用英語和特殊用途英語之別;現實中,也存在學生英語水平高低之異。因此,英語教師融合運用交接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時應該在充分考慮學生差別化需要的基礎上有所側重,靈活施教。(4)教育管理部門的引導和支持。首先,深化教學評價改革,借鑒雅思和托福考試形式,進一步強化四六級等主要英語考試對交際能力的考查,真正發揮考試對教學的引導和反撥作用。其次,擴大教學自主權,為各學校依照自身特點推廣交際教學法創造有利條件。再次,加大教育資金投入,配備必要的教學設施設備,資助英語教師參加國內外英語交際能力和教學方法培訓,為交際教學法的本土化提供物質和師資保障。
三、結論
本文分析了交際教學法在中國實施所遇到的諸多阻礙,但這并不意味著該方法全然不適合我國實際。相反,交際教學理念為我國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正確方向,必須創造性地推廣應用這種教學方法,使之與傳統教學法相融合,在兼顧知識教學的同時培養出具有較強英語交際能力的學生才能改變當前英語教學飽受詬病的窘境。
本文作者:季成 劉玉華 單位:山東萬杰醫學院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