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針灸論文
初診日期:2011年9月3日。患者于2011年3月17日因昏迷不醒4h入某院治療,經檢查診斷為:右顳頂枕區出血并腦疝,行開顱血腫清除術,手術成功。術后查體左側下肢肌力1級,左側上肢肌力0級,神志清楚。針灸康復治療80余天,肢體功能障礙稍緩解。就診時患者由輪椅推入,左側肢體活動不利,精神欠振;舌質淡、苔白,舌下脈絡迂曲,脈沉弦。查體:神志清,精神欠佳,記憶及語言功能正常;左下肢肌力2級,左上肢肌力0級,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處方:取左側曲池、外關、環跳、足三里、絕骨,其中足三里用補法,絕骨用瀉法,其余諸穴平補平瀉;右耳軀干點向下斜刺,左耳向上斜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25min,10次為1個療程,間隔1~2天后繼續下個療程。經治療3個療程,患者可在家人陪同下持拐杖行走;左下肢肌力恢復至3級,左上肢肌力1級。治療方法同初診,并加刺手三里,平補平瀉。繼續治療2個月,患者可持拐杖獨立行走,后改為中藥長期口服治療。按患者系腦出血后遺癥,病史長達半年之久,就診時精神倦怠,左側肢體活動障礙,中醫辨證屬氣虛血瘀證。
治療選取曲池、足三里,有“治痿獨取陽明”之意,旨在健脾胃,使氣血旺盛,達到益氣行血之目的。腦為髓海,髓會絕骨,故絕骨為治療腦病之要穴。瀉絕骨以祛風通絡,活血行瘀。輔以少陽經穴外關、環跳,能調暢氣機,以達氣行血行之效。本案辨證準確,施治手法得當,故療效明顯。病例3李某,女,30歲。初診日期:2011年10月20日。
患者偏左側頭痛1年,經期明顯,行經前3日最甚,經期結束后呈間斷性隱痛,影響睡眠及工作;納差,情緒煩躁,二便正常;舌暗、苔薄白,脈弦細。治療:針刺左側肩井、內關、足三里,均施以平補平瀉手法;針刺雙側絕骨,以補法為主。得氣后留針30min。針刺3次后,患者頭部疼痛減輕;1周后,疼痛消失;隨訪90天,未復發。按該患者頭痛以經期明顯,偏左側,情緒煩躁,結合舌脈,辨證為氣血不足、瘀血阻絡。經期經血下行,髓海空虛故而經期痛甚。髓會絕骨,故治當首補絕骨,補氣血、通血脈,以達榮則不痛、通則不痛之目的。另外,本案還選取少陽經穴。少陽經循行于頭之兩側,針刺其經之穴,意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病例4戴某,男,37歲。就診日期:2012年3月18日?;颊?個月前出現腰部疼痛,放射至右下肢外側;近3日勞累后疼痛加重,不能抬足。治療:針刺右側絕骨穴,左手壓絕骨下方,右手用平補平瀉手法使針感上傳至腰部,留針30min,中間行針1次。治療10次,患者腰部疼痛消失。按根據循經取穴原則,此案患者疼痛在腰部,并放射至右下肢外側,其病在少陽,針刺絕骨,有舒筋活血、通經止痛之效。《素問•刺腰痛論》載:“同陰之脈,令人腰痛……刺同陰之脈在外踝上絕骨之端。”
絕骨定位《針灸甲乙經》中記載:“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者脈中,足三陽絡,按之陽明脈絕乃取之。”《十四經發揮》云:“外踝以上為絕骨。絕骨,在外踝上三寸動脈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經穴部位》規定,絕骨穴在小腿外側,外踝上3寸,腓骨前緣。但近年來有人提出絕骨應在腓骨后緣,如柴恒彬等[1]針刺此處絕骨治療落枕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西安針灸名家郭命三先生對絕骨取穴也有自己的看法,其認為絕骨位于足外踝上3寸,以拇指按摸,腓骨似斷處,微前是穴[2]。
臨床應用絕骨穴臨床應用廣泛,為足少陽膽經穴,其分布從頭至足乃人體最長的一條經脈,循行于人體的側面。筆者體會,獨取絕骨治療耳鳴臨床療效確切,另與三陰交、風池等配合治療偏頭痛、頸肩疼痛及腰痛亦有良效。研究表明,針刺足三里及絕骨,對缺血性中風患者腦血管舒縮反應能力、腦血流自動調節功能、大腦半球側支循環代償功能有明顯改善作用[3],與《難經》所云“髓會絕骨,髓病治此”相吻合。
絕骨穴,據載其為足三陽絡,即是足少陽、太陽、陽明經之絡。而腦為諸陽之會,為髓之海。中醫學之“髓”與現代醫學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作用相類似,故而認為絕骨為治療腦病之要穴,此穴在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方面,值得進一步挖掘?!夺樉慕菀酚嘘P于絕骨治療婦科和脅痛等病癥的記載,《醫學入門》及《標幽賦》有絕骨治療下肢痿痹的資料。臨證應辨病之部位及虛實,依疾病之不同辨證使用,虛補實瀉,當顯奇效。
作者:丁天紅 張紅燕 單位:陜西中醫學院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