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漫研究論文
中國動漫產品多是原造產品而不是原創產品,模仿嚴重,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內涵。據日本動畫協會公布,日本動畫繪制工作90%已依賴海外,而有70%以上主要流向了中國。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日本等動漫大國的重要代加工基地,中國動漫與國際動漫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在為他人縫制嫁衣的同時,卻失去了創作知名原創品牌的時機,在人們心中,動漫世界尚沒有“中國創造”的概念,造成在國際動漫市場上缺乏“中國制造”,在國際動漫文化交流上集體失語。
發展民族原創動漫的意義與作用
(一)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動漫文化自身發展的需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社會歷史的人文積淀,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脫離它的文化土壤而孤立存在,中國動漫同樣也是在中國特有的文化氛圍中成長起來的,與中國悠久的古老文化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因此中國動漫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而不應該成為外國動漫移植的樂園。中國應該用自己的經典動漫作品來不斷豐富自己的動漫文化內容。只有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漫作品才能真正打動國人的心,才能形成和擴大穩定的觀眾群,動漫才有市場。只有不斷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并融入動漫之中,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作品,才能豐富動漫文化內容,鞏固和發展動漫市場。但是中國動漫作品缺乏鮮明的本民族特色,難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動漫文化。業內人士現在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做動漫的人很多,大都在模仿國外動漫,沒有自己的風格,這樣就很難形成中國派,就難以形成中國特色的動畫品牌。然而,上世紀60年代末,以《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為代表的動畫片,運用水墨表現人物、動植物和山水,展現出鮮明的中國風格,曾引起國際動漫界的矚目,成為動畫中的精品,被國內外觀眾所喜愛,這之后就很少見到國內動畫精品了。中國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動畫產業如何形成品牌再次被世界所認可,必須走民族風格動畫之路。但讓我們感到慚愧的是,中國動漫亦步亦趨地學步于日本、歐美動畫而喪失了本民族的風格與特色,尤其是在內容敘事中逐漸遠離了傳統文化這一重要的文化源頭,使得當前動漫內容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問題日漸突出。只有民族文化融入才能使動漫文化的傳播范圍更加寬廣,諸如《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動畫片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喜愛和好評,無不是因為其打下深深的民族烙印。動漫在創作上都是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的,民族文化是動漫創作的根。
(二)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國內動漫做大做強的需要:世界動漫強國成功的例子,沒有一個是脫離本國文化而做好的,無不打上本國文化的烙印,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形成獨特的民族風格。日本動漫反映著大和民族唯美的人文內涵和隱忍的武士道精神。美國動漫反映美國人幽默自由,勇于冒險的個人英雄主義情懷。中國動漫曾經的輝煌也是在“走中國民族之路,敲喜劇風格之門”的口號下,堅持原創,堅持自己的風格下實現的,在世界動畫影壇享有“中國學派”的美譽,如《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哪吒鬧海》、《三個和尚》等動畫作品無不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深深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正如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前院長路盛章先生所言“好的藝術創作必定是民族化、國際化、人性化三者高度統一的”。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伴隨著國家對動漫產業發展的重視與推動,我國原創動漫事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涌現出了以《喜羊羊與灰太狼》、《秦時明月》、《魁拔之十萬火急》、《夢回金沙城》等為代表的新生代原創佳作。民族精神和民族風格是各國動漫的獨特魅力所在,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的動漫才能為本民族的觀眾喜聞樂見,同時才給其他民族帶來美的享受。中國動漫的發展也必須立足于民族文化,以其獨特和鮮活的民族文化精神為根本,以完善的產業化發展為依托,創作出具有民族風格的動漫作品,這樣才能在新的環境中不斷地獲得生長點,把動漫加大做強。
(三)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開拓國內市場的需要:發展我國動漫產業首先必須立足國內市場,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然后才能開拓國際市場。要牢牢占據國內市場,就必須對消費者心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清楚他們需要什么樣的動漫作品,從而創作出消費者能接受和理解的、喜聞樂見的、有內涵的民族動漫作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符合我國動漫消費者的審美情趣、文化心理的,才是最容易被消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才能穩固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動漫在創作上都是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的,民族文化是動漫創作的根,要實現中國原創動漫在世界動漫競爭格局中的成功突圍,借力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選擇。同時,只有發展民族動漫產業才能與外國動漫抗衡,如果沒有好的動漫作品,國內就沒有需求。動漫的基礎是好的作品,在整個動漫產業中,動畫片是龍頭,是關鍵,只有出現大量符合市場需求的片子,才能帶動整個國內動漫產業的繁榮。從國外動漫強國美、日、韓等的經驗可以看出,他們的動漫產品始終突出其民族文化特征,以便觀眾理解和接受。中國動漫作品也必須融入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這樣才能迎合觀眾的文化趣味和社會心理,形成穩定的動漫消費群,這樣才能開拓國內市場,將中華民族文化融入動漫產業的血肉之中。
(四)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開拓國際市場的需要:做動漫就是在做文化,離開了文化,動漫就沒有力量,離開民族文化就離開了它賴以生存的根,動漫就沒有生命力。從美、日動漫在世界風靡,日本漫畫在中、美、韓等國流行,無不深深打下本國文化的烙印。日本動漫具有民族風味,不但體現自己本國的民族特色,還經常從中國的傳說故事中取材,讓他們看了非常親切。美國動漫英雄大多憑借智慧或者能力來挽救危局,無不體現其個人英雄主義特色。只有具備充分的民族文化特征,動漫才能傳播久遠,越是民族的,越會受到其他民族欣賞。只有大力發展民族原創動漫產品,只有具備充分的民族文化特征,動漫產業才能獲得文化上的助力而日漸壯大,才能打開國際動漫市場。動漫產業要重視民族元素的充分利用,借用大眾的熟知來贏得廣泛的消費群,最終才能達到商業目的。從眾多成功作品來看,打開世界之門的無一不是賦予民族風格的作品,再次驗證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實現中國原創動漫在世界動漫競爭格局中的成功突圍,借力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選擇。
(五)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抵御外來文化侵蝕的需要:我國作為一個動漫后發達國家,在動漫文化交流上是不對稱的,我們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受到強勢動漫國家的文化侵略。強勢文化會侵蝕弱勢的發展空間,影響本土文化發展,國外動漫打入中國市場必將帶有強烈他國文化色彩。動漫強國美國、日本的文化色彩、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審美情趣將無形植入中國孩子的腦海中。正如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教授所言,動漫首先是一個文化的問題,離開了文化動漫做不了長遠。因為孩子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媽媽,第二眼是玩具,第三眼就是動畫片了。動畫片伴隨一個孩子的成長全過程。如果不加大力度創作出具有民族特征的動漫作品,外國動畫片還會大量流入中國,其動漫形象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這樣就會損害國民的民族認同感,弱化消費者的民族意識。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市場被他國的文化產品所統治,那將意味著未來該民族有文化屬性被很大程度同化的危險,該國的人民將有逐漸失去民族認同感的危險。只有通過創作出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的動漫產品,才能將民族意識潛移默化到觀眾的骨子中,從而形成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中華民族文化在國際文化中的地位,有效地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蝕。
(六)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越受歡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更受到異國他鄉人們的喜愛。西班牙的斗牛,非洲的桑巴舞,中國的水墨丹青之所以享譽世界,就是因為已經帶有強烈的民族特點,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生命力最讓人嘆為觀止的都是那些民族性很強的東西。在如今世界文化傳播不對稱的背景下,處于弱勢文化的民族,更應該堅守其民族性,只有在對本國傳承及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堅定不移地發揚民族特色才能抵制外來強勢文化的入侵,而這正是國產動漫在文化傳播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沒有好的作品、品牌,國內就沒有需求,自然無法與外國優秀動漫作品相抗衡,就會喪失在文化交流中的主導地位。因此,只有大力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才能與外國動漫相抗衡。同時,一個國家保持其文化品格的獨立性不僅是在對本國的未來負責,還是在對整個世界文化的未來負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文化多樣性是交流、革新和創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物平衡那樣必不可少……”
(七)發展民族原創動漫是繁榮我國動漫產業的需要:創意是動漫產業的核心和靈魂,任何一個動漫產品設計生產都是以滿足大眾娛樂需求為目的的,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內容情節、價值觀念以及文化品位等,也就是所謂的“創意”,這正是動漫產品的價值之所在。一旦沒有創意,一件動漫產品就沒有了特色,也就沒有了生命力。因此,發展動漫產業要把創意放在首要位置。原創是我國動漫產業的必經之路,也是趨勢所在,是動漫企業生存之本。目前,盡管國內動畫片生產總量已經十分可觀,但原創嚴重不足,如果能將所有產能引導到原創動畫生產上來,對產業發展就能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對外加工,只能解決動漫企業一時溫飽,但要把企業真正做大做強還得依靠原創產品。如果沒有好的動漫作品和品牌,就吸引不了觀眾,國內就沒有需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寫到: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沒有消費,也就沒有生產,因為如果這樣,生產就沒有目的。因此,只有有了民族原創動漫產品,動漫產業發展才有后勁,相關動漫衍生產品才能得到開發,才能實現自己應得的利潤,反過來促進民族原創動漫發展。
發展民族原創動漫的措施和辦法
(一)政策法律支持:制訂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民族動漫產業,同時,政府應增強版權保護意識,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加快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執法力度,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和保護原創的法治環境。依法采取措施,積極鼓勵原創作品著作權登記,重點保護原創產品的知識產權,加強版權市場的監管,嚴厲打擊各種走私、侵權和盜版行為,維護動漫市場公正交易的秩序,為民族動漫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盡管在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向全國印發《關于發展我國影視動畫產業的若干意見》,2006年4月,國務院轉發財政部等十部委《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5到10年使我國動漫產業的創作開發和生產能力躋身世界動漫大國和強國行列。2009年出臺《文化產業振興綱要》將動漫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但民族原創動漫在動漫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仍未能給予充分的重視。
(二)轉變動漫觀念:不應該將動漫看作小兒科,應該樹立全民動漫、全齡動漫意識,發達動漫國家都是“全齡”動漫,比如美國動畫電影《怪物史萊克2》全球票房9.19億美元,這樣的票房,絕不僅僅是兒童觀眾貢獻的,龐大的成人觀眾群體是其收入的保證。日本動畫片的觀眾平均年齡為32歲,其上限甚至拓展到了50歲。而我國主要定義在12歲以下的青少年,認為動漫是“小兒科”。國人必須擺正動畫藝術的位置,像對待實拍電影那樣對待動畫片的創作,只有不將動畫片看成是兒童的“專利”,才可能在動畫藝術方面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成人動畫”將拓展動畫藝術表現力,題材將會蓬勃發展,類型將不斷豐富。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挖掘動漫需求,擴大動漫市場,從而促進動漫產業良性循環發展。
(三)樹立民族動漫品牌,精心打造動漫明星:品牌是企業獲得利潤的最好武器,動漫品牌、動漫明星是動漫利潤的主要來源。藍貓、米老鼠、變形金剛等優秀動漫都會為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好的利潤。眾所周知,品牌競爭是現代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可謂“得品牌者得天下”。例如生產一個在美國售價9美元的芭比娃娃,自己只能拿到35美分的加工費,絕大部分利潤被外資拿走。民族原創動漫品牌是抵抗外國動漫入侵國內市場的法寶,是中國動漫的代言人。在動漫形象設計時將民族元素納入形象設計之中,同時讓消費者和衍生產品生產者參與其中,設計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動漫形象,以便衍生產品的授權、生產和開發。人們喜歡某個動漫作品往往是從喜歡某個動漫形象開始的。因此,樹立民族動漫品牌,精心打造動漫明星對發展民族原創動漫具有重要意義。
(四)加大原創動漫人才培養:動漫屬于創意產業,其中創意是其核心,因此這就需要大量具備有創造力的人才。然而,現如今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動漫專業畢業生找不到相應的工作,而動漫企業又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其原因是一般畢業生因缺乏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只能從事一些簡單加工工作,成為動漫生產流水線上的一環,而企業急需的是故事原創人才、動畫產品設計人才、網絡和手機游戲開發人才,這已經成為一個制約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緊迫問題。因此要大力加強原創動漫人才培養,培養出更多具有深厚中國文化素養和認同感的動漫從業人員,從而突破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總之,動漫產業作為一種朝陽產業,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一種支柱產業而受到重視,我國也應該加快動漫產業發展。在發展動漫產業時,必須提高國產動漫的文化內涵與吸引力,大力開發與推廣具有民族風格與民族特色、符合民族審美標準與欣賞水準的動漫作品,充分開拓國內外市場容量和未來空間,立足于本土文化,以獨特和鮮活的民族文化精神為根本,創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動漫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為支撐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本文作者:肖昕 單位:重慶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