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理學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學習就有了動力,興趣越大,學習積極性越高,只有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才能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突破封閉的靜態結構,已成為我們探討已久的話題,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呢?
一、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制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知,對數學內容盡快了解,產生探究欲望,明確學習的目標。在這個情境中,教學過程中的沉思與躁動、接受與創造都以一定的節奏表現出來。
二、抓住有力的時機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學生對學習取得成功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給予正確客觀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就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夠產生非凡的學習動力。一次,我在教學《分數除法》的時候,班上有名的“調皮大王”謝 ,因為這天早上他來得比較早,他來到教室就拿著一本《笑話》躲在教室后面看,當我去教室檢查衛生的時候,他發現我了,慌慌張張地拿了本《數學》擺在桌面上,我走過去就當什么也沒看見,因為我想:他平時只喜歡游手好閑地玩,今天終于看書了,總比不看好。第二節到我上課了,我一進教室,首先表揚了他:“謝 同學今天表現不錯,能自覺拿《數學》書早讀,希望他繼續努力。”我一看,他滿臉通紅,我開始上課了,最出乎意料的是,整節課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新課結束,我請大家舉手上黑板做練習的時候,謝 居然舉起了難得一見的小手,我看他信心十足,便叫他上黑板去做,真沒想到,他果然算對了,我想,這可能是對他表揚和鼓勵帶來的動力吧!
三、師生情感相互溝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愛”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提出合理的目標和要求,對他們寄予熱切的希望,就會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個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學習,在學習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創新,教學的效率才能明顯提高。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勵措施,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