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漫研究論文
課程設置應定位為市場導向型
校企聯合辦學開展動漫人才培養,在課程設置上,應該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市場需求的專業,開設市場需求的課程體系,培養市場需求的專門人才。專業設置,如動漫制作專業、影視動漫編導專業等;課程設置,如美術類課程、制作技術類課程、創作文化與文學修養類課程。市場導向型課程應該采取模塊化、項目化、針對性的課程設置理念,即針對動漫專業的特定人才需求,將解決或回答生產實踐、學科問題的同一類課程加以整合,以模塊化的形式出現,并打破學科界限、教材界限,而以項目或案例作為載體重新編排課程。但無論怎樣編排,課程的核心目的是依據理論,基于實踐,解決問題。作為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最為突出的課程設置應該是項目課程的設置。
所謂項目是指圍繞某一核心目標而形成的一系列工作任務的組合,這個目標是實現實際應用價值。所謂項目課程,就是結合某一學科,將理論知識同實際任務解決結合,設置特定情境,進行教育教學的課程。近似于案例解決類課程。項目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將人為切割的條塊化的知識或理論通過案例或特定實際任務整合起來,使理論與實踐實際結合起來,而不是傳統的實踐課作為理論課的簡單延伸。項目課程一般又分為虛擬項目和實際項目兩類。虛擬項目是指虛擬案例課,實際項目課程是真實的實際項目課程。虛擬項目可以在學生掌握一定理論與實踐知識后,在校園里開設。實際項目課程可以在企業中以實際工作要求來實施。在項目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將教育學中的關于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教育目標融合到項目課程中,并采用特定的評價機制加以效果評價。如此,做到課程設置的真正校企聯合。
教學模式應定位為全員參與型
為了讓學生既能感受大學校園文化的厚重和嚴謹教學的精神,又能感受到企業與社會的實踐、競爭與合作等企業文化、社會文化精神,我們要動員學校和企業全員參與到教育教學各環節中,各教學要素都按照特定規范融入靈活而規范的教育教學活動。為了做到規范,我們必須在學校、企業、政府之間簽訂合約,達成共識,并限定權利、責任與義務。只有權責利明晰,學生才會從中獲益。由于校企聯合培養涉及多個教育教學環節,因此需要一個系統、整合、有機,既有限定又有放權,既有要求又有激勵的綜合化的協調機制。這個機制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制度方面。所謂制度就是對權利、責任、義務進行規定后的契約。是所有制度受眾都要遵守的,具有強制屬性。制定的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制度,應該包括權利、責任、義務的規范,應該包括職業資格認定內容,勞動用工內容,工資薪酬內容,繼續教育內容,學習考核內容等一系列相互獨立、緊密聯系,互相補充、緊密配套的制度集合。二是機制方面。所謂機制,相對制度,是更加靈活,更具有針對性的一系列解決問題的預案。建立針對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各相關環節的有力機制是解決合作問題的有效方法。
建立由企業與學校聯合人才培養所引發的各項相關機制,如企業與學校的利益補償機制,政府投入機制,企業與學校投入與收益機制,企業免稅與優惠機制,人才需求預測預警機制,人才資源的動態監控機制,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機制,校企合作與交流機制等。三是操作性方面。所謂操作性,就是將制度與機制如何落實到位,實施到具體實踐的過程。操作性是用看得見、摸得著、可衡量成敗的標準化的程序與方法來將制度與機制規定與說明的內容加以實施使之具體化。操作性方面的協調機制應該說明的是怎么做,怎么實現目標的問題。如,在校企聯合培養動漫人才的過程中,在教育教學評價的過程中,相關單位和個人應做什么,都要具體加以說明。
評價機制應定位為能力形成型
評價機制是確保培養目標成功實現的保障,也是檢驗標準。校企聯合動漫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特征是人才的應用性能力培養,是打破學校與企業、社會的界限,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因此能否形成預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衡量校企聯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標尺。評價機制,無論社會性評價,還是學校評價,無論階段性評價,還是終結性評價,都應以是否形成能力來衡量。衡量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具體方法既可以是考試,也可以是項目或任務的完成情況,具體可以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商定。
作者:周幸子 單位:哈爾濱劍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