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發展論文
明確我國文化會展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我國文化會展業是文化產業和會展業的綜合,而二者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部分,甚至文化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因而,無論如何,要站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的高度,明確我國文化會展業發展的戰略目標。
發展文化會展業,就是在發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會展業要服務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而發展文化產業是我國“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部分,因而,文化會展業要服從于我國“文化強國”戰略。從這一角度講,我國文化會展業發展的戰略目標要注意:第一,要有利于國家富強、民族發展,要能提升和完善國家和民族的形象,有助于實現“中國夢”。后發展的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事業基本由國家自上而下開展,具有很強的國家意志。我國在“文化強國”戰略下發展文化會展業,必須要有為國家,為民族而孜孜以求的發展共識和責任感,以之凝聚成精神上的巨大發展動力。第二,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文化會展業要有利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和發展,豐富和實現“中國夢”。第三,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文化會展業既要追求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追求社會效益,包括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和完善國家以及諸多城市、區域的整體形象,等等。某種程度上,社會效益更能體現文化會展業的價值和深遠意義。第四,要切實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會展業通過完善、充實自身內容,充分發揮平臺和引擎的作用,努力促進文化產業提升內容內涵,培育和拓展國內外文化產品市場,實現我國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文化產業更好發揮出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地位和作用。如上文化會展業的發展戰略愿景是基于國家層面的。那么,從文化會展業自身而言,應如何規劃戰略目標?首先,從文化會展業發展歷程上講,要明確以幾年為單位的發展規劃,在這幾年里,文化會展和文化會展業發展要達到什么目標。其次,要結合文化會展發展趨勢,明確文化會展業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我國文化會展業可朝“一主九化”方向發展。“一主”是指文化會展和文化會展業要逐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運作模式。“九化”是指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觀眾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信息化、主題化。第一,社會化。要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到文化會展業中來,把文化會展逐步推向社會,包括建立行業組織,完善中介服務,吸引社會資本,多發揮相關行業組織和專家的作用,完善社會力量對文化會展業的評估評價工作,加強文化會展業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第二,市場化。文化會展必須走市場化道路。把文化會展推向市場,培育、發展文化會展業市場,包括融資市場、項目轉化市場、文化科技市場,等等。積極探尋市場化運作機制,包括厘清文化會展產權關系,樹立產權意識,建立文化會展公司,讓社會企業力量進入文化會展市場,以公司制經營文化會展。第三,專業化。在進一步發展好已有的影響大、效果好的綜合性文化會展的同時,要大力發展專業性文化會展。從國內外會展業的經驗看,綜合性會展逐漸減少,而專業性會展大量增多,成為了當今會展業的主流。專業化是會展發展的必然趨勢。專業性文化會展要有專業化定位、專業化服務、專業化評估、專業化辦展人才。第四,觀眾化。舉辦文化會展既要注重邀請知名展商,也要邀請高質量的專業觀眾,不能只求會場熱鬧,讓大量群眾觀展,搞得會展像趕集的廟會和賣場。參展者和觀展者是博覽會成功的兩大要素。隨著會展的專業化趨勢加強,觀展的觀眾的質量顯得愈發重要,能否邀請到專業的觀眾,很大程度上能影響參展商參展的積極性,也就對會展成功與否產生決定性影響。目前,國際會展已由重視參展者轉向重視觀展者,把拓展優質觀眾當作重中之重,甚至勝于邀請高質量的參展商。第五,品牌化。當今會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殘酷市場競爭使得眾多會展必須走品牌化道路。一個會展要想發展壯大,一開始就要定位于打造品牌會展。所謂品牌會展,是指具有一定規模,能反映行業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對行業發展有指導性意義,并產生強大影響力的會展。若干年內,文化會展業要打造幾個具有國內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文化會展。第六,規模化。走規模化道路是打造品牌文化會展的有效途徑。國內外會展呈規模化發展趨勢,展場愈來愈大,會展運作愈來愈集團化。市場化了的會展業競爭非常激烈,小規模會展難以生存。為了降低成本,減少風險,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會展企業紛紛以兼并、聯合、合作等方式形成會展聯盟,進行集團化運作,這樣,類似的同質會展合并而辦,大的越大,小的被淘汰,會展規模逐步擴大。我國文化會展業若市場化,競爭必會激烈,定會優勝劣汰,規模化將是必定趨勢。第七,國際化。會展業的國際化有三種:一是國際品牌會展向國外移植,實現跨國運作,搶占國際會展市場;二是國際知名會展公司通過資本運作,以兼并、聯合等方式進入國際市場;三是國際品牌會展瞄準國際市場,參展商和觀眾國際化程度高。我國文化會展業必須要有國際化眼光和國際化思維,一是為了文化會展業自身發展的需要,要做大做強,做出國際品牌效應,二是為了我國“文化強國”戰略中“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只有國際化的文化會展,才能發揮出借鑒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經驗,提升我國文化產業國際水準,推動我國文化產業走向國際的作用。第八,信息化。信息化已成為會展品質的一大象征。信息化是當今高科技的核心。文化產業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國際化品牌文化會展應該高度信息化,富有高科技,首先要有發達的網絡信息系統,便于國內外展商和專業觀眾了解會展信息,參加會展,其次是會展現場要有諸多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便于會展運營和客商的工作與生活。第九,主題化。即舉辦會展有個清晰的主題。主題越來越清晰,越來越人性化,是當今會展業發展的一大特征。會展的主題化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以某一主題舉辦會展,如環保、休閑、創意等;二是某個會展每屆設置一個主題,如每屆世界博覽會都有一個主題。主題展?有主題的會展?不同于專業展,專業文化會展是根據文化產業的門類與領域來確定的,而主題展是綜合展示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某個主題,它既可是專業展,也可是綜合展,只要圍繞某個主題就行。主題展有利于集中展示主題,有助于解決與主題相關的問題。今后,文化會展的主題應該更明晰。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