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學語文論文
教學情境的作用
中學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理和濃厚的求知欲望,新鮮、奇異的事物總會吸引他們的眼球。教師每天創設不同的教學環境,可以讓學生每天在新奇、不同的環境下學習,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活躍課堂氣氛,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如果每天采用同一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只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無趣,甚至昏昏欲睡,學習效率大大下降。“沒有差學生只有差的老師”,說的就是這種教師。
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是指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里有一個分類叫創造性想象,即不按現成的描述,而在大腦中獨立地產生新形象的過程。教師創設有效教學情境,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提問、暗示、誘導下活躍思維,形成創造性想象。從而突破陳詞濫調,對知識有新的見解,并能夠靈活運用知識、舉一反三。
教師在課堂上巧用教學情境,如表演、合作、討論、競賽等教學情境,都會活躍課堂氣氛,形成民主、愉悅、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師生之間的情誼也會隨之增加。
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效果。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的教學條件,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是相對于抽象的說教法而言的,教師采用圖文并茂的教學方法,如掛圖法、實物演示法、現場參觀法等,從而讓學生直觀感受教學內容,獲取知識。如七年級語文課本第三單元的《秋天》,教師就可以帶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田野、郊外參觀,讓學生親身感受秋天的環境、氣氛,然后學生就會對課文中的優美情景深有體會,而且還可以模仿課文,寫一首優美的小詩抒發感情。
九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是戲劇單元,針對這種課程內容,教師就可以創設表演教學情境,讓學生可以快速而深刻地理解課文。如《威尼斯商人》,教師可以讓班委自由組織,組成一個小劇團,分角色扮演,其他沒有安排到角色的同學就可以布置場景,幫助表演同學分析角色的心理,如安東尼奧在庭上面對夏洛克的固執、兇惡、譏諷和挖苦有什么心理反應;即將要按條約處罰,割肉一磅,他緊張還是胸有成竹,相信鮑西亞,這些都值得演員細細揣摩。通過同學親身的表演和體驗,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物的心理,對人物形象和作品語言有更深的認識。同時在表演過程中,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團結一致,促進了班級的凝聚力。
在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中提到:“教師應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互聯網迅速發展,多媒體已經普遍進入各個學校了。在互聯網上有各種的視頻、圖片等資料,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感受,通過耳聽、眼觀引發想象,深入地體驗、領會和把握課文內容。同時,對媒體教學可以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歡樂中輕松學習語文。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個資源,進行多彩的教學。
競賽,無論是一般的游戲競賽還是問答搶答競賽,都包含了問題情境,游戲競賽中學生要思考采用什么方式、團隊如何合作才能取得勝利,而問答搶答競賽更是,學生要思考問題答案才能搶答??偠灾傎愂紫瓤梢曰钴S學生思維,使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和探究問題,尋求答案。其次,競賽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競爭中活躍起來,輕松、快樂地接受知識。
綜上所述,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中學語文教師應巧用一切教學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有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教學效果。(本文作者:房寶傳 單位:內蒙古滿洲里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