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賞識教育論文
賞識教育
人都是在試圖維持一種良好的積極的自我形象,所以當有好事發生的時候,多歸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當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則認為是由無法控制的因素造成。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積極的歸因,促進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并讓學生相信自己能行,從而增強學生的成就動機感。期望理論:人做某事的動機取決于他對自己成功機會的估計和對成功價值的估計。阿特金森的實驗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為1/2左右。但期望動機理論并不是指“一刀切”的平均主義,而是指教師可以通過因材施教,設置不同的成功標準,讓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發展區得到主動發展。發展理論: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要有整體的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教師可以運用賞識教育來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獨立的人格,用整體的眼光客觀地看待學生的現狀,用肯定、賞識、接納的心態看待學生的發展[1]。
賞識教育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意義
大學階段是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所以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運用賞識教育在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人格,體現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體現人性化的關懷。運用賞識教育就是要看得起學生,把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學生個體、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用心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從而發揮出學生主體性和差異性,這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是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科學的運用賞識教育,讓學生的長處、卑怯、不足等及時得到發揚、鼓勵、幫助,那么可以讓學生受到尊重從而發揮自己的特長,樹立自信找到成就感。(2)建構平等和諧,團結互助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教育和教學的效果,有時候可以成為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教師運用賞識教育可以尊重孩子人格,承認學生個性差異,在教育理念上倡導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可以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和諧和輕松的課堂上學習,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肯定、欣賞、贊揚、微笑、撫摩等方式讓學生在被賞識中感到身心的自由,從而增強自尊心、自信心,在被賞識中學會賞識自己與他人,體現出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時對班級集體產生團隊的歸屬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3)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科學的運用賞識教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讓學生體驗到自己是被愛的認識和欣賞,有利于喚醒和激發學生的自我主體意識,讓學生在被愛的賞識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提高自我,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發揮出豐富的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果。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通過及時肯定贊揚,引導學生正確恰當的歸因,讓學生看到期望,從而誘發學生自主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堅定的自信心[2]。
賞識教育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
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運用賞識教育能促進大學生學習羽毛球的快樂感和成就感,賞識教育是激發大學生心身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教師要運用語言工具,真正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說話的目的,就是借助語言工具交流思想,傳遞信息和表達情感。在羽毛球課堂教學中上,大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很強的自尊心,因此對待學生要多運用肯定、鼓勵,和表揚的語言,不要用懷疑,否定,諷刺的語言來傷害學生的面子。例如:在步法教學過程中,對于身體胖移動慢的學生說“能這樣很好,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教后場擊高遠球的動作時,針對學生總是將拍子外展的情況說“外展可以打到球,內收不僅僅可以打到球,動作還漂亮些”,要拿動作好的同學做示范少搞反面教材“動作漂亮,加油練”。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在羽毛球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言行最能直接影響學生,一個鼓勵的手勢、一個關愛的拍手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溫暖。例如:當學生做出一個漂亮的動作或者打出一個漂亮的球時,教師可以豎起大拇,可以鼓掌,可以與學生擊掌等來表示肯定和贊賞。在羽毛球教學中,尤其是初學者,教師要允許學生在學習動作的時候犯錯誤,要經常用肯定的語氣、欣賞的眼光去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支持、肯定和接納。例如:對于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要有耐心的多幫助糾正動作,對動作差的學生要多肯定他練得不錯,并鼓勵他說如果那樣會更好些。切忌只重視評價活動的效果,而忽略了過程,那樣做的結果勢必會導致一部分學生被冷落、被忽略,影響學習羽毛球的積極性。(本文作者:周潤華 單位:廣東商學院華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