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學語文論文
本文作者:周為民 單位:河北省磁縣都黨鄉初級中學
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小事寫起,增強寫作文的生活體驗
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作文字不成句、空洞無物、脫離生活,甚至憑空編造,其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把生活的真實體驗引入作文,改變這種現象我通常采用如下幾種方法:1.讓學生寫生活中的小事。首先寫作文只有抓住了生活之源,作文才會行云流水,永不枯竭。要讓生活進入作文,先要指導學生學會生活,留意生活中的人和事,用眼看、用耳聽、用手摸、用身體去感受,動腦子去思考。對感興趣的生活或有疑問的生活提出為什么。其次,給學生指導留意生活的方法。
這樣,學生作文就會有的放矢,不會無病呻吟了。多讀書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最好方法。古代的教育家朱熹曾說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把所讀的東西融入生活,讓自己進入作品,再讓書本中的人物、景物、事物、科學技術——生活的體驗進入作文,結合起來,那么這樣的“讀”一定會成為學生終生的寫作只源泉。所以,我們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有選擇地借助各種先進的閱讀手段進行閱讀,積累作文材料,作文時順手拈來,把閱讀時的理解、感受融入自己的作文。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意思。
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作文教學中為了有效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這樣不但可以更大程度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和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那么在寫作訓練中怎樣讓學生合作呢?作文批改要體現師生合作交流。學生作文的批改中,教師是以一個學生參與者的身份出現的,用學生的視角去思考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并要注意對于學生進行批改交流。在批改交流討論中,教師應當因勢利導,倘若最后仍然還有學生持不同見解,這時可以讓學生進行充分討論。其實,學生的潛在能力是很難預料的,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學生的潛力有可能超越教師本身所具有的能力,然而有許多教師卻忽視了這一點。
師生間的合作給了學生展示自我智慧的廣闊空間。在師生合作中,教師應注意語言技巧,消除學生唯師是從的心理,也使教師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了提高。重點作文全班交流。對學生中一些寫的較好的作文教師選取幾篇由全班學生進行討論評議,指出什么地方值得借鑒,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會更好。讓學生進行本次合作主要是指導學生科學地模仿范文,引導學生通過對范文的借鑒獲得觀察事物的方法、選材構思的技巧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避免機械模仿范文,要逐步引導學生從“仿”到“創”,達到啟迪學生的思維之路,使學生大膽想、大膽寫,發揮他們獨創性的目的。
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學生在思維過程中易形成思維定勢,盡管對草稿做了反復修改,但是一般不易找出自己文章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作文寫好之后引導學生讀給同桌聽,或由同桌自己讀幾遍,通過學生間相互交換作文進行閱讀的方式,幫助對方認真修改達到同步提高的目的。這一方式可以使學生不僅獲得了幫助,而且找出了自我的不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只要我們從努力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思路出發,善于發現和總結各種好的教學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能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學生的作文能力一定會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