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視發展論文
作者:韓芳 單位:寧夏師范學院
奧運電影中優秀的民族體育文化特色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承載民族文化內涵、發揚民族體育文化精神的重任。因為奧林匹克運動具有世界性、權威性的文化特征,所以,人們常常借助奧運電影來展示本民族的歷史、文化、體育等特色,無論是奧運場館的設計、建設,還是民族影像特色、服飾、本國運動員,都可以用來表現優秀的民族體育文化特色,通過獨特的藝術構思,給人以美的感受。比如1980年莫斯科奧運官方電影《奧林匹克節》,導演尤里•奧澤洛夫(YuriOzerov)用一定的篇幅交代了奧運會期間運動員在莫斯科餐飲、參觀、娛樂等方面的情況,具有很濃郁的俄羅斯民族文化特點。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官方電影《第21屆奧運會》,一開始就展現了白雪覆蓋的蒙特利爾,從這里開始講述,在低沉的男聲吟唱的伴隨下,影片回憶了奧運會的精彩場面,這樣的表現手法,將奧運會的精彩和蒙特利爾的冬日之景都印刻在了世界人民的心里。2004年雅典奧運會從8月14日開幕到8月30日閉幕,時間不長,只有短短十幾天時間,但是在奧運官方電影的宣傳下,愛琴海所孕育的古希臘悠久文明,卻展現在全世界人們的眼中,使得雅典的國際形象得到有效的提升。
奧運電影的體育文化的時代特色
奧運電影作為電影藝術的一種類型,表現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同時,也對當時的體育文化時代特色有所表現,主要包括特定時代下人們的精神風貌、服飾、建筑類型、社會風氣、獨特的歷史文化故事等。可以說,奧運電影反映的時代特色,就是一個時代的定格與見證。比如奧運電影《一個人的奧林匹克》(TheOneManOlympics),這部影片通過劉長春一個人的故事反映當時中國的落后,將當時中國的時代特點體現出來: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民不聊生,還有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虎視眈眈,但是就在這樣的狀況下,劉長春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代表中國只身一人千里迢迢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當然,他在海上顛簸了三個星期才到達美國。當他到達美國的時候,他非常疲勞,以致沒能進入100米和200米的復賽。但是,他的勇敢和愛國主義熱情卻留在了人們心中,他是我們的英雄。他的經歷同時也向全世界表達了一個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趕世界的決心,也印證了我們國家和奧運間的歷史淵源。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11名以色列運動員被巴勒斯坦恐怖組織“黑九月”劫持,9名人質遇難。而《九月的一天》,講述的即是這個故事,反映的也是當時的實際情況,這個給整個世界帶來哀傷的事件給奧林匹克運動留下了無法彌補的創傷。影片《筑夢2008》歷經7年拍攝完成,它以國家主體育場———鳥巢的建設為線索,穿插進四組故事,從鮮活的人物、細節出發,從各方面展現了中國人民期盼奧運的動人場景,將時代特征和人物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奧運電影中意識形態特點的表現
奧運電影既然是一種人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當然也就擺脫不了人們思想意識的影響,因而在奧運電影中有著歷史背景和意識形態的痕跡也就不足為奇了。比如奧運電影《冰上奇跡》,反映的就是美蘇兩大巨頭的“冷戰”時期鹽湖城冬奧會上發生的真實事件。在冷戰時期,兩個超級大國的競爭表現在任何一個方面,當然也包括體育比賽。影片重點描述了美蘇冰球隊的半決賽場面,幾乎完全復制了當年那場堪稱奇跡的比賽。對于深陷冷戰思維的美國觀眾來說,影片讓他們體會到美國與前蘇聯對壘的快感與刺激。還有不得不說的《奧林匹亞》,這雖然是一部堪稱史上最佳的奧運會紀錄電影,但也是一部宣揚納粹思想的邪惡之花。影片試圖以頌揚年輕男性的軀體以及運動的威力來表達納粹的精神。其中也記錄下當阿道夫•希特勒看到杰西•歐文史無前例地一人獨得四枚金牌時所露出的驚訝表情,通過對奧運場館的宏大展現,表現了希特勒為了借助奧運會證明雅利安人的優越性而費盡心思。奧運電影《東京奧運會》雖然展現了日本戰后經濟騰飛、社會秩序良好、充滿無限活力的現代都市,同時這部作品也被帶上了政治色彩,很多人認為是為了表現日本戰敗之后為了盡快恢復經濟而粉飾太平的政治意味很濃厚的作品。法國影片《王中王》刻畫了拳擊手“王中王”的人物形象,對納粹分子在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的拙劣表演進行了無情的諷刺。
展示視角獨特,充分表現了體育的文化性、藝術性
奧運電影展示的一般都是運動員或者比賽場景、比賽過程,著重描述那些轉瞬即逝的精彩瞬間,目的是為了展示運動員的力量美以及速度美。它以獨特的視角,表現了體育藝術的美學情趣和人們對體育文化的審美意識。影片《永恒之火》,就將宏大記載與精彩細節緊密融合,不僅注重對宏大場面的記載對而且也對競技場外的精彩細節進行捕捉,將運動員的艱辛、得獎后的激動表現得淋漓盡致:美國小輪車運動員凱爾•班內特6歲喪父,之后和爺爺一起生活。他想取得小輪車項目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因而在家苦苦練習。但是在賽場上卻發生了意外,他與金牌失之交臂。導演在這里使用了蒙太奇的手法,交替出現比賽場景和賽前家中訓練的場景,同時還運用了高速鏡頭來表現和強化凱爾受傷,更加深和強調了比賽現場的殘酷。然后出現了凱爾頑強地繼續比賽以及畫外音。通過畫外音和不斷的高速鏡頭加上閃回的運用,充分展現了導演的意圖,體現了深刻的奧運精神。影片《奧林匹亞》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拍攝了很多獨特的視角:在拍攝游泳項目時,運用了那時還很罕見的水下攝影技術;在馬拉松運動員身上安裝輕盈的小攝影機以及在序曲部分利用一連串的用光講究、煙霧彌漫的鏡頭取景,等等,給人們帶來了獨特的審美感受。
人文性的特點使奧運電影具有強大的精神感染力
奧運會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文化特征,而奧運電影更是取材于奧運會中的勵志題材,將奧林匹克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人性的思索深刻又有內涵,具有很強的勵志作用,催人向上。比如電影《烈火戰車》中,兩位主人公充滿了奮斗信念和獻身精神,競爭、公平,表現出良好的體育信念和體育文化精神,時至今日,仍然讓我們為之感動,堪稱體育電影的典范之作。《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反映了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奧林匹克精神、以劉長春為代表的中國人對奧林匹克的期望以及身后的愛國主義情懷。影片《第21屆奧運會》展現了馬拉松選手冒雨堅守賽場比賽的動人場面。動人的《破冰》講述了基層體育教練艱苦的訓練歷程以及奧運會冠軍和冬奧會“零的突破”是怎樣誕生的。影片《永無止境》是根據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長跑選手史蒂夫•普方坦的生平故事改編,講述了史蒂夫•普方坦通過跑步找回自信的故事,雖然結局讓人唏噓,但是其中蘊涵的體育精神則是十分令人感動。這些奧運電影無一例外地都表現了人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不僅展現了體育精神文化的本質,也產生了強大的感染力,使人們在看電影的同時受到教育和啟迪,激勵人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