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畫專業論文
本文作者:韓文利 單位:河北衡水人助教、碩士
高校動畫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部分基本相似,都強調動畫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強調創新創意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大部分高校忽視了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強調。目前我國動畫專業培養出來的動畫人才與動畫職業的崗位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這與高校動畫專業培養目標不完善有著直接關系。因此,有必要對高校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理論思辨和重新定位,研究人文素質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團隊精神、誠信品質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2000年以來,全國許多高校相繼開辦了動畫專業,目前動畫專業還屬于一個新興專業,教育形式比較多元和無序。因此,各高校在教學大綱、教材建設及課程體系方面難以統一,尚未形成被廣泛認可的動畫教育和課程體系[2]109。
從目前各高校動畫專業普遍采用的課程體系來看,本科和高職課程建設趨同化嚴重,除第一學年開設公共課和美術基礎課外,第二至第三學年都是開展動畫相關軟件和專業課程的學習。課程建設只是簡單地把人文素質教育的相關課程設為一般公共課和選修課,有些高校甚至直接取消了學生的人文學科教育。現行的高校動畫專業課程培養體系偏向應用性與工具性,忽視歷史、文學、哲學、心理學等人文性與普適性的教育。這樣,培養的學生在進行內容需要較高文化內涵、主題需要豐富文化創意的創作時,常常力不從心。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獲得過于功利化,對于學習效果相對隱性的人文綜合素質提升卻重視不夠。以黃淮學院動畫學院的動畫專業為例,在學生入學之初,學院就安排了16學時的專業學前教育和4場動畫基礎講座,并讓學生到基礎、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室參觀,以使他們更為直觀地了解整個動畫的制作流程和需要準備的學習工具。但有些學生對這些沒有什么興趣,總覺得多學會軟件中的幾個命令更為實惠。這表明部分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課程學習較淡漠,忽視對自我人文綜合素質的提升,人文知識匱乏,道德觀念模糊,審美情趣低俗,哲學思維缺失,人文精神淡薄。
人文素質的提升對于學生個體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加強動畫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轉變其學習觀念,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畫藝術創作非常有意義。因此,加強專業課以外的人文社科知識的學習,完善自身修養,對高校動畫專業學生向復合型動畫人才方向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動畫產業要求所需的人才知識結構合理、專業能力全面和個人品質良好,其中知識結構、個人品質以及專業能力中的團隊協作精神、獨立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都與人文素養分不開。有些動畫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工作中創造力匱乏,創作動畫作品時缺乏前期的調研和素材的整理,借鑒別人的東西過多,自學能力較差,對工作和未來也沒有明確的定位等問題,就是因為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有所欠缺。因此,提升高校動畫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不僅有助于其專業技能的發揮,而且有利于其職場能力發展。能力培養與人文素質教育參與是息息相關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動漫產業和技術結構調整的逐步深化,企業對動畫專業人才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動畫專業學生學習人文知識,有利于其辨明動畫職業發展方向,對職業道路有效規劃。
高校必須堅持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3]52。潘魯生曾針對高校設計藝術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指出:“我們不能僅強調技術手段而忽視了藝術表現,更不能忽視了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設計藝術的根本宗旨就在于設計思維的創新,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求新觀念的強化,它需要文化為基礎、藝術為表現、技術為根本,這也正是‘藝’、‘匠’之分。基礎知識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固然重要,但文化藝術修養、審美敏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開發也同樣重要,是衡量一個設計師的標準的更重要一部分。”[4]由此可見,在高校動畫專業培養目標中不應該只功利化地盯著技術層面的內容,還應該注重與人文學科的結合。學生在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還應該具備豐富的人文知識,學會人文思維,掌握人文思想和培育人文精神,能夠在影視動畫、游戲美術、數字廣告和網絡傳媒等行業中從事創意設計、制作和研究。
教育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其中文化素質是基礎。我們所進行的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工作,重點指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大學生加強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教育,同時對文科學生加強自然科學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這給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如何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指明了方向。人文素質教育是以人文學科為載體和核心的教育,為了避免高校動畫專業學生人文底蘊薄弱的普遍現象,只有優化課程設置,根據一定的教育規律和人才觀,讓人文教育理念回歸課堂,專業教師應將人文綜合素質融入專業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等過程中,在動畫制作或實際項目的參與中滲透人文教育,最終達到學生專業知識提高和人文素質加強的雙重目的。相關課程的設置可根據動畫專業的自身情況,嘗試開設動畫大師研究、藝術史、影片鑒賞、音樂賞析、動漫文學專業教程等有關人文素質教育的專業選修課程。另外,還應鼓勵動畫專業學生跨院系選修文學、歷史、哲學、心理學、美學等人文學科課程。
針對當下高校動畫專業學生對于人文素質教育認識不足以及過于追求技術的現狀,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應反復強調人文素質教育在專業學習、實習實訓、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及個人職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盡快形成正確的成才觀,促進學生向復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動畫專業教師在加強自我人文素質提高的前提下,在教學中應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手段。例如,注重動畫專業學習與人文素質學習的相互聯系,在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分鏡設計等科目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深切感受動畫片制作與人文素質是分不開的。在動畫鑒賞課程中,讓學生感受動畫藝術的不同風格與導演的個人修養是相關聯的,促使學生提高對人文知識的學習熱情,最終達到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總之,在新形勢下,高校教師在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要明確現代教育理念,不斷探索與創新,與時俱進地開展多向度人文素質教育工作。而作為動畫專業的學生在積極學習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相關課程的同時,還應努力提升個人人文素養,以便更好地適應動畫產業發展對動畫人才多元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