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口腔科治療論文
本文作者:高婧 沈麗娟 劉夢蝶 方明 田敏 單位: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應用已對口腔醫學實驗教學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口腔醫學實驗所需材料大多比較昂貴,因此,對實驗操作步驟、程序要求較高。雖然老師在示教時一再強調,但仍會有學生聽而不見,此時,將有些實驗從實驗室轉移到多媒體視聽教室進行,先進行多媒體演示,通過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效果,讓學生觀察、判斷,增強了可見度和動態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同時降低了教學成本。我們將口腔醫學教學的精品課件和視頻拍攝后貯存在我院網絡平臺上,同時在平臺上連接國內外公開的教學視頻、課件,使學生了解國內著名院校的口腔醫學課以及國內外口腔醫學的新知識、新動態和新發展。
同時教學課件、視頻的網絡平臺化可以使學生對所學課程隨時進行回顧以及師生間進行再探討。仿真頭模教學系統是口腔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轉化口腔理論知識,連接臨床實體操作的過渡和橋梁。為提高學生仿真頭模訓練的效率,首先為學生播放教學多媒體視頻,對各步驟進行定格、放大,使學生對整個操作程序有一個大體了解。然后,老師進行示教,再次對關鍵步驟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隨后,讓學生進行仿真模擬訓練,帶教老師指導學生按照標準進行操作,讓學生在自己動手操作中,體會臨床口內操作的局限性,同時及時調整椅位,做到“手上有數”。有了這“兩個有數”,我們制定每個科目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仿真操作訓練,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了解決臨床實際操作機會少的問題,我們將原定每個科目(如全冠制備)1次訓練增加到3次。通過仿真頭模訓練使學生在臨床實際操作中,上手快,操作準。實驗考核是實驗教學體系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不僅能檢驗實驗教學質量,也是考查學生臨床操作是否規范熟練的渠道。
考核采取實驗課中考核和畢業考核相結合的方式。課中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帶教老師根據課程內容,制定每項考核內容的評分細則,指定考核內容讓學生操作,根據操作結果進行分數評定。考核分次進行,如牙體制洞考核分為牙合面洞和鄰牙合面洞的考核,基牙預備考核,分為全冠和嵌體預備。每次考核成績記錄匯總入總成績。畢業考核分科進行,考核形式為理論和操作相結合。實驗考核體系的制備,提高了學生對實驗技能的重視,檢驗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與知識融會貫通能力。同時,在考核中反應出來的問題,反過來可以很好的指導教學,利于教師在授課時安放問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提高學生的臨床技能水平。去年,我院教學中心還新引進了兩臺口腔修復臨床操作實時評測系統。擬將該系統用于本課程中學員牙體缺損修復、固定義齒修復等實踐課的教學考核,對學員的操作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對牙體預備、冠橋預備等實際操作進行自動評分。
為提高教員的執教能力、積極推進課程教學精品化,我院先后三次邀請國際頜面修復學會前主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高級口腔修復科主任JohnBeumerⅢ教授來我科進行“全口義齒”、“可摘局部義齒學”和“種植義齒”的本科教育師資培訓。整個過程采用國外名校原版教材,授課形式包括理論講授、直播示教、臨床指導等。通過對我院與UCLA大學授課內容、授課形式、課程設置、考核評價方式的對比,旨在革新本專業的授課形式,提升教員的授課技能。此外,教學方式上,要注重學員綜合能力的培養。加強PBL教學、CBL教學方法。建立以學員為主體、教員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手段上,把傳統教學媒體(板書、掛圖、實物)與現代化電教媒體(投影、幻燈、錄像)結合起來,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并加深學習印象,繼續突出培養學員口腔修復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培養學員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