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項目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梁玉玲 單位:玉林師范學院
建設成本控制的意義
在工程項目管理的過程中,建設成本控制始終貫穿其中。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投資成本控制直接決定了整個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水平,因此,加強工程項目投資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保障工程項目高效益的基本措施。在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包括項目決策階段、項目設計階段、項目施工階段以及項目竣工階段等都應該進行合理有效的投資成本控制,在保證工程質量以及如期完成施工建設的前提下,對在工程項目整個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進行合理地控制與協調,以求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減少甚至是杜絕資源浪費現象的發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費用,從而使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而有些施工項目的工程量較大、結構復雜,導致了施工過程中各種生產要素的多變性、工種多樣性以及施工組織復雜性,進而為建設成本控制增加了一定的風險。有效控制工程的造價,其意義不僅僅在于避免投資成本超過限度,還在于推進項目建設、施工以及設計單位自覺強化管理,為最終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作鋪墊。
建設成本控制中現場施工管理的作用
現場施工管理是建設成本控制的關鍵,而現場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其難點在于影響因素較多,如工程量較大、涉及面較廣、人員眾多等。因此,在該階段中,要進一步強化管理,方能確保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具體而言,應該著力做好以下幾個重要環節:對建設材料價格的控制。依據我國建設工程造價的相關規定,材料預算價格包括了材料原價、包裝費、運輸費以及采購保管費等的總和。為使材料采購成本最低化,并且保證采購質量,在現場施工管理的整個過程,需進一步加強監督與管理,尤其是在建設材料的采購這一環節,要避免出現管理漏洞,導致浪費現象,因此,采購的工作人員要負起全責,做好降低采購成本這一環節,以保證建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對建設材料用量的控制。在現場施工中,降低材料成本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控制建設材料的用量。在現場施工管理中,必須加強材料的現場管理,合理有效地利用材料。在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后,施工管理人員要對施工人員使用材料的多少加以監督,并采取相關的獎懲措施,以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避免建設材料在簽收及使用中出現差錯形成材料的浪費,以節約用量。此外,對建設工程竣工之后的剩余建設材料,要予以回收和保管,避免剩余材料的丟失及損壞,加強材料管理,有效控制建設材料的用量,要從施工的各個環節入手,從而對材料的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對人工費的控制。人工費主要包括施工人員的基本工資、工資性補貼、職工福利費以及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等等。人工費是建設成本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對人工費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工程變更及現場簽證的控制。在工程項目之中,對于必要的工程變更及現場簽證要對其給予合理有效的控制。設計變更若出現在開始施工之后,則會造成建設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對設計變更的管理力度,盡早發現設計中必須要進行變更的內容,以減小損失。對合同中工程索賠的控制。一些施工單位往往從中牟取個人利益,采取低價中標、索賠利益的方式去承接工程,為此,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不僅要對工程變更有效控制,還應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以防施工單位從中作假,對工程不需要變更的設計也要求變更,從而造成工程造價的虛增。我們要在監督的過程中綜合考慮使用功能、經濟、美觀等因素,以進一步衡量工程變更是否需要。因此,對合同中工程索賠的控制也是建設成本控制的重要舉措。
加強建設成本控制中現場施工管理的方法
首先是建筑材料費的成本控制,材料要按照建設工程規范要求的種類、規格及技術參數等進行采購,此后,要加強材料驗收、儲存及運輸等各個環節的管理,避免質量不過關的材料混用其中。其次,對于人工費的成本控制,應該從人員費用的支出上入手,著眼于促進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的雙向發展。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指導,增強他們的質量和安全意識,在現場施工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及操作規程進行,確保按質按量地完成施工建設任務,與此同時,實行有效的獎懲制度,以促進施工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施工質量水平及工作效率。最后,對施工間接費用支出的成本控制,它主要包括故障成本中的罰款、賠款以及訴訟費用等。因此,在工程施工中,要注重質量和安全問題,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而要真正落實質量成本控制,就要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及事后檢驗的高度結合,從而把施工間接費用支出控制在計劃要求的范圍之內。
結語
建設成本控制中現場施工管理具有重大作用,在現場施工管理中,應該從各個環節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同時,正確處理成本和質量之間的關系,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實處,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降低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