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國哲學論文
本文作者:張航 單位: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在我們慨嘆研究生的能力不足、自身修養不夠的同時,要避免片面地把事實夸大。誠然,研究生的隊伍中有部分“書呆子”、“混日子”的學生存在,但從哲學角度來講,任何事物都應該看主要方面。在研究生的隊伍中,主流的學生素質是處在社會上層的??傮w比較而言,無論在自身修養還是專業技能上都要高出其他群體,我們不能僅僅根據兩個特例的比較就草率地下結論,這是不符合哲學思想的。因此,社會輿論導向的盲目性無疑是影響研究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方面。其次,社會也隨著盲目的認知,對研究生剛開始的過分寵溺發展到了現在的過分排擠,使得很多優秀人才無法定位,出現了用人單位緊缺人才,人才市場人才過剩的畸形局面。對于此必然是廣大研究生的缺憾,同時也是用人單位的損失。長此以往,社會必然會出現畸形態勢,從而阻礙社會的發展。最后,很多研究生對自己定位的不準確,是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研究生從剛開始的待價而沽到后來的饑不擇食,無疑沒有做好自身的定位,也攪亂了當今研究生就業的局面。總而言之,當今的研究生就業形勢已經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怪事、荒誕事頻繁出現,在這個尷尬而怪誕的社會現實中我們必須積極探尋出路,并以此來改變現狀,促進社會的發展。
中國哲學的指導作用
我們應該習慣將哲學思想充分地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真正使其指導我們的生活,這樣才是真正做到了對哲學的最深刻理解和認識。中國哲學對我國高校研究生就業中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們從辯證的角度來看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一方面,如果用人單位真正做到了以中國哲學為指導,那么就會辯證地看待社會上的某些特例,不會因為部分特例就對廣大研究生群體產生偏見,犯下以偏概全的錯誤,從而在用人選擇上造成大量的優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如果廣大的研究生群體能夠辯證地看待就業問題,就不會只選擇城市不選擇工作,要么眼高于頂,要么妄自菲薄。造成中小及西部城市人才極其匱乏,而東部沿海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人才極其過剩的現象。不能辯證地分析工作的地點和工作的發展前景,過于的主觀主義。最后,如果各渠道媒體能夠秉承著辯證思想,將報道客觀化、平衡化,而不是為了賺眼球的極端化,那么現在的輿論導向將得到明顯提高。其次,我們應以唯物思想來看待當下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也是很多人產生誤解的地方,覺得現實的實踐證明研究生的能力是值得質疑的。不可否認,由于高校研招的擴招,研究生的質量的確存在大幅度下降的現象,這也是通過社會檢驗后反饋出來的,但是社會的過激反應必然會是一時性的。因為遵照事實可以看出,研究生的質量相對之前有所下滑,就像本科生的質量相對之前也有所下滑,但是研究生比不上??粕恼摂嗍墙^不成立的。而且研究生的就業主要在于位置選擇上的集中化,從而造成了就業困難的假象。因此,當研究生群體冷靜下來必然會認識到這些客觀存在,從而就業選擇更趨于平衡化。最后,我們以歷史的觀點來探討研究生就業難的問題。教育的發展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一部分,歷史的發展離不開教育的發展和完善,教育發展的完善程度是促進歷史發展的重要一環。我們應該遵從歷史的發展規律,歷史的發展在于人文的進步,人文的進步在于教育的完善,那么當人們從過分重視學歷的泥潭中清醒,經歷這樣的低谷后,社會也必然迎來對研究生群體的客觀定位。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其過程是,其結果更是。
中國哲學指導研究生就業的必要性和前景展望
我們根據中國哲學可以對趨于理性的社會加以分析,也可以從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中吸取一定的經驗,就如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樣,道路很崎嶇,但是我們相信未來一定是光明的。換言之,就是在社會和研究生群體等都逐漸正確選擇和認識后必然會有一個讓大家接受認同的社會狀態。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其他國家對待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態度和社會現狀,以此來吸取一定的經驗,希望對我們有所啟示,這也是市場經濟大潮必然需要經歷的,對研究生就業來講也不能獨善其身。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都有著較多的優秀高等學府,培養研究生人才也是大量的。在美國也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白領的工資待遇是比不上藍領工人的,這不是對白領知識分子的否定。首先兩者的社會地位等都是不同的,其次工作環境等也不盡相同。隨著社會的發展,適應于市場經濟,大量的機械化代替人工后,人工費開始逐漸升級,這也是發達國家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梢钥吹?,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在向著這一方向發展,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從根源上探討,而不是單純地去追求高學歷。這樣研究生群體就會相對完善化,因為自己的真心選擇,那么質量自然會有所提升。這樣學生會對自己有一個較準確的定位,和社會的經濟發展直接接軌,而不會造成研究生群體就業的畸形形態。其次,將中國哲學融入到高校研究生就業指導教育中的必要性。將中國哲學融入到高校研究生就業指導教育中,能夠在主觀意識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其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進而改變廣大研究生的就業觀念,正視現實,增強危機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自身觀念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才能在人才市場上擁有明確的就業目標和核心競爭力,從而改變目前廣大研究生就業難的尷尬境地。最后,我們可以展望在我們充分將中國哲學融入后的研究生就業前景。雖然是暢想,但是有了中國哲學的支撐必然是能得以實現的,當然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當考取研究生成為一種興趣而不是一種就業需求時,從學生本身的定位上來講會客觀化,從研究生的素質上來講會得到顯著的提高。當社會只關注需要的人群而不是只關注學歷時,對一切的評價就會趨于理性,這樣社會就不會過多地去要求研究生,那么研究生群體無論在壓力上還是對自身認識上都會有重新的規劃。
結論
中國哲學是對事情和社會現象的規律的總結,將中國哲學由始至終地融入到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去,從入學教育開始,一直貫穿整個研究生培養過程,直到其就業指導。通過中國哲學指導廣大研究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讓他們認清自己的位置,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使其在未來更好地為社會創造價值,并實現自身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對我國當代研究生的就業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的,我們應該在研究生就業指導中不斷深化中國哲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