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酒店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張藝山 王海燕 馬俊 單位:新疆職業大學旅游與管理學院
現在的學生都是80后90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而很多學生由于一直在學校和家長的呵護下成長,根本沒有接觸過社會,心理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較弱,實習生往往很難在短時間里轉換角色,在新環境中不能形成迅速適應新環境的心理機制,面對酒店快捷高效的工作節奏,不容易產生歸屬感,易出現消極怠工的情形。學生剛從學校環境走出來進入到酒店,人際關系的復雜,現實中實習生和正式員工兩個群體間總是存在矛盾的。實習生是科班出身,在學校的時候經過良好的理論培訓,各方面能力較強以及他們的求知欲強、工作熱情高,這些都會給正式員工帶來了無形的壓力。一些正式員工因為自己的不自信和老資格,對實習生多采取訓斥和不耐煩的態度。實習生被正式員工粗魯指揮,大多心存不滿,容易對酒店和正式員工產生敵對心理。實習生是否能很快融入社會角色中去是他們面臨的主要挑戰。
酒店對實習生入職培訓及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問題實習生剛到酒店的時候,酒店出于節約培訓成本的考慮為讓實習生盡快上崗,酒店人力資源部會就采取簡短的兩三天的方法對實習生進行入職培訓教育就上崗,得不到充分的指導。許多學生幾天之后就必須和老員工干一樣的任務量的工作,沒有分階段、分步驟的過度適應階段,學生對酒店極易產生抵觸情緒。此外,很多酒店并不重視對實習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培養,只是簡單地作為短期的廉價勞動力使用,這些都會讓實習生看不到自己的發展前景,從而出現對酒店的認同感低,以至于消極怠工等情況。酒店對實習生崗位安排方面的問題酒店考慮到當前利益,通常只安排學生在一個崗位進行實習,這就無法滿足學生想要多接觸一些崗位,加深對酒店行業了解學習的需要。這種缺乏留住人才的機制,使得很多學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選擇其他行業就業。
酒店對于實習生的待遇普遍很低,由此導致實習生心理落差較大,工作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到酒店的生產經營。此外,酒店的用人機制讓學生看到自己所拿的學歷在畢業后和沒有學歷的員工收入水平一樣,使實習生產生工作抵觸情緒,降低對酒店行業的認同感。學校方面的問題師資問題酒店行業的應用性極強,知識技能更新很快,但是學校對于酒店專業的師資培養有很大的欠缺,太過多的強調教師的學歷和學術理論研究能力,對于實踐能力的要求較少,使得教師的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脫離酒店實際的需求較遠。此外,缺乏酒店工作經驗的教師指導學生解決酒店的具體問題脫離實際。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實踐課程的內容由于硬件設施等問題,涉及面、標準都與酒店實際脫鉤,比如缺乏酒店管理軟件、客房實訓設施不實用等等。很多學生去了酒店都不能勝任一些技術性的崗位,此外,酒店非常重視學生的守時觀念、服務意識、團隊精神等方面的素質,這些相關的培訓,學校沒有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加以良好的培訓及考核。許多學生在酒店實習時都暴漏了這些問題。實習教育管理問題學校在學生實習前都會給學生進行實習動員,但如此短暫的時間學生很難切實領悟。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平時對學生的實習可能出現的問題缺乏引導。此外,學生進入酒店實習過程中,學校一般只會關心學生的重大安全問題,其他基本都由酒店來管理,學生碰到問題后,只有部分學生會聯系學校來協商解決,這樣放羊式的管理,不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的適應階段的過渡引導,以及實際工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酒店是一個應用性非常強的行業,學生必須做好心理準備,要從基層做起,實習可以豐富學生的實踐知識,學生要能認清不管是國內和國外,酒店都需要從基層做起,在實習中積累日常工作經驗,以及為日后做到管理層積累非經常發生的非常規工作應驗。此外,端正心態,加強專業認知,做好實習心理準備,學會自我管理,碰到問題多與學校實習指導老師聯系。酒店方面需要建立遠期效益的實習制度和培訓流程。認清實習生是酒店的儲備人才,長久的留住人才才能更好的為酒店創造效益。因此,在學生進入酒店實習的最初適應階段,很多學生就已經思考是不是畢業后從事酒店行業以及是不是回到實習酒店就業,那么酒店在學生實習的入職培訓就變得格外重要,分步驟分階段逐步讓學生達到老員工的工作量,更多的人文關懷,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有更強的歸屬感。再次,實習生的定位要給予較多的機會多實踐不同的崗位,滿足學生對酒店更寬泛的認知需求。最后,合理規范的薪酬待遇及差別待遇來激勵學生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為更多學生愿意今后留在酒店工作做好鋪墊,創造更多更持久的效益。
學校的實習管理的制度不能流于形式,真正落到實處,建立一個便于操作管理的系統流程,落實從實習前的動員到實習過程的全程管控以及實習結束的考核等環節。因外,調整教學課程的設置,以高于酒店的標準將酒店用人標準的能力、知識、素質貫穿于課程平時考核體系中去,使學生進入酒店后,有能將知識和能力深入淺出的優越感,為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創造提升潛力的空間。最后,積極拓展學生更廣闊的就業生涯聯系渠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國內及國外知名酒店的就業渠道,激勵學生更多地考慮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