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針灸論文
作者:吳陳民 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按摩治療對患者局部取頰車、地倉、巨?、顴?、陽白、風池、太陽、翳風、瞳子?、承漿、完骨等穴位,遠端取合谷、列缺、后溪、足三里、照海、申脈等穴位,1次/d20min時間按摩治療,1個療程10d,之間間隔為2d。在按摩治療中,堅持頰車、地倉、顴?、陽白、太陽、翳風、瞳子?、承漿、完骨處自我按摩,并搓揉面部,2次/d,過不少于30min。2.2恢復期治療
針刺治療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平補平瀉,取穴面癱六透穴于患側下關直刺1.5寸達到針感麻,1次/d30min留針,期間對陽白、四白兩穴,太陽、地倉兩穴為一組,使用電子針灸穴位治療儀實時配合治療。
耳針對面頰、目1、目2、眼、神門、肝、脾、腎,皮內針以及針刺耳朵,1次/d,1h/次、一只耳朵,4d輪換耳朵。
中藥療法方藥:當歸、川芎、生黃芪、全蝎、白附子、僵蠶
、赤芍、地龍、桃仁、紅花,劑量分別為15、12、12~120、3、12、12、12、12、10、10g,1劑/d,分2次水煎服。
按摩治療局部取風池、完骨、翳風、陽白、魚腰、瞳子?、太陽、頰車、地倉、四白、巨?、顴?、承漿等穴:,遠端取合谷、列缺、后溪、足三里、照海、申脈等穴:1次/d20min時間按摩治療,1個療程10d,之間間隔為2d。在按摩治療中,堅持頰車、地倉、顴?、陽白、太陽、翳風、瞳子?、承漿、完骨處自我按摩,并搓揉面部,2次/d,過不少于30min。治愈標準為眼瞼正常閉合以及其他功能正常,好轉為改善癥狀但有面部肌肉功能障礙。
450例患者中,412例臨床治愈,16例顯效,22例好轉,治愈率、顯效率和好轉率分別為91.56%、3.56%、4.88%,治療時間為10~75次,有效率100%。
面癱又稱之為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中醫學認為其發病屬于正氣欠缺和脈絡空虛,衛外不固導致風邪侵害脈絡,導致患側呈現氣血痹阻,脈絡失于濡養出現面部肌肉弛緩,牽拉歪斜?!鹅`樞•經筋》曰:“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針灸可以加快微循環中的粒線流,促進紅細胞集聚化解和往返活躍,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微循環,緩解瘀血水腫,促進面神經恢復。本組患者針灸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少陽經穴為輔,疏通顏面經氣,通經活絡,與扶正祛邪、補虛瀉實理念相吻合。中藥治療中川芎、紅花、方中桃仁等可實現活血化瘀和通絡活絡,多種藥物綜合促進理氣通竅、溫通經絡、通絡止痛,治療效果較好[4]。診斷要及時準確,并采取針對性措施治療??茖W診斷是治療的前提與基礎,對于面癱診斷要抓住典型特征,觀察額部皮膚皺紋狀況,眉目外側是否對稱,下垂眼裂的對稱情況及大小變化,眼結膜有無充血或者潰瘍癥狀,瞳孔有誒有變大,鼻唇溝變化以及鼻孔狀態,面頰部是否對稱以及變化,口角、口唇以及人中等部位是否對稱、偏斜等。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動態檢查,對于患者的病情發展做到第一時間獲知信息,針對性地改進治療方案。在對面癱疾病要進行有效的鍛煉預防工作,要結合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其后條件,科學制定鍛煉項目,以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活動,如太極拳、舞劍、散步等,并且進行長期堅持,能夠增強體質,提高對風寒的耐受能力,避免勞累與大量出汗之后陡風寒誘發面癱。
在采取針灸推拿合中藥治療中,要注意做好保護,在面癱治療活動中,對患者要進行重點保護,要在早清晨以及夜晚時候進行重點保護,因為這一時間段天氣較涼,患者應當戴口罩?;颊咴谡麄€治療過程中要能夠充分休息,減少精神刺激以及疲勞過度,房事節制,保證具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促進身體康復。要禁止煙酒以及刺激性食物,保持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要保證飲食具有充足的營養,并且易消化和營養均衡,為患者提供合理的營養搭配[5]。以熱毛巾在患處進行熱敷,毛巾熱度以患者能夠耐受的程度為標準,堅持每天2次熱敷,時間累計40min左右,并采取閉眼、聳鼻以及努嘴和鼓腮等面肌康復訓練,減少面肌萎縮風險[6]。對于面癱患者,采用針灸推拿合中藥治療效果較為顯著,采取分期治療方式,緊扣住要點,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與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