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婦產科論文
作者:霍玉芝 逯蕾 韓華 單位:武警陜西總隊醫院
帶教教師方面因素部分帶教教師本身的醫學倫理學知識缺乏,倫理學敏感性不強,分析和解決倫理學問題能力較低,不能正確面對異性診療中的倫理難題,導致帶教過程中出現消極性。另外,臨床教學的個別教師潛意識里存在男生不適合從事婦產科工作的想法,再加上日益增加的患者投訴等的壓力,使其對男生的臨床教學重視不夠。甚至有個別教師為了防范醫療糾紛,根本不讓護生動手參與專科技術操作。這些現象對提高男醫學生學習效果、增強男醫學生的婦產科學習興趣都是不利的。也有些帶教老師自身就難以解決實習帶教工作中出現的倫理問題,這也是醫學倫理學教育缺失的一種表現。[8-9]
社會方面因素由于幾千年傳統思想以及社會輿論的影響,婦產科患者往往會拒絕男性醫務人員。尤其是自2001年病人可自主選擇醫生后,患者、孕婦可擇醫、擇護的權利意識加強,加上國家明確要求教學醫院的教學必須優先考慮病人的權利,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權,從而使男醫學生在婦產科實踐過程遇到的阻礙更大。[10]同時,病人的權利意識在不斷增強,對自身疾病隱私的重視,使得醫學和醫學倫理學之間的對立更加明顯,患者對男生存在排斥心理。如果溝通交流不夠,有時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因為醫患關系的緊張,醫院及帶教醫師都不愿意因為學生實踐而與患者發生糾紛,以致男醫學生在婦產科獲得實踐動手機會就更少了。
開展實習前教育,引導男醫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醫學院校及帶教單位需進行實習前教育,特別是對男醫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要通過教育,使男學生明白,不能因為性別而選擇職業,不管以后是否從事婦產工作,都應該珍惜學習機會。因為醫學是一個整體科學,醫學生必須具備“以人為本”的整體醫學觀,婦科病人只是整體的一部分,婦產科實習是提升今后工作能力的必經之路。[11-12]可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將臨床中因缺乏婦產科知識而導致醫療事故的例子講給學員聽,使男學員認識到婦產科實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其實習的積極性,進而解除其害羞、抗拒心理,為婦產科順利實習打下基礎。重視男性年輕醫務人員(男性實習生)的職業心理的培養,使其能夠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將來工作中需要面對的女性患者,并且具備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同時,應該加強男醫學生的醫學倫理學教育,強化他們在婦產科實習中的倫理學敏感性,使其能夠本著尊重患者權利的宗旨,正確面對診療中遇到的倫理問題,并依據醫學倫理學原則進行處理;要教育男實習生本著“非邪惡、慈善、意志自由和公正”的原則,逐步增強他們對婦產科學的感性認知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加強學習,提高綜合素質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思想和社會輿論不是輕易能改變的,許多婦女都對男婦產科醫師尤其是男實習醫師存在難以接受的心理。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的逐步改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對男婦產科醫生持接受態度,認為只要是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能為其解除病痛,不論男女醫生都能接受。男醫學生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并從自身入手,加強學習,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以良好的技術、優質的服務贏得患者的信任。可通過在模擬教具上練習、觀看教學錄像等途徑,充分熟悉各種操作及婦產科疾病的診斷,在實習中準確、輕柔、熟練地完成操作,并準確回答患者的疑問,用耐心、信心、愛心和豐富的知識贏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此外,男醫學生還應該積極學習與人溝通的能力,[13]主動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用良好的溝通打消患者的顧慮,體現出準醫生的道德風范。
帶教老師需以身作則,重視婦產科帶教工作首先,應加強對帶教教師的醫學倫理學教育。過去我們往往不重視帶教教師的醫學倫理學教育,難以將醫學教育上升到倫理層面。所以應該提高帶教老師的倫理學素質,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才能更容易找到倫理學的素材,更好地解決男醫學生在婦產科實習中的倫理學難題。性別倫理教育和異性診療倫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但是目前這一教育還沒有得到深入開展。因此教師應注意此方面的學習,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其次,應加強對帶教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具有良好的師德,端正教學態度是臨床教師的一個基本素質。因此,應加強對帶教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使其具有優良的醫德醫風和全心全意為病人、為學生服務的態度,積極解決男醫學生婦產科實習中面臨的問題。通過人文素質教育,使帶教教師在面對不合作的病人時,有能力通過與患者溝通,在保護患者人格尊嚴與健康權利的前提下,贏得患者的配合。此外,在教學安排上,帶教教師應注意盡量不讓多個男醫學生同時檢查一個病人;學生分組教學時,盡量將男生和女生合成一組,這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或者安排女護士在一旁,減輕患者尷尬;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視聽教材、模型、電視直播系統等多種手段來增加男醫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其理論能力,為臨床實習打下基礎。
加強輿論宣傳,重視健康教育,改變群眾偏見社會輿論及廣大人民群眾對婦產科中的男實習醫師的不理解可以從兩方面改善。其一,聯合各大醫院、醫學院校及媒體對公民進行廣泛的醫學倫理學教育,讓廣大群眾了解基本的醫學倫理學知識,了解醫學倫理學和醫學的關系,從而使女性患者更容易接受男醫生的診療。其二,加大社會輿論宣傳,普及醫學知識,讓患者了解醫院、醫生的成長過程,讓患者明白實習醫師的臨床實習、見習是為了培養醫師接班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