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養生論文
作者:鄭旭銳 文穎娟 單位:陜西中醫學院中醫臨床醫學院
提出了“用灸養生防病說”
李?{提出了用灸養生防病說,認為灸法可以防治衰老祛病。他在養生中非常重視灸法,詳細介紹了灸治的處方、用法、適應癥、判定療效標準等,并指出“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可見他認為灸法起到了有病防病,無病強身的作用。他在《醫學入門》卷一載有“煉臍”一法,他用麝香、丁香、青鹽等20余種藥物為末填臍中,上蓋槐皮,置艾絨施灸五六十壯,使遍身出汗。如不汗,三五日后再灸一百二十壯。稱此方不但可治勞疾“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氣堅固,百病不生”,且“凡用此灸,則百病頓除,益氣延年”。李氏提出的“用灸養生防病說”繼承了孫思邈的預防保健思想,并對其又有所發展。
提出“保養勿用藥”之說
李?{提出了“保養勿用藥”之說,也就是說不用吃藥而能達到藥物作用的保養方法,認為保養得當就可以不依賴藥物養生,有些人企圖用一些藥物來養生,那實際上還是舍本逐末。李?{為什么要提出“保養勿用藥”之說呢?因為李?{認為“血由氣生,氣由神全,神乎心乎!養心,莫善于寡欲,吾聞是語矣。竊有志而未能,敢述之以告我疲癃殘疾,而不知學人,相與共守乎禁戒,以重此身為萬物之本。”意思是告誡那些身體疲憊,疾病纏身又不知道學習的人們,養生重點是養心,養心莫善于寡欲。
提出“不貪不躁不妄可以卻未病而盡天年”的理論
李梃推崇朱丹溪、李東垣的養生理論,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力排所謂飛升成仙之說,同時也反對形式主義的養生之法。他在《醫學入門•保養說》中指出:“自古有生必有死,惟不自速其死耳。烏有如今之所謂飛升超脫住世之說耶?”又說:“若識透天年百歲之有分限節度,則事事循理自然,不貪不躁不妄,斯可以卻未病而盡天年矣。”意思是說,如果透徹地認識到天年百歲的自然規律,就會事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不貪婪、不急躁、不妄動,這就可以卻未病而盡天年了。養生并不是追求不死。人總有一死,只是我們不要自己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加速就好。上古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可以盡享天年,也不過活到一百多歲,哪有飛升成仙不死的呢?有人問“保養既若是之易且顯,何今之夭者多而壽者少耶?飲食起居動作之間,安能一一由心所主,而無所詿誤哉?”意思是說,保養既然是輕易而有明顯效果的,為什么現在短命的人多而長壽的人少呢?我們在飲食、起居、動作的時候,怎么能由心念來掌控而不犯錯誤呢?李梃認為:“香醪美味陳于前,雖病所忌也而弗顧;情況意興動于中,雖病且危也而難遏;貪名竟利之心急,過于勞傷而不覺。此古今之壽相遠者,非氣稟之異也,實今人之不如古人重其身耳。”意思是說:現在的香醪美味擺放在面前,雖然是疾病所禁忌的飲食也不顧了。況且內心中情志激動,雖然病情危險也難以遏止。還有心中急切地貪圖虛名競逐利益,以致身體過于勞累損傷卻并不察覺。這些都是古今人的壽命不同的原因,不是先天稟賦不同的緣故,實在是現代人不如古人重視自己的身體啊。
提出了藥餌保健的觀點
李?{認為藥餌保健,用藥宜平和、中和、溫和,補虛在于扶培、緩補、調補,反對溫熱峻補和濫施汗、吐、下等法。李氏又在《醫學入門》中指出了藥餌養生中貪補、峻補、唯補的偏弊,強調了“量體選藥”的重要原則。6提出保養大法李?{在書中提出了保養的大法,他遵從《內經》中的方法,如他在書中說:“《素問》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能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此保養之正宗也。”李?{認為保養的大法就是飲食有節制,日常生活起居有規律,日常勞作上不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程度,精神上恬淡虛無,保持愉悅,病就無從來,就可以活到百歲了,這就是保養的大法。
綜上所述,李?{的養生思想是非常實用的,如不貪不躁不妄可以卻未病而盡天年、保養勿用藥、以預防為主,注重體育鍛煉等等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在現代這個社會,很多人都感覺生活節奏快,早衰、疾病、亞健康,很大一部分人年紀輕輕就為這些事情苦不堪言,如果我們大家能謹遵李?{的這些養生思想,相信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