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師德論文
作者:管雪峰 劉黨樺 單位:淮安市商業技工學校 淮安區教師進修學校
讓教師具有良好的教育動機
一要讓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努力培養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廣大的教師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并把教育方針作為自己教育動機的思想基礎。這就需要廣大的教師用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去衡量和評價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同教育事業結合起來。同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法律法規中對教師自身的要求。學校還可通過組織教師學習身邊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的做法來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
二要讓教師鉆研業務理論。培養正確的教育動機不僅需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還需要認清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教育工作的特點、性質,加深對工作對象的認識。這對于教育動機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教師要想增強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就必須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良好的心理動機,充分認識和熟悉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所以,學校要想真正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規律,就必須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業務理論學習,開展業務講座。鼓勵教師通過自學、函授、進修提高業務水平亦是有效地培養正確的教育動機的手段之一。
教師對待本職工作的態度影響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敬業、奉獻精神及良好的意志品質等是崇高的道德情感的內容重要標志。教師對待教育工作的態度,影響著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學校要通過多種方式調動老師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一)關懷激勵
關懷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密切干群關系的一條有效途徑。對教職工的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進行必要的關心是學校領導關懷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實際工作要想產生“士為知己者用”的效應,校長就必須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情感聯系。要想讓教師愉快地接受校長的各種工作指令并出色地完成任務,校長就必須在工作和生活中讓教師們感覺到他是在親近教師,關懷教師的。
校長對教師的關懷體現在三個方面:在語言上,校長要不斷鼓勵教師深造,幫助他們進步,要讓教師感受到領導處處在替教師們考慮;在生活上,要讓教師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的效應,校長在日常生活中對教師要體貼入微,特別是對生病的教師,校長要問寒問暖、親自看望、捎去大家的問候;在工作中,要發揮教師自身的優勢,就必須要用人之“長”。此外,校長還要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如子女的就業、住房等問題。做到了這些,教師就會積極投身于本職工作,產生敬業、奉獻的心理,教師才會把領導當做親人看待。
激勵機制的建立是激發教師做好工作的情感基礎,要運用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法,把教師的工作業績與獎勵密切聯系起來,獎罰要分明,讓一些工作業績突出的教師得到實惠,同時又不讓那些工作較差的教師喪失信心。在評優評先、職務晉級、職稱評定等方面,讓教師感到工作有奔頭。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嚴愛結合。在學校,校長還要努力消除教師的不公平感,增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內耗”,讓教師感覺到學校里沒有親疏、遠近。校長要做到對老師的進步、升遷,不壓抑、不忌妒,讓每一位教師都把自己看做是學校大家庭中的一員,從而增強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滿足需要
“人的心理動力源于人的需要的滿足。”要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離不開對教師需要的滿足。在學校里,老師價值的體現表現在自己的工作得到領導的承認、肯定,這也是社會的群眾成員都有的歸屬心理。在平時的工作中被尊重、被信任、被關懷這是教師的心理需要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三)樹立典型
這也是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之一。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教學工作中要讓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師德模范、優秀班主任等等成為教師身邊學習的典范,這些典型應該是德才兼備的、絕大多數教師都信服的。校長應善于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和培養典型,并及時在學校中總結推廣他們的成功經驗,并用這些典型教師的思想、精神、意志品質去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教師,使老師學有典型、趕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