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藝術論文
作者:孫洪敏 單位:廣東畫院
與西方繪畫藝術中的線條表現相比,中國繪畫中的線條表現具有不同的發展歷程。中國繪畫基本就是線條發展的歷史,中國繪畫藝術中線條表現的歷史脈絡非常清晰。略觀中國千年畫史不難看出,主客觀相統一的思維模式伴隨著中國畫的水墨線條。吳道子創造了富于陰陽、快慢、頓挫、粗細變化的繪畫線條,打破了單一的游絲描線,豐富了線條語言,增加了線條的表現力,拓展了線條的容量。文人畫興起,繪畫線條形式以書法線條原則為基礎,派生了適應繪畫造型特點所需要的一系列線形,例如十八描和各種皴、點、染以及與墨色相融的濃淡、干濕、強弱、方圓、長短線條變化等等,真可謂豐富之極。多年來筆者一直在自己的油畫創作中摸索如何將東西方線條的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找到一種新的油畫語言,以表達筆者個人某些難以言傳的生活感受。
中國油畫經歷了百余年的歷史,在此期間遭遇了各種藝術形式的撞擊。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在世界各式各樣的藝術流派興起更迭的時代背景中,中國油畫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近現代以來繪畫藝術活動具有這樣的特征:“擺脫信仰投射所帶來的主題意義敘事性(神話、宗教、文學),而回到藝術自身規律(點、線、面),并注重物質性和即時性。”(蔡粲安《感覺•敞開與玩弄———書法藝術考察札記》)線條運用到油畫創作中,是藝術發展的一種必然的趨勢,這也反映了東西方藝術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是各自不同理念交流對話產生的新的變化與創新。在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線條繼承了傳統繪畫中線的特點,對中國畫的線描手法的吸收,具有隨意性,偶然性,呈現出更為豐富的變化。油畫在本土化過程中將中國的線條藝術融合于西方材料中,并且包含了作者的感情、氣質、修養以及對象的力度、氣韻,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展示出中國特有的“有意味的線的形式”。油畫就創作主體而言,不是局限于某一形象再現,而是提煉、綜合對審美客體的印象與感悟。油畫不是油彩的中國畫,它是中國文化精神、民族審美心理和地域特征對于異質藝術內核的“我化”與“轉換”。繪畫在于表現精神內涵,這很難作具體的解釋。正如阿曼所說:“如果要表現我個人的意念,我想我會用鋼筆而不是刷子。”(陳龍?!吨袊€性藝術論》)油畫中的極富變化、極富表現力的線對于塑造形體、強化造型、描繪質感、表現生命、創造美感都是無可替代的技法語言。
在我看來,“造型藝術”的“型”在油畫藝術中可分為“內形”與“外形”。我原來比較注重外形的處理,為了強化外形的凸顯,我采用了硬邊夸張的手法。邊緣線采用硬邊夸張的手法除了在西方傳統繪畫中有所體現,在現代藝術中也是一個重要的表現手段。在現代人物畫中,邊緣線的強化主要是把邊緣線作為一種體現繪畫風格、表達畫家情感的重要手段。例如:畢加索視覺物象邊緣的結構分割,巴爾帝斯形象邊緣清晰概括與靜超物外,盧奧黑粗厚重形象邊緣的簡樸濃烈,馬蒂斯斑斕五彩的邊緣帶來的審美裝飾,莫迪利阿尼纖細柔弱邊緣的憂郁細膩情感等等。有的線條不一定是客觀實物所具有的線條,而是畫家的構思需要,追求的是一種有節奏的意境。而筆者在油畫創作中也借助硬邊夸張的運用,這些線不僅僅是為了勾畫形體,更為了畫面結構的需要,或者可以說是畫面黑白灰的需要。為了充分表現情感,采用不同形式的線來體現快慢緩疾的心理狀態,線在畫面中虛實相生,色塊與線交替疊合。筆者力圖從壁畫及埃及的浮雕中借助最有生命力的面線來豐富油畫語言。在筆者的油畫中出現的一種感性世界,通過邊緣線虛與實的交錯,人物形體的表述,力爭找到一種新的油畫藝術語言。如近作《女孩•女孩》系列,女孩的那種清純、可愛、樸實成為承載筆者情感的載體。以硬邊夸張的線勾畫形體,并用線的虛實來表現畫面的節奏。通過勾線時的輕重快慢以及線的艱澀與流暢來傳達筆力,是筆者在油畫創作中運用中國繪畫文化———線元素的重要例證。
這兩年來筆者同時也更加注重內形的處理。在創造中融入了勾線的手法,勾線有一種流暢放松的感覺,一硬一軟,一緊一松的反差使作品自然產生妙趣橫生的比對。人物油畫中畫面主體色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邊緣線的處理方式對于畫面中色彩與色彩之間的對比,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銜接,色彩與色彩之間的分割顯得尤為重要。形象邊緣可以依靠色彩透視來處理,畫面色彩也需要形象邊緣來調整。筆者的作品之所以會有統一的調子,那是因為它與環境色在一起??梢哉f在印象派出現以前,西方油畫中線條的表現只是作為表現對象形體的造型因素而存在,與畫家內心情感的表達聯系較少。而自印象派以后,線條逐漸成為畫家表達情感、抒發情緒的手段,線條在繪畫中的藝術本體價值逐漸體現出來。線條與畫家內在精神的溝通逐漸緊密起來。創作《女孩•女孩》的時候,筆者心情是很興奮、很愉悅的。線條是各種繪畫語言中最具有節奏感的。線的粗細、長短、輕重、交叉、對稱、疏密、反復、重疊、連續、均衡、節奏和韻律等都集中和沉淀在線的律動中。
在藝術的追求上,筆者是一個不安本分的人,喜歡求變。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線條的運用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線條是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語言存在于各種繪畫形式中的,在中國畫和書法中線條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文化被表現得最有韻味。在油畫中,雖然現在許多油畫家都在這方面做著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但筆者認為中國油畫里的中國語言(線條)還沒有被完美地發揮到極致。吳冠中曾說:“真正的藝術一定是根植于自己的土壤和人民之中的。”我們在這方面應該把我們得天獨厚的潛力發揮出來,把富有文化底蘊的線條和西方優秀的傳統藝術結合起來,在我們的土壤上,開出我們民族自己絢爛的花朵。我們應該把握住當今時代背景下的審美傾向,將中國傳統繪畫中線的特點融入到西方油畫創作中去,不斷探索線條更為豐富的可能性,探索出線條更多的運用方法,拓展出更新的表現領域。
總之,在筆者的油畫創作中,充分運用中國美學思想以及中國傳統繪畫中的藝術文化元素,以中國式繪畫手法表達個人情懷,這也是筆者在油畫民族化道路上所進行的一點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