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預防醫學論文
作者:張曉華 單位: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提高管理水平,發揮數字信息服務功能
1制訂管理制度
要發揮圖書功能,提高流通率,必須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包括讀者借閱制度和管理人員工作制度。借閱制度要以體現“以人為本,讀者第一”,方便讀者,提高圖書資料流通率為宗旨。為方便查找,應整理出館藏目錄索引,使讀者能很快找到最新信息,發揮服務功能。
2開展數字信息服務
傳統圖書館館藏文獻以印刷為主,工作人員主要承擔文獻采編、分編、書庫文獻檢索和咨詢,服務內容以紙質文獻為主,服務方式以人與人面對面為主[1]。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館藏應以印刷版與電子文獻相結合,服務方式以人與機面對面相結合。應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文獻信息收集、加工、管理,開展個性化的信息咨詢與讀者輔導。只有盡快把現代科學技術應用于圖書館領域,利用網絡開展數字信息服務,才能使科研人員在最短的時間獲取到所需的信息。
3建立局域網
疾控圖書館內部應設局域網,實現內部信息資料共享。利用網絡提供書目,根據各專業的需要對文獻合理調配利用,開展數字信息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工作需要。
4開展多樣化信息服務
以計算機為依托,結合傳統服務手段,開展多樣化信息服務。如:開展專題跟蹤服務,主動為科研項目提供相關文獻,提供復印、復制、光盤等服務,文獻檢索貫穿科研全過程,為科研立項、研究、收尾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對業務人員的文獻檢索培訓,如定期與省圖書館、當地大學圖書館、社會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和情報中心掛鉤,舉辦短期培訓班,內容包括文獻檢索的基本知識、內容及查找方法等,通過辦班和網頁介紹,讓科研人員全面掌握文獻檢索技巧,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
注重人員知識結構和服務能力的培養
1圖書館工作人員知識結構狀況
目前圖書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大致分4類。①畢業于圖書情報專業,約占30%。②在職接受圖書館專業教育。③在工作中獲得圖書情報知識,有工作經驗,但缺乏理論基礎知識。④既有圖書情報基礎知識又有較深本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目前有限。從現狀看,醫學圖書情報人員所需知識和技能有25%來源于技術教育[2],大部分在工作中接觸或自學了部分醫學知識,但缺乏系統性;或醫學專業畢業,但知識儲備老化,跟不上事業的發展。所以,應注重對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服務技能的培養,培養復合型人才。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是館藏文獻數字化、管理手段智能化、信息交流網絡化[3],傳統圖書館逐步向電子型圖書館轉型。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預防醫學相關知識和圖書情報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復印、?印、傳真縮微復制和檢索編程等技能,提高信息資料的收集、加工、儲存、檢索效率。要強化終身教育意識,通過遠程教育、進修培訓、學術交流、學術講座等形式,提高業務能力。
2更新服務理念
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更新服務理念,樹立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無私奉獻的責任感,不斷改革創新。堅持“以藏致用”,從“被動”轉為“主動”服務,把單一的文獻借借還還轉為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在網絡環境下實行開放式的全方位服務,提高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拓展業務范圍,充分發揮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