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哲學類論文
本文作者:戴鈞 單位:江蘇省吳中中等專業學校
他們均有一個共同點:缺乏足夠的自信心,最擔心的是新老師了解他們的過去,以老眼光看待他們,渴望新老師給他們一個全新的開始。一個人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你推他一下或拉他一把,均不會改變太大;而一個人處在懸崖邊,你推一下或拉一把,結果將是截然不同的。不可否認,由于以前車工、鉗工等機電類基層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很低,工作環境惡劣,所以一些言行難登大雅之堂。作為機電專業的學生應有一定的文化,要改變人們以往的看法,最好的方法是從我做起,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學生不同于以往社會上的基層操作工人,新一代的藍領工人不僅要會做,也要能講。熟練的專業技術會使我們身手不凡,豐富的文化知識可讓我們視野開闊,良好的職業道德能使我們更有素養。誠然,我們的基礎不容樂觀,但只要能樹立起必勝的信心,照樣能成功。
當然,要這些學生樹立起信心并不容易,但只要能本著“射虎不成重練箭,斬龍不能再磨刀”的恒心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信念,我們相信一定會成功的。牢牢把握課堂教學,把文化課、專業課、實踐課、班會課……搭建成提升學生信心的舞臺。許多學生從開學懷疑的目光、迷茫的眼神,變成信賴的目光、堅定的眼神,不正是對教學工作最大的肯定嗎?有些學生遇到挫折開始動搖時,一定要不失時機地給他們鼓勵。記得一次操作比賽,幾個本來技術不錯的學生最后卻名落孫山,不僅自己無精打采,團隊的士氣也大為低落,在星期五放假前,老師對他們說:“你們輸就輸在自信不足上,下次你們一定會贏。”這番話使原來準備接受批評的學生大吃一驚,馬上都將頭抬了起來,把丟失的信心找回來了。當然,僅靠這種“大鍋菜”是不夠的,針對具體情況還得不時地加點“小灶”。
有這樣一個學生,筆者開學初就發現他不合群,從無笑容。后了解到該學生性格孤僻,在初中以打架出名。開始找他談話始終不開口,但筆者深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并且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縷渴望能得到關心的企盼。“不管以前有什么錯誤和挫折,只要你是我學生,我相信今天的你。一個人不怕別人不相信自己,只怕自己不相信自己。我希望你能從昨日的陰影中走出來,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融入這一個新的大家庭。”說完誠摯地看著他,他的眼眶濕潤了,于是趁熱打鐵,進一步發動“進攻”,“我不想了解你的過去,也不想得到你的承諾,如果你覺得我可以值得信賴,那么,我希望看到本該屬于你的笑容。”后來這位學生成了認真負責的班干部。學習也大有進步,任課老師和其他學生都說他變了樣。
“自信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表現,它可以產生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對人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對自己所具有的現實力量持積極肯定的心理狀態。因此,自信自強的精神,決定了自覺能動性發揮的程度。一旦學生樹立了信心,學習氣氛就會明顯好轉,紀律性也會大為加強。為了進一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爭取更大進步,可以開始走第二步棋,讓學生嘗試自我管理,逐步學會自治。也許有人會問,能行嗎?能行!自我管理,不是單純狹義的指每個學生管理自己,而是廣義的指學生之間的相互管理和自身管理,再逐步形成群體自治。自我管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教中有管;學生自治也不是任其自然,而是通過提高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發揮主人翁作用和團隊精神,逐步形成適合本班、本專業的自治體制。如同幼兒學步,不放他自己走一走,邁出第一步,又怎能期望他跑起來呢?作為一個長者,一個引導者,要做的是在關鍵時刻扶他一把,引他一下。
機電專業的學生都是十七八歲的青年,基本都是男生,自尊心相當強,個性也很鮮明,都不喜歡別人將他們看成長不大的小孩。并且,他們不同于普通中學的學生,也不同于原來的職高學生,在校學習四年后將踏上社會,參與社會建設。社會不需要只會啃書本的“秀才”,更不需要毫無創意、唯唯諾諾、墨守成規的老夫子,社會需要能干實事的建設者。五年制機電專業的學生要成為出色的技師,成為祖國制造業中的生力軍,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必須要有過硬的動手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而這些“調皮”學生幾乎都有這一優點,為何不讓他們發揮潛力呢?調皮不可怕,只要能將其引上正軌,將這股力量轉化為推動學生學好技術、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動力并非是天方夜譚。許多名人童年時亦非安分守己之輩,一旦將這股勁使到學業上,往往從那時起就開始成功了,也就是說,從他們學會自我管理時成功就開始青睞他們。所以,在這些學生中有可能,也有這個必要實行自我管理。例如,筆者班級中的一位學生是個不安分的人,站不直、坐不正、紀律性差,但他腦子活、反應快、點子多、悟性高,筆者就想出了一個“以毒攻毒”的方法,讓他擔任班紀律委員,他很高興地接受了。
這一招不僅改掉他的不良習氣,而且逐步使其成為筆者最得力的助手,協助自己將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又如,某班宿舍衛生、紀律成績開始一直不太好,天天去宿舍監督也是治標不治本。于是一次主題班會,筆者先讓部分學生介紹各自住宿的一些體會,又展示了一些優秀企業的宿舍文化資料圖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自然就感知了宿舍并不是擺樣子給別人看的,而是每個人每天休息、生活的場所,如同一個家,人人都喜歡安靜、整潔。沒有聲嘶力竭的批評,也沒有嘮嘮叨叨地說教,效果卻出奇的好。除此之外,晚自習教師也不需要時刻到場,教室中照樣安靜;班級中有無老師,學生同樣自覺相互提醒;許多工作等到去布置的時候,才發現早已完成……相比三年制中專,五年制學生有更多時間來提升自信,培養自治能力;相比其他專業,機電專業男生占絕對多數的實際狀況更有必要來踐行學生自治。
學生學會了自治,班主任輕松了不少,只須適當地提醒一下;學生學會自治,需要的不再是人生的拐杖,而是成長的路標。如果說班級是小集體,那么學校就是大集體;如果由班干部牽頭進行的班級自治已然形成,那么擴展成以學生會干部為主力軍的學生會自治也必然會取得成功。“自信是打開自己的潛能寶庫的鑰匙,充滿自信,才能開發出埋藏在深處的無窮潛能,能力才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人生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自信是自治的前提和保障,充分的自信才能更好地自治;自治是自信的體現和表達,自治的歷程也是自信的積累和升華,良好的自治必然會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