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哲學思維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張長城 單位:嘉應學院體育學院
在21世紀,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作為一個后起的崛起中的大國,一個負責任的世界大國的候選者,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也應與之相稱,這是我國體育強國成長的現實基礎。而與之相稱的哲學基礎則是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既需要現實主義的思維,而理想主義的精神也不可或缺。偏廢或過分追求任何一方,若不加以遏制都將損害體育強國的建設,阻擋我國向國際體壇融入的進程。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的平衡問題是當代體育強國成長所要考慮的哲學之一。
體育強國成長方式的現實主義思考現實主義是國際關系理論中非常重要的理論,現實主義者是較為強烈的物質主義者。現實主義以國家利益為根本目標和處理國家間關系的準則。現實主義在過去把中國從分裂和軟弱之中搶救出來,在目前扶持著中國的發展和強大,在未來仍將是推動中國崛起的最基本的力量,比如“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經濟實力上去了,自然就會提高國際威望等”……,這些都是現實主義的思維。在體育領域,現實主義的思維也非常突出,比如“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強國先強種,強種先強身”,“乒乓外交”,“體育搭臺,經濟唱戲”,“全民健身”和“奧運爭光”等。現實主義是我國從體育大國向競技體育強國,乃至體育強國邁進的重要的基本理念。然而,在我們堅持這一基本理念的同時,也應該提防過分的現實主義傾向。在體育領域,過分的現實主義的傾向最為典型的就是錦標主義,由此而產生的假球、黑哨、賭球、興奮劑、虛報假報年齡、冒名頂替、斗毆等各種異化現象。因此,這就要求體育強國成長的過程中,既要堅持現實主義,又要適當限制過分的現實主義影響。然而,現實主義并不足以將我國從體育大國擁立到世界性體育強國的寶座。因為體育強國從來不是一個工具理性的產物,它不僅僅與競技體育實力、群眾體育、體育產業、體育科技水平相聯系,它還是一個道義、精神和威望的載體。也就是說,體育強國不全是物質構成,還要有精神構成,不是自封的口號,而是國際認同的結果;不全是工具理性的內容,還有價值理性的成分。可見,體育強國的成長既要堅持現實主義思維,又要堅持理想主義的思維。
體育強國成長的理想主義思考這里所講的是基于價值論的理想主義,它認為精神力量必須具有普世性,必須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最新發展價值,必須超越民族私利而弘揚人類關懷,體現世界正義、公正、進步和民主的精神。在體育領域,理想主義的思維也隨處可見,比如,具有普世性的人類文明的公共體育精神[2],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和合體育精神,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倡導的“同一個夢想、同一個世界”的理念等。體育強國成長的理想主義就是要符合國際體育文化的要求,遵守相關的國際體育組織的規定,把追求國際體壇的影響力放在首位,公正、公平、干凈地參加國際比賽,融入國際體壇秩序,并改造秩序,為國際體壇做出自己的文明貢獻。然而,在我們弘揚這一基本理念的同時,也應該提防過分的理想主義的傾向。因為過分的理想主義易滋生世界主義、普世主義和過分的民族主義。諸如中國的“運動員輸不起”,單純地為民族和國家爭光,過分強調“種文明”等。這不但不利于體育強國的成長,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害,影響我國在國際體壇乃至國際社會的形象。
體育強國的成長方式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哲學基礎就決定了體育強國的成長方式。現實主義強調以國家利益為核心,注重體育強國的物質性力量的增強,從而決定了體育強國成長方式的物質性。物質性成長是體育強國成長的物質基礎。理想主義則以接受國際社會中的社會化和制度化為前提,通過融入國際社會,使自己與國際慣例接軌,加入國際制度并且更加有效地實現自我,提高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增強自己的話語權,謀求合理的國家利益。因此,理想主義哲學基礎上的體育強國的成長方式就是一種社會性成長。體育強國的成長就是物質性與社會性的統一體。
體育強國的物質性成長方式體育強國的物質性成長就是指體育強國的物質力量的成長,主要包括優異的競技體育水平、較高的群眾體育發展水平、相對發達的體育產業等。所謂優異的競技體育水平主要是世界大賽(比如奧運會、世界杯等)的成績、承辦世界大賽的數量和能力;較高的群眾體育發展水平則包括體育場館數量(相對數量)、體育人口比例、年人均體育消費資金與年人均收入的比例、體育場館面積(相對面積)和體育人口數量;較發達的體育產業則主要體現在體育產業產值占GDP的比例、體育健身俱樂部的數量等。體育強國的物質性成長是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方面。體育強國的物質性成長好比是一個國家骨架下的血肉之軀,有了它體育強國才有可能站起來。然而,過分現實主義的哲學傾向,也會造成這種物質性成長的劣變,導致過分重視體育的工具性價值,導致體育發展結構的嚴重失衡,以及各種異化現象的出現,其結果勢必損害體育強國的物質性成長。
體育強國的社會性成長方式社會性成長離不開物質性成長,但又高于物質性成長。所謂體育強國的社會性成長,是社會化了的體育強國的成長。體育強國社會化的過程,就是這個體育強國接受國際體育社會的基本規范與法律準則的過程。體育強國的社會性成長,就是指體育強國的發展必須以主流的國際體育社會的規則、章程為依據,從維護和建立公正、公平的國際體育社會秩序為出發點,以履行國際體育社會的規范和章程為己任,建立良好的體壇國際形象和威望,提高國際影響力,進而成長為國際體育社會主要成員的過程。社會性成長體現了理想主義的哲學思想,即體育強國建設不僅要提高物質性力量(硬實力),還要發展軟實力。體育強國發展的動力是體育強國的興衰。在一個相互依存、集體認同的時代,這就要求我們適當限制現實主義,為理想主義開辟空間,不能單純地追求物質性的成長,還必須重視社會性成長,以新的思維把握體育強國的成長。
社會性成長方式要求我們必須從國際的視野,來探討體育強國的成長背景和成長類型。實際上,社會性成長的過程,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偉大復興的過程,也是中華民族崛起的過程。百年來,中國人民通過自身奮斗與參與體育國際事務,以特殊的方式,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推動了國際地位的回升。因此,依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以及參與國際體育事務程度,體育強國的成長可以分為4個階段。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