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心理學學科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姜鈞 單位: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通過角色扮演的學習方式進行物理學習
通過角色扮演的學習方式進行物理學習就是通過讓學生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來開展物理學習活動。角色扮演的學習方式需要教師設計一個學習主題,主題的來源通常跟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如校園生活。積極的角色扮演要求教師設計一個積極的學習主題,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積極學習事件并扮演具備積極品質(自律、愛心互助、樂觀、敢于挑戰、善于分配時間、勞逸結合)的角色來完成一個主題的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扮演積極角色進行物理學習的具體方法是要求教師首先設計一個跟物理相關的主題,設計過程中將興趣、好奇心、樂觀、愉悅體驗等積極心理因素融合到其中。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不分組也可),讓學生在主題活動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進行主題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完成歐姆定律、電功率、電與磁三個單元的學習后,給學生設計一個學習主題。主題的內容是讓學生扮演一個工程師重新設計一份關于自己臥室的電路和電器設備的圖紙,這些電路和安裝電器設備包括電燈、開關、電能表、空調、變壓器等。為了使得設計更富挑戰性,學生扮演的工程師用歐姆定律、串聯和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電磁感應等物理知識對電路和電器設備的作用和功能進行解釋。當設計完成以后,學生將這些學習結果讓同伴進行評價,在教室里進行展覽,跟同學互相交流。通過扮演積極角色進行物理學習讓學生在完成學習內容的同時體驗積極人格特征的魅力,有助于學生將扮演角色的積極人格特征加以內化,從而習得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樂觀的性格。而一個好的物理主題可以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使學生將學習視作一件跟自身經驗相關的主動性活動而不是強迫性活動,從而最為有效地開發學習潛力,使學習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探索活動進行物理學習
心理學統計數據顯示,在各種職業中職業探險人員患有心理障礙的幾率最小,這是因為這些職業探險員具有冒險精神、對未來充滿希望、樂觀、喜歡制造挑戰等積極人格特征,正是這些積極的人格特征使得職業探險員獲得心理疾病免疫。同時,職業探險人員將困難視作挑戰的思維方式可以有效地克服追求完美帶來的心理障礙。積極心理學認為完美主義導致抑郁、強迫癥等心理疾病,因為完美主義者苛刻的要求使他們自身無意識地感到壓力、回避困難,為避免失敗完美主義者在解決問題時用最安全最老套的方法;當事情做得不夠完美時,完美主義者常感到絕望和自責。物理知識的獲得具有的未知、探究、接近自然等特征,這些和探險活動的特點類似。通過探索活動進行物理學習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將困難視作探險和挑戰的認知模式,使學生將物理學習視為接近自然、冒險、迎接挑戰的學習方式。例如,學生通常對于考試懷有厭煩和抵觸的心理,物理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學生對于考試的解釋風格來實現態度的轉變。物理教師可以將物理考試解釋為探險活動,因為物理考試和探險活動都具有一定的風險、能帶來緊張的情緒體驗、具有挑戰性等共同特點。學生了解到物理考試是物理探險活動的一部分,有助于學生更積極地迎接考試帶來的挑戰,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又使學生內化了這樣一種積極心態:敢于冒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而考試成績是第二位的;成績不好,但是敢于冒險和探索,應該受到鼓勵;成績優異,但冒險和探索精神更重要。物理教師把職業探險家的思維方式遷移到物理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主動應對困境的人格特征,這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有幫助,對于學生的成長也大有裨益;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將困境視作一種探險和富于挑戰性的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地使學生克服完美主義,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動機,使得學生勇于探索富于創造性。
利用愛心互利進行物理學習
愛心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是積極心理學強調的一個重要因素。愛心包括三個方面:自愛、接受愛和傳遞愛。自愛是愛心的基礎,自愛不是自私而是有益健康的自尊。當個體自愛時,愛就會散發出來;當不自愛時,個體就會無意識地尋找自愛。接受愛和傳遞愛同等的重要,這意味著個體接受別人關愛的同時也有義務傳遞愛。心理調查顯示,經常奉出自己的愛心、參與互助活動和公益活動的人比普通人的壽命更長,患有癌癥的幾率更小。為什么充滿愛心的個體比普通個體更加健康?因為充滿愛心和慈悲心的個體首先是自愛的,其在傳遞愛的過程中體驗到幸福感并且對未來充滿希望,更進一步地加強了自尊,從而強化了自愛。正是這種“自愛—傳遞愛—強化的自愛”的愛心循環,使得個體持續奉獻自身的愛心,持續地體驗積極的情感,從而提高了機體免疫力。利用愛心互利進行物理學習可以通過各種教學形式來呈現,最簡單的形式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幫助學困生學習。利用愛心互利進行物理學習成功的關鍵是學習活動結束后的交流與反思,比如傳遞愛心的同學有什么體驗,接受愛心的同學又有什么樣的體驗,這種教學反思是達到高水平學習結果的有效手段。利用愛心互利進行物理學習常見的模式是三人分組模式。三人分組模式要求將學生進行分組,一組三人,然后組內成員討論學習任務的分配。如小組內A學生學習運動和力的單元,B學生學習力和機械的單元,C學生學習功和機械能的單元。然后由A學生向學生B、C講授運動和力單元的知識,B學生向學生A、C講授力和機械單元的知識,以此類推。然后小組成員通過共同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份描述運動、力、機械、功和機械能這五個概念之間聯系的科技小論文。在小論文中,不僅要描述物理概念間的聯系,而且需要描述這個過程中愛心互利這一橋梁所起的作用,以及自身從同伴的互利行為中獲得的益處和對于小組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愛心在小組學習活動當中所起到的主導作用,因為沒有愛心互利合作學習活動是無法進行的。愛心可以促使個體的心態更加積極向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愛心活動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習得積極樂觀的性格;有助于使學生在獲得物理知識的同時,學習到自愛、接受愛和傳遞愛的平衡;還有助于學生在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溝通技能等方面獲得發展,從而使學生獲得更高水平的學習結果。
利用冥想方式進行物理學習
冥想是關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如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一句話上或是一個思維程序上。冥想是積極心理學中促進心理積極健康的重要手段,研究顯示,每天從事半個小時冥想活動能夠使得個體更加積極樂觀、具有更強的幸福感、內心安寧;在進行冥想活動的過程中,左腦和右腦的活動量趨于平衡,同時釋放出α腦波,而個體積極思維時腦電波的有序性顯著提高而且集中在α波段,更證明了冥想和積極思維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利用冥想方式進行物理學習就是將冥想技術融合到物理教學過程中。利用冥想方式進行物理學習要求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入靜,然后對物理現象和概念進行想象和理解。冥想首先要求學生通過調整自身的呼吸而放松入靜,冥想中使用的呼吸入靜方式是逆腹式呼吸。所謂逆腹式呼吸就是:當吸氣的時候腹部收縮,呼氣的時候小腹自然外鼓。研究顯示嬰兒剛出生時就是通過逆腹式呼吸法進行呼吸,這種呼吸法有助于在入靜的同時為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一般逆腹式呼吸三分鐘后學生就已入靜,教師便可運用描述性的語言讓學生對已學過的物理現象和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了。例如,學生在掌握牛頓第一定律后可以通過冥想加深對于概念的理解。首先學生通過逆腹式呼吸入靜,然后教師通過描述性語言讓學生想象在一個沒有摩擦力的空間里物質的運動。利用冥想方式進行物理學習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于,學生入靜程度、注意力的保持水平和周邊環境的安靜。利用冥想方式進行物理學習,學生不僅可以使得自身的性格更加的沉穩、樂觀,而且使學生在一個更高的意識層次上面對物理現象進行感知,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物理教學需要學生在了解自然科學知識、培養邏輯思維的同時,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認知方式,而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的初中物理教學則提供了達到這樣高水平學習結果的有效方式。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的初中物理教學將課程內容和積極心理學理論融合起來,在兼顧測試的同時,注重學生積極認知的習得,使學生能夠主動去享受物理學習過程,而不是把物理學習視作由家長和教師支配的活動。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的初中物理教學,不僅僅有助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還使教師更加積極、快樂地投身到物理教學中,享受物理教學帶來的愉悅體驗,使得教師和學生共同獲得精神性成長。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