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應用化學論文
作者:鞠劍峰 單位:南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建立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
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必須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硬件的支持,實踐教學場所(包括教學實踐基地、專業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等)及配備教學設備要考慮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活動場所的安全性、時間和空間的可滿足性等,實踐教學設施水平的高低和專業實踐條件的優劣關系到實踐教學的質量,因此要建立可行的教學設備、場所管理制度,保證教學設備和場所的安全運行,以滿足教學需要。必須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構建良好的實踐教學體系必須保障持續穩定的教學投入。學校要加強應用化學專業實驗室建設及實踐基地的建設,加大實踐經費的投入、保證專業實驗儀器設備的購置、仿真實習軟件的購買等。教學實踐基地是進行應用化學專業見習實踐教學的基本條件,加強專業實驗室、實踐基地的建設是保障學生順利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第二,實驗室建設要根據教學、科研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整合實驗室的教學資源、合理規劃與建設實驗室[1]。實驗室要制定詳盡的建設計劃,重點建設綜合實驗室、創新實驗室和創新實踐基地;逐步建設開放實驗室,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提高實驗儀器尤其是一些大型分析測試儀器的利用率,為學生自主、獨立、創新性實踐提供必要的條件。第三,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必須抓好應用化學專業實踐基地的管理工作,加強對專業實踐基地兼職教師的培訓與管理,同時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為兼職實踐課程教師,加大對實踐教學基地的投入,以保證實踐教學正常運轉和實踐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另外,可以根據應用化學專業實踐性與應用性較強的特點,可以考慮在校內建立小型工廠,生產某些產品,如可以建一個小車間,進行啤酒的生產,讓學生從原料選擇、發酵工藝的選擇、工藝流程的選擇等方面進行實驗,最后的產品可以飲用。可以模擬工廠實際生產工藝流程,適當縮小規模,建立幾種化工產品的生產裝置,讓學生可以通過實踐生產出具有實用價值的產品,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建立實踐教學質量的管理、檢查與評估制度
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與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監控實踐教學過程,針對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采取調控措施,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2]。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與檢查不僅要注意最終教學效果,更要了解實踐教學過程,使各種影響因素處于受控狀態。必須以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大綱制定的原則和要求為依據,檢查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質量和效果,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強教學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與監控教學準備階段是指教師根據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制定實踐課程教學計劃,包括實踐課教學大綱、指導書、教學進度、專業見習的場所、仿真實習的地點等,對于論文(設計)類課程還包括選題原則等內容,論文(設計)類課程根據專業特點制定選題原則,選題要考慮科學性、先進性,要與學生的實際能力相適應,以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重點。鼓勵學生與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選做富有創新性的題目,原則上一人一題,也可以采用指導小組集體指導。學院組織專家對學生選題進行認真審核,同時報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備案,作為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的重要依據。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對可能存在問題的內容組織專家進行審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2)對教學實施階段的質量管理與監控對實踐性教學的師資嚴格按照規定,選擇有能力且責任心強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保證實踐性教學過程嚴格按實踐教學計劃執行。加強實踐教學期中檢查,除常規檢查外,還要不定期抽查教學情況,注重學生評教工作。課程主講教師、實驗指導教師對實驗教學質量負責。專業見習、實習及課程設計等實踐及實習課程教學質量由實踐基地負責人、專業負責人及指導老師共同負責。論文(設計)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應經常性的檢查和指導學生,詳細記錄指導過程,指導完成后交學院歸檔備查,以作為考核指導教師和學生是否按要求完成設計(論文)的依據資料。加強設計(論文)的立題、開題報告、中期檢查等工作。
(3)對考核總結階段的質量管理與監控考核總結階段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做出評價或進行考核,必須健全實踐課考核及成績評定辦法。實驗報告和實驗結果分析是對實驗教學質量評價的總要依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應及時記錄實驗數據,實驗結束后應及時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找出理論和實際的異同之處,分析原因,并通過實驗報告真實反映實驗過程。對專業見習實踐課程,指導教師在學生見習期間定時到現場進行檢查指導,教師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學生的見習態度和表現、出勤守紀情況、實習的主動性、見習投入和收獲等給予學生評價,要求學生在見習過程中認真做好見習記錄。要求學生撰寫專業見習總結報告,指導教師對報告中的內容、收獲和心得體會、建議等給予評價。組織學生進行專業見習答辯,答辯小組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性、完整性、表達能力以及基本概念的清晰程度等給予評價。指導教師確定評分標準,根據學生見習情況給出專業見習實踐課程得分。對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等實踐課程,學生應在課程結束后提供包括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藝流程圖、工藝計算、說明書等較完整的技術資料,檢查學生對于課程設計如單元操作(如間歇反應、連續反應、精餾系統、吸收系統、蒸發過程、干燥過程等)的掌握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首先對學生論文進行審查,提出修改意見。論文完成后,由專業負責人在學生答辯前組織交叉評審,并提出修改意見。申請優秀論文答辯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分開進行公開答辯,并聘請校外專家參與學生論文(設計)答辯,答辯結束,評選優秀論文。對獲得優秀論文(設計)學生和指導教師進行獎勵。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進行總結。建立實踐課程聽課制度、定期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或座談,對實踐教學質量定期進行評估。定期對實踐教學進行檢查評估,了解實踐教學質量問題,了解實踐教學設施對實踐教學的支持情況等。通過抽查學生實踐報告、考試與考核試卷及學生出勤記錄等方法以檢查學生實踐的成績評定是否合理;采取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對實踐課進行隨堂抽查,了解教師及學生出勤、實踐分組、校外實踐基地狀況、教師指導等情況;定期聘請專家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評估,為進一步做好實踐教學工作,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作保證。
進行實踐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