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水利綜合論文
本文作者:趙慶樂 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建三江管理局前哨農場水務局
1.(略)
2.水量調配基本原則和要求
2.1水量調配基本原則是水權集中、統籌兼顧、分級管理、均衡收益。具體辦法是:按照作物灌溉面積、計劃灌水定額、各級渠道水的利用系數分配水量。
2.2水量調配工作的要求
2.2.1水量調配必須做到“統一領導、水權集中、專職調配”,由管理局直屬的配水站和專職配水人員負責全灌區干支渠水量調配工作。在引水時,應加強水質監測工作。在輸配水中,要抓住安全輸水并需要做到“穩、準、均、靈”。“穩”即水位、流量相對穩定;“準”即水量調配要及時準確;“均”即各單位用水均衡;“靈”是要隨時注意氣象及水源變化及時靈活調配。斗渠間的水量調配工作由基層管理單位主管或兼管的及時負責,斗渠的水量調配由斗渠的技術員負責。
2.2.2調配人員要熟悉灌區地形、行政區劃、灌排渠系布置、建筑物位置、土壤分布、渠系用水計劃、灌溉能力及其提水設備、各級渠道建筑物的正常和加大流量、流程時間、安全水位、險工段位置、水的利用率、渠道夾砂能力和有關調配的指示文件、圖表等,以便遇到特殊情況能及時、準確地采取應變措施。
2.2.3調配人員應該經常了解灌區作物需水情況、各用水單位意見以及有關水文、氣象等方面的資料。在放水期間必須日夜輪流值班,詳細填寫配水日志。如遇特殊情況,應及時上報渠系管理部門進行處理。有計劃地施測各項資料,如各級渠道水利用系數、渠系水利用系數等;做好渠道測流工作,繪制水位——流量關系曲線,并經常校對量水斷面和量水建筑物,不斷提高量水精度。要加強上下級渠段間的水情聯系,監督各站用水,定期結算水賬,發布灌區引水、用水及各項用水指標控制情況。
3.灌區測水量水的基本任務
灌區測水量水是合理調度和充分利用水資源、實施計劃用水的一項必要措施,也是按經濟規律管理灌區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灌區量水工作的基本任務有如下幾點:(1)按照灌區用水計劃和水量調配的要求,調節、控制渠道水量,準確地從水源引水,向各級渠道配水和按定額向田間供水;(2)檢查灌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指導和改進用水工作;(3)掌握水量供需狀況,合理修正、調整供水和配水方案;(4)整理觀測資料,為改正灌區管理工作,為水利規劃、設計、施工和科學研究提供和積累資料。主要資料有:年度、灌溉季度和每次灌溉引水的總水量、田間用水量、排泄和退棄水量;渠道及建筑物的輸水能力、渠道、田間水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測站水位——流量關系圖表和水工建筑物的流量系數;水源測站的水位、流量、含沙量過程線;特定地段田塊的灌溉定額;渠道輸水量、輸水時間、灌水次數、灌水量;灌溉用水的經濟指標。
4.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
4.1利用閘、涵量水
用以量水的閘、涵一般可以分為下列5種類型:(1)具有平面直立啟閉式閘門的明渠放水的單孔建筑物。按閘底不同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閘底平、閘后無跌坎,閘后底寬等于入口寬;另一種是閘后有跌坎,離閘不超過40cm,閘后門底等于或大于入口寬;(2)帶有平面直立啟閉式的矩形暗涵放水口建筑物;(3)帶有平面啟閉式閘門圓管放水口的建筑物。這類建筑物按進水口翼墻與閘門形式不同,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帶有平面直立式閘門,并有翼墻的圓管放水口;另一種是帶有平面斜立式閘門,并有翼墻的圓管放水口;另一種是帶有平面斜立式閘門,進水口與渠道邊坡平齊的圓管放水口;(4)帶有平面直立啟閉式閘門的矩形明渠多孔放水口建筑物。按其閘底及閘墩的不同可分為三種:第一種閘底平、閘后無跌坎;第二種緊接閘后有跌坎;第三種閘孔間有長條閘墩,閘底平,閘后無跌坎;(5)帶有扇形閘門、閘底平、閘門支點處無跌坎的放水建筑物。
4.2利用拱涵放水口建筑物量水
利用漿砌石料把涵洞做成拱形的拱涵放水口,其識別水流形態、選用流量系數以及查用流量表,可與矩形暗涵相同。計算和查用流量的步驟:(1)辨別水流形態;(2)根據水流形態,同矩形暗涵一樣,查有關流量表;(3)進行修正。所謂修正,就是修正洞寬,把寬度折算為相當于矩形涵的寬度,便于計算流量。當啟閘高度不超過矩形部分或水深不超過矩形部分或水深不超過矩形部分時,就不需對洞寬進行修正。
4.3利用疊梁式閘門放水
疊梁式閘門是由許多塊矩形木塊或鋼筋混凝土塊疊放在閘墩槽內,拼成疊梁或閘門板。在保證上游水深的情況下,根據下泄流量大小,減少或增加疊梁塊數,以作調節。疊梁閘板最上面一根疊梁應制成銳緣形狀;疊梁之間,疊梁與門槽之間,應緊密吻合,以防止或盡量減少漏水,提高量水精度。
4.4利用跌水量水
跌水是連接高、低渠道使水流產生自由跌落、集中降低高程的建筑物,一般陡坡上口也屬于這一類型。跌水大都用塊石或混凝土修建。跌水口常見有矩形和梯形兩種。利用渠道上的跌水量水,應將水尺安設在建筑物上游3-4倍渠道正常水深處,水尺零點與跌水口底坎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