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數學文化論文
作者:藍梅 王岳 單位:南職業學院基礎部
1數學文化的內涵
中國最早“文化”一詞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用文化來對譯英文中的“culture”一詞,始于日本學者,含耕種、養殖、馴化內涵之義,將文化視為一定的生活方式。英國著名文化學者雷蒙•威廉斯將文化的定義從藝術實踐擴大到人類日常生活方式,給當代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美國文化學者詹姆斯•凱瑞借鑒了威廉斯關于文化的這一定義,并把威廉斯關于文化的指涉范圍進一步擴大,在他看來,文化是人類實踐的全部。從這個意義上,任何科學都屬于文化的范疇:數學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數學是人類文化的表達。數學似乎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西方對數學的研究很早,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已經把數的物質屬性推演到了非物質的屬性,他們認為:數是萬物的基礎;愛情、友誼、正義等也是建立在數之上的。
到了笛卡爾,更是把數學看作是哲學的典范,一生致力于追求“數學所特有的那種確定性”,在他看來,不僅物理世界、人類所有的知識都遵循數學的邏輯。2000年世界數學年發表里約熱內盧宣言稱:數學是理解世界的一把主要鑰匙。一般認為,數學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數學文化,其范疇是指以數學科學體系為核心,以數學的思想、精神、知識、方法、技術、理論等輻射的相關文化領域為有機組成部分的一個具有強大精神與物質功能的動態系統。而從狹義上說,數學文化即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及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作為一個現代人,人人都應接受數學教育。數學教育必須擔起傳播數學文化的責任,要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中蘊涵的數學文化,真正認識數學文化的涵義和價值,從而提高文化素質,創造出更有內涵、更有意義的人類文化。數學文化不僅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精神、思想和創造力,比數學本身更有價值,更加具有寶貴的內容。數學文化的價值主要是指數學對人們精神、思想和創造力所做出的貢獻,能使人類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培養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使人類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得到進步,并提高審美水平和文化素養。因此,數學教育的任務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重點應放在數學文化育人方面。數學教師不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者,而且還應該是數學文化的傳播者。
2成人數學教育的特點
“終身教育”是當今世界廣為流行的教育理念。1970年,法國的保爾朗格朗出版《終身教育引論》一書,提出“終身教育”(針對學校教育)和“學習社會”(針對學歷社會)的概念。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完成了《學會生存》的報告,建議“將終身教育作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今后若干年內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導思想。雖然朗格朗本人并不同意把成人教育等同于終身教育,但在我們看來,目前我國方興未艾的成人教育無疑為實現“終身教育”的目標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成人教育與普通全日制學校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具體來說,成人學生的特點是:1)成人教育的生源來自不同工作崗位,學習經歷不同,文化素質不同,個人生活經歷不同,學習的目的和態度也不同。同時由于要兼顧工作、學習、家庭,用于學習的時間不多,出勤率較低。2)成人學生的學習具有實用性、目的性強的特點,大多是抱著學以致用的態度來學習的:有的想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提高學歷,向更高層次發展;有的感到自己的知識不足以適應現在的工作,想通過學習相應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正是基于這一點,他們對新知識、新技術、新觀點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
3數學文化在成人數學教育中的作用
成人學生的這些個體差異、基礎的參差不齊,加大了我們的教學難度。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個體的差異、揚長避短針,針對成人學員的特點進行教學。由于成人都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對文化價值理解具有一定的基礎,對數學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就更加容易。因此,我們要把數學文化融入到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形成數學知識和數學文化的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局面。具體而言,數學文化在成人數學教育中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數學是一門語言精確、抽象性、邏輯性極強的學科,也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作者也發現,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對數學課感到枯燥,進而產生厭學情緒。如果只滿足于教學教材的內容,只講授高度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讓學生做題解題,的卻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另辟蹊徑。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有其漫長悠久的數學史,著名數學家感人的故事,輝煌的古代數學題,數學與人文、社會以及哲學的關系等,這些都為拓展教師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了素材。把數學文化嵌入到教學的過程當中,就能把抽象理論和具體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極大地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創造力激發出來。
其次,有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方面,作為人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凝聚并積淀了一代代人的創造和智慧的結晶。另一方面,某一時代的文化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與這個時代的數學活動密切相關,這種關系在新世紀尤為突出。因此對成年人進行數學文化教育,不僅有利于數學的普及與發展,也有利于推動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數學思想方法是對數學知識、方法規律的一種本質認識。它有多姿多彩的數學方法,深邃的數學思想,簡約抽象的數學美,在教材中,有更多的內容蘊含著數學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是學生后繼的數學或其他學科課程所必須具備的。教師有理由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一切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感覺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正如加里寧所言,數學可以使人的思想“紀律化”,教會人們合理、敏捷、正確地思維,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
第三,有利于實現終身教育目的。進入新世紀,知識更新更加迅速,人們吸收新知識、接受再教育的渴望更加迫切。開展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實現人的終身教育,其作用是擴大受教育者范圍,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素質,讓人們在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中自我完善。這也正是成人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正如查爾斯赫梅爾所言:“終身教育是唯一能適應現代人、適應生活在轉變中的世界上和生活中的人的教育。”正由于數學的廣泛性、通識性、應用性的功能特點使數學文化教育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各個階層、各個群體及個人的學習需求。成人數學文化教育在成人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終身教育不可缺失的基礎部分。在教學中,我們應采用“因需施教”的原則,立足于更新知識、提高素質,提高能力,提高專業水平和職能,致力于解決人們工作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最新的知識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傳授給大家,以達到個體適應社會、發展“終身教育”、建設“學習社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