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分類論文
作者:呂靜 陳嘯 單位: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合肥學院
自19世紀開始,隨著單科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的出現,高等教育職能有所拓展,內涵發生了深刻變化,高等學校的結構體系中不再只有大學一種組織形式,高等教育分類發展成為必然.由于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管理體制、經濟基礎、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因此高等教育分類也是千差萬別的.
1歐洲高等教育分類
1.1法國
1.1.1法國高等教育分類的歷史法國最早的高等學校———巴黎大學始建于1253年,此后,高等教育經過漫長的發展.截至目前,法國已建成擁有400多所高等院校、結構比較復雜且類型獨特的高等學校系統.法國的大學始建于中世紀,先后創立了以巴黎大學為代表的一批高等學校.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普遍帶有行會色彩,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封閉性.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帶給高等教育兩項變革.第一項變革是法國大學校的誕生.法國大革命爆發不久,為了培養教育、經濟和工程等社會實用人才,國民公會創辦了巴黎理工學校、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等一批新型大學,當時統稱為大學校(GrandeEcolé).大學校著眼于為國家培養急需的高級官員、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科技人才,具有明顯的國家主義特征.但它又獨立于大學之外并且與大學并存,位于當時法國高等教育系統的頂端.第二項變革是帝國大學的建立.1793年,法國國民公會頒布法令取消大學,1806年拿破侖頒布了《帝國大學令》,1808年正式成立“帝國大學”.這也是法國所獨有的高等教育機構.它實際上并不直接承擔教學和科研任務,而是負責對全國文、理、法、醫、神五類學院的管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相當于現在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失利后,有人認為是德國大學使得德國贏得戰爭,于是在1896年,法國頒布法律又重新恢復了大學的合法地位.二戰后,大批適齡青年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為順應時發表展,20世紀60年代,法國在不到十年時間就創建了20多所大學,并創立了二年制技術專科大學這種新的高等學校類型,于是法國便形成了傳統大學、大學校和新型高等學校并駕齊驅的高等教育格局.
1.1.2法國高等教育分類的現狀法國沒有專門的高等教育分類機構,而是通過立法規范高等學校設置,促進高等教育有序發展.按照培養目標的不同,法國的高等學校具有以下類型.(1)綜合大學.法國的綜合大學大都是在中世紀古典大學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少量的是由帝國大學發展起來的.綜合大學大都是公立大學,辦學規模一般都很大,強調自主辦學,實施通識教育,教學上淡化專業,培養人才目標是科學家和教師.綜合大學重視基礎學科,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研究創新能力.(2)大學校(或稱為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專業學院).法國的大學校代表著法國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大學校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大學校的培養目標是高級專門人才,要求畢業生既具有扎實的理論水平、高深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3)短期高等技術學校.學制一般為2年,主要設置技術性的專業,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深學生與社會的聯系.這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中、高級技術人員,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社會就業,也可以轉入其他大學的相關專業繼續深造.[1]
1.1.3法國高等教育分類的特點法國的三類高等學校形成一個完整的高等教育系統,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在這種清晰的分類體系中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社會培養了不同類型、不同規格的人才.由此可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是法國高等學校分類的依據,而且不同需求所反映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還要求不同類型的高等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2]
1.2英國
1.2.1英國高等教育分類的歷史英國高等教育歷史悠久.創辦于12世紀中葉和13世紀初的牛津、劍橋大學距今已有八百年左右的歷史.到了19世紀,英國高等教育體系有了新的變化,先是1836年由英王學院和大學學院合并而成的倫敦大學的建立,其次是與中世紀大學傳統有較大區別的城市大學的興起.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高等教育經歷了許多重要變化.主要有1963年著名的《羅賓斯報告》的發表,1964年全國學位授予委員會的成立,1965年雙重制的形成,60年代誕生了10所新大學,同一期間10所高級技術學院升格為完全的正規大學,1969年誕生了頗有革新意義的開放大學,等等.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是其調整時期.盡管在這一時期由于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因素,英國高等教育并未像60年代那樣繼續大踏步發展,有時甚至出現了“停滯狀態”、但統觀這一時期,自有它的亮色,其一是開放大學的創建;其二是多科技術學院的發展.進入90年代,順應時發表展的潮流,保守的英國政府還是做出了積極的舉動,最突出的是多科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和取消二元制.[3]
1.2.2英國高等教育分類的現狀根據英國各大學的歷史發展、培養對象、服務功能、組織機構和學科特點,有學者將英國的高等學校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古典大學.指牛津和劍橋大學.它們誕生于中世紀,歷史悠久、久負盛名,是培養社會精英和科學家的搖籃,以至被視為英國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頂尖.(2)近代大學.19世紀初,伴隨工業發展,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古典大學所強調的培養紳士、重視純學術的傳統已經不能符合社會需要,近代大學應運而生.倫敦大學和達勒姆大學是典型代表.目前倫敦大學已經成為英國規模最大的大學.(3)城市大學.這類大學成立于19世紀下半葉,主要設在利物浦、曼徹斯特等重要的工業城市,與當時的工業發展與經濟建設有密切的關系.(4)新大學.創建于20世紀60年代,多分布在小城鎮,一方面為激增的中學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入學機會;另一方面是為深化教育改革,推行通識教育.(5)原多科技術學院及由其升格的大學.這類學校主要培養工商界所需的技術和服務人才,1992年英國政府取消高等教育的雙重制,將其升格為大學.(6)高等教育學院.主要培養師范專業人才.[4]
1.2.3英國高等教育分類的特點英國以高等教育歷史沿革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給我們的啟示,即在高等學校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傳統,自然而然地形成高等教育的結構.對于高等教育分類而言,省去了人為地刻意劃分,它確實不失為一個極有特色的分類取向,特別是對那些高等教育歷史悠久、傳統得到了較好的保留、發展的階段性比較明顯的國家來說,更具有參照和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