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旅游觀光論文
本文作者:張燕青 林魁 魏云華 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
龍臺山農業觀光園位于福州市閩侯縣荊溪鎮,從地理區位看,距福州市區約30km,臨近國道主干線,交通便利。園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條件好,旅游季節長。規劃中的龍臺山農業觀光園占地面積約為73.33hm2,園區為典型南方丘陵山地溝谷相間型地貌,土層深厚,土質優良;周邊山林地為大面積次生針闊混交林,終年常綠,林分郁蔽,林相優美,是園區外圍的綠色屏障;園區周邊無污染,空氣質量良好,負氧離子濃郁;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以上。
1龍臺山農業觀光園性質及發展目標
龍臺山農業觀光休閑園區是以水果和其他農產品采摘、認養為主,兼有農業文化宣傳、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推廣、生態和科普教育、自然風景觀賞的農業生態觀光休閑園區。該園區的主題是“低碳綠色生態果園、科教展示、健身休閑”。以“四時果香滿山綠,生態健康農家樂”作為園區吸引游客前來旅游的主題口號。力爭將園區總體建設成為農業生態系統循環良好、低碳經濟、符合良好農業規范要求的綠色農產品生產示范園;自然景觀優美,生態多樣,充滿野趣和農村風味的旅游觀賞園;開發系列運動、健身、休閑活動、建設帶動健康生活的城郊度假園。
2龍臺山農業觀光園分區結構和景觀布局
2.12個功能區
2.1.1綜合服務區。位于園區主入口處。整個園區包括旅游服務及管理的中心,餐飲和靜態休閑娛樂活動的集中區域。主要景觀與活動區有湖濱餐廳、廊橋、綠柳釣臺、趣味燒烤等。整個園區旅游服務及管理的中心,也是景區的第1個名片,應精心營造景觀環境,適度地進行地形平整和微地形營造。集中布置景區大門、生態停車場、餐廳、綠柳釣臺、景區總導游牌、綜合服務中心(包括金融商務服務設施、衛生間、醫療緊急救援、治安、導游、通訊服務點)和咖啡廳茶室、卡拉OK棋牌等娛樂室靜態休閑娛樂活動等。道路由園區外通過大門經停車場、餐廳、服務中心,分別連接到農產品精致加工區、果樹采摘區、品種公園區和農家別墅區。
2.1.2農家別墅區。位于園區中部綜合服務區的南面。包括園區住宿和會議服務區。以充滿自然野趣的園林景觀和地方特色外觀的農家院落為觀賞點。主要景觀與活動區有葡萄長廊(紫藤花廊)、香茗亭等。作為主要的住宿區,應體現出園區的風格和特點,以小組團的農家院落為主要構成形式,建筑外觀為土木結構1~2層鄉村民居形式。應用各類果樹、蔬菜結合景觀植物,營建充滿自然野趣又不失精細的園林景觀。建設葡萄長廊(紫藤花廊)、香茗亭等公共活動空間。
2.22個生產區
2.2.1良種園區。位于園區北部的飛地山頭上,是園區新、優品種的繁殖推廣生產基地,并為園區提供無公害綠色農產品,以滿足園區消費和旅游銷售。主要景觀及活動區有現代農業模式展覽區等。主要功能是生產無公害綠色農產品。該區以成片的山地梯田為主要景觀,建設生態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立體農業等現代農業展示園(棚)作為觀賞和科教游玩的景點,與品種公園區的科教中心相配合,完成園區主要的科普教育功能。
2.2.2旅游產品精致加工區。位于園區西南部的小山頭上。該區逐漸發展農產品的層級加工,主要景觀及活動區有觀賞車間。主要功能是逐步建設一個對園區生產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進行不同深度加工的工廠,將普通農產品轉化為旅游產品,依托產品配合整個園區進行一系列的旅游活動,豐富園區活動。主要觀賞點為對加工工序的參觀和參與體驗活動,同時提供產品展示和銷售區域。
2.34個觀光休閑景區
2.3.1果蔬采摘區。位于園區西南部山地上。以山地果園為主要觀賞點,采摘活動為主要休閑活動方式。主要景觀有百畝果園、好漢梯、臨江亭等。主要果蔬采摘活動開展區域,觀賞點為山地果園,各類柑橘品種豐富齊全,進一步引進果園生態牧草,適當添加景觀元素,以增強美感。建設自助采摘服務中心,提供小培訓和科普教育,同時展示宣傳園區的無公害或良好農業生產過程,進一步提高知名度。
2.3.2品種公園區。位于整個園區中部,綜合服務區東面,地勢較為平整。主要景觀為茶花園(曼陀羅山莊)、柑橘園、櫻花園、青蔬百草園4個門類的品種園區。通過城市公園和自然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拓展園區的公共活動中心,4個專類品種園的建設提高整個園區景觀美感度。在4個專類園區中穿插建設科教中心、兒童公園、歌舞表演場等強化該區的功能,使得公共空間得以更好的利用。主要活動區有科教中心、兒童公園、歌舞表演場等。
2.3.3尊貴認養園區。位于整個園區的中南部。主要休閑活動有認養、農作物栽培種植,可使游客體會勞動快樂,分享勞動成果。為少部分持續性強的長期客戶所開發的開展認養、農作物栽培種植,體會勞動快樂,分享勞動成果的休閑活動區域。配以優雅的景觀氛圍和貼心的服務,增強客戶的認同感,培養中長期客戶群體。
2.3.4山林趣味健身區。位于園區東北部延伸的山坡上。主要觀賞點為山林景觀,主要活動區有山林漫步道、山地健身活動區等。主要圍繞山林題材,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閑體育活動。針對不同年齡層游客群體,開發山林漫步道、山地健身活動,滑草、山地自行車等分類活動區域。同時對林地適當改造,增加景觀樹種,豐富整個園區的觀景層次,也為園區生態格局的安全提供保障。
3景觀布局
園區有著獨特的以果園景觀為代表的農業景觀系統,又有山林景觀和公園景觀互為襯托,更有豐富多樣的休閑娛樂活動與體育健康運動,推介綠色健康農產品和生活態度。各類景觀和休閑活動區域圍繞綜合服務中心區域發散型展開,于濃濃鄉野氣息中帶有絲絲文化底蘊。有著獨有的魅力和吸引力。8大分區中,果蔬采摘區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綜合服務區小具規模,山林趣味健身區具有良好的景觀本底。而品種公園區、農家別墅區和尊貴認養區亟待建設,輔以旅游產品精致加工區和良種園區的配套服務。全面建設后使游客通過眼觀、手動、腦思、身享,全面體驗農業休閑觀光活動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