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學科教育
本文作者:張嵐 單位:天津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中國進入WTO,不僅需要外語人才的單位越來越多,而且對英語的聽說譯能力的需要也越來越高,目前有相當多的高職畢業生達不到要求,反映出高職英語教學還存在著不少弊病。為了全面了解高職英語的教學現狀,總結經驗,更好地發揮高職教育資源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完善高職英語教學機制,我們開展了本次高職英語學科教育現狀的調研,現將情況進行總結。
一、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通過對包括我院在內的天津市七所高職院校的調查,我們發現,我市高職英語學科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學生的基本素質有待加強
高職生來自于普高生或相當于高中畢業的三校生,其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差異明顯,通過我校2008級新生入校摸底考試成績表(隨意選取三個班為例),這一點就一目了然,這給我們的英語教學必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2.教學班人數超編現象嚴重
從1999年起逐步擴大招生規模,高職英語師資十分短缺,教學班學生人數過多。據調查,一個教學班的人數最少也有40人,最多的達到上百人。在這樣大的班級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學管理也成了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
3.師資力量亟待增強
據調查,雖然職業院校加大了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但仍存在英語教師相對缺乏,外聘兼職教師比例增加的情況。此外,教師的進修學習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們整天受制于教學第一線,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自學,沒有精力去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研究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所需的技能,另外,由于經費問題,教師進修和培訓機會偏少,阻礙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進程。
4.課時的局限性
一周4學時的課堂內教學,教師做到聽、說、讀、寫面面俱到,學生的英語輸入量偏小,應用英語的機會少,聽說能力得不到平衡發展。
5.教學的方式方法單調
首先,突出表現在英語課堂大都是教師的“一言堂”,忽視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和學生實用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厭其煩地講解詞匯、搭配、句型及各種語法知識,甚至還大講答題技巧,連貫的英語表達非常缺乏,而學生們卻成了教師“忠實的聽眾”,參與課堂活動的權利和機會被剝奪,渴望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喪失了,運用的機會少了,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6.學校教學模式單一
高職英語學科教育缺乏足夠的分類指導,不能滿足社會經濟和科技文化發展對不同種類人才的需求。在教學內容、教學安排、教學要求和教學評估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刀切”現象,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受到壓制,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了挫傷。
7.硬件設施普遍不完善
合理利用和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及時發現和解決其不利因素是當今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調查顯示,大多數學校硬件設施建設還很不完善,缺口很大,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
8.教材編寫體系需要創新
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勵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目前,針對高職高專的英語教材有十幾種之多,這當中有些教材的詞匯、課文、課后習題、講解的語法點、寫作內容以及翻譯的各個方面都需要改進。例如,書中出現的詞匯與中學詞匯有許多是重復的,且超綱詞匯太多,有些課文過于容易,而有些課文過于晦澀,且大多數不是英美作家寫的,無論從可讀性、藝術性、思想性,還是美學角度看質量都比較差。另外,現在的專業英語教材內容多是行業方面的文章,與行業相關的科普讀物,有的甚至是原版的學術論文,與職業技能培養聯系不大或根本沒有聯系。內容單調陳舊,而且有些文章偏難,教師覺得無味,學生沒有興趣。有些專業英語課程甚至沒有教材或使用本科教材。
9.英語第二課堂活動開展不利
第二課堂,是指學校在課堂教學任務以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它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綜合性,興趣性,自主性等特點。第二課堂是整個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對英語這門實踐為主的學科,第二課堂顯得尤其重要。而有些高職院校對英語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只重視抓課堂內教學,而認為第二課堂可有可無。
10.專業英語教學不盡如人意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職業英語能力已成為許多行業對新職業人的必備要求,通過到用人單位的調查,我們了解到,具有較高職業英語能力的高職生是受各行各業歡迎和需要的特色人才。然而,承擔職業英語能力培養的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嚴重滯后,令人擔憂,成為困擾高職人才培養和英語教學改革的熱點和難點。高職專業英語是一門職業技能課,專業英語課教學基本上是由普通英語老師來擔任,缺乏教學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大多數高職畢業生既達不到本科的英語水平,又沒有掌握工作中必要的英語知識和能力,因此,他們在就業市場中處于劣勢和被動地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11.須進一步完善考試與評估制度
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考試和評估手段還很單一,主要是教師出卷考試和大學英語考試兩類,這顯然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無疑,高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對高職英語學科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大英四六級考試也是如此。但是,我們不贊成英語教學一味地被考試牽著鼻子走,要避免引導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教師為考試而教學,從而與《高職高專教育英浯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產生偏差。通過調研,我們迫切地感覺到有必要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對目前高職英語學科教育進行改善,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提高高職英語學科教育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更好地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服務。
二、高職英語學科教育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1.更新英語教學理念
高職要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實用能力與水平,最重要的任務是轉變觀念、轉變思想,從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重點轉變到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上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我們必須把聽力和交流放在英語教學的重要位置,并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此思想為指導,修改我們的教學大綱、英語教材、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從語言的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來看,聽說的使用率遠遠高于讀寫。比起聽、說,寫、讀(通常是默讀而不是朗讀)給予大腦的語言刺激最弱,學習效果最差;單純通過閱讀學語言,所獲得的語言知識是被動的,很容易遺忘。因此,今后高職英語學科教育必須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聽、說實用能力上來。
请填写信息,出书/专利/国内外/中英文/全学科期刊推荐与发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