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計算機病毒治理論文
本文作者:程浩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第三高級中學金鑾校區
隨著Internet技術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網絡應用也隨之逐漸擴大,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離不開網絡,從BBS到微博,從新聞站點到網購,人們不再滿足于簡單地從網絡上獲取信息,由溝通到交易,由簡單到復雜,網絡安全成為大家日益關注的話題。正是由于網絡使用的逐漸普及,給計算機病毒提供了發展和傳播的理想空間,使之由早期在小規模計算機平臺之間流傳演變成危害整個社會的“瘟疫”,有些病毒更是令人談之色變。因此,針對各種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和計算機平臺的病毒解決方案也隨之出現。本文將簡單論述計算機病毒的含義、特征、類型和網絡安全維護的技巧。
一、計算機病毒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這樣定義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所以,早期的“蠕蟲病毒”,風行世界針對ms系統的“沖擊波病毒”,在中國大量流行的“熊貓燒香”,以及針對各種網絡游戲交易平臺的木馬病毒、黑客程序等,均可稱為計算機病毒。
二、計算機病毒的特征
普通中學在日常教學中越來越多地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的力量。然而,由于部分學科教師缺乏一定的預防計算機病毒的知識和簡單技巧,使得計算機病毒在中學信息技術應用中成為一座危險的壁壘,時常阻礙正常的教學教研活動。下面簡單描述一下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征。計算機病毒是一段特殊的程序,除了與其他程序一樣可以儲存和運行以外,計算機病毒還有感染性、潛伏性、可觸發性、破壞性、衍生性等特征。(1)感染性:計算機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壞性,更令人色變的是,它還具有極強的感染性。網段之中的一臺計算機中了病毒,可能傳播到整個網段的計算機。赫赫有名的“沖擊波病毒”就曾感染了全球大多數的計算機,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2)隱蔽性: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有的可以通過一些病毒防護軟件偵查出,而有的病毒則隱藏在計算機眾多的普通文件中,極難查出,如果沒有專殺工具,必須通過檢索注冊表文件或檢索系統文件來偵查,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非常困難。(3)潛伏性和觸發性:一些計算機病毒就像定時炸彈,如一種叫做“黑色星期五”的病毒;而另外一些計算機病毒則像裝置好的陷阱,用戶一旦進行某種操作,即觸發了該病毒,它對系統進行破壞。(4)衍生性和破壞性:一些計算機病毒的制造者并不滿足于僅僅制造出病毒,當其編制的計算機病毒被破解時,往往會研究出該病毒的下一代。而其他的病毒制造者往往也會根據一些著名的病毒特點研究出新的病毒,這種衍生的新病毒不僅擁有上一代病毒的特點,還更加難以破解和防護,其破壞性也比第一代病毒更大。
三、計算機病毒的種類
計算機病毒的種類很多,不同的范疇有不同的定義,下面從病毒感染發作的途徑介紹一下計算機病毒的種類:(1)引導區病毒:這種病毒一般隱藏在磁盤內,在系統文件啟動以前就已經感染內存,這樣一來,在所有的程序啟動之前,病毒就已經控制了DOS的主要功能,進而進行傳播和破壞。(2)文件型病毒:又稱寄生病毒,通常感染可執行文件(后綴名為.exe),有時也會感染其他類型文件,比如DLL,SCR等。一旦用戶運行被感染的文件,計算機病毒就會發作。(3)宏病毒:主要攻擊數據文件。(4)特洛伊木馬:這種病毒主要用于黑客工具去竊取用戶的賬號密碼或破壞硬盤內的文件和數據。
四、中學校園中的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有著高爆發、傳播廣、速度快的特點,而且計算機病毒的種類繁多,爆發的方式也很多,給計算機病毒預防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但是在中學環境下,計算機病毒有著自己的特點,只要我們有的放矢,還是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問題的。
1.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和媒介
在現實社會中,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實體學習社區,有自己的社會學特點和定義;而在網絡中,也可以把學校作為一個虛擬的學習社區,該社區中的教研教學活動受到虛擬社區的限制,從而也影響到了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以筆者近幾年的觀察所得,在學校流傳的計算機病毒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傳播:(1)在和其他教師的交流中,由其他教師的課件所傳播。(2)參與其他學校的教研活動時,自帶移動存儲工具受到感染。(3)在制作課件時,由網絡上下載的課件或者其他類型軟件感染。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和途徑為:U盤類的移動存儲工具、網絡下載。
2.中學教學中常見的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在學校中傳播的計算機病毒并不是很高深的病毒,往往是一些簡單但是易感染的病毒,如常見的U盤病毒,1kb文件夾病毒,exe文件病毒,這些病毒并不會造成計算機的徹底癱瘓,但是會修改計算機的圖標,影響計算機的正常操作,而一些針對Office的病毒則會影響教學課件和學件(主要是PPT)的播放。這些病毒易傳播,主要通過教師的U盤在各班的電腦間互相感染,往往這個班的計算機整理好了,馬上又在另外幾個班發作,處理起來比較麻煩,需要專殺工具或者特殊的殺毒技巧,否則只能重裝系統,因為一些大型的殺毒軟件也不能做到完美預防。
3.教師群體缺乏處理計算機病毒的知識和技巧
雖然一直在加強教師隊伍的信息化建設,很多教師也在廣泛地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日常教學中。但是對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護知識,很多教師還是諱莫如深,認為這些都是高深的計算機知識,是某些“高手”才能掌握并應用的,甚至對計算機病毒談之色變。這些未知和疑惑,使得普通教師面對計算機病毒時常常束手無策,一些本可以輕松解決的簡單問題往往越積越多,于是前來找信息技術教師幫忙。這在無形中加大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壓力。其實在面對一些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時,只要掌握了相關知識,就可以做到預防在前;即使受到感染,也可以做到很好的處理。計算機病毒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而其相關知識和防護技巧也沒有那么深奧。一旦熟練掌握了,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所引發的問題。
五、計算機病毒的防護和網絡安全的技巧
作為一名網絡管理人員,我們始終堅信,預防才是最好的手段。
1.針對病毒傳播的主要媒介—U盤,需要在學校中建立最廣泛的OA系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