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物理論文
作者:吳琴 單位:廣東醫學院
醫學物理是高等醫學院校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課,在給學生提供系統的物理學知識的基礎上,重視反映現代化物理科學新成就,注重適當聯系生物醫學實際。為了培養適應新時期新時發表展需要的高素質、能力強、知識結構合理的創新型醫學人才,必須對基礎物理教學重新定位和思考,改革物理教學勢在必行。無論是從培養高層次的雙語人才出發,還是從提高國民的多元文化理解與跨文化意識入手,雙語教學正成為我國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1雙語教學的基本內涵
所謂雙語教學,根據英國著名的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朗文應用語言學詞典》所給的定義是: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全部非語言學科的教學,其實際內涵因國家、地區不同而存在差異。如在加拿大,雙語教學一般指在英語地區用法語授課的教學形式。在美國,雙語教學一般指用西班牙語進行的學科教學。在澳大利亞,雙語教學是指用非母語(英語)進行的部分學科教學。雙語教學目前國外主要有三種基本模式“:浸身目標語模式”、“雙語過渡模式”、“維持母語模式”。在我國現階段的高等教育中,雙語教學是用英語和漢語作為課堂用語進行基礎或專業課程的教學。這樣,雙語教學既是課程教學,完成課程教學的內容,達到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并形成專業工作能力的目的,又是外語課之外另一渠道的外語學習,逐漸培養學生用外語思考和解決專業問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使他們將來成為能用漢語和外語兩種語言進行工作的雙語人打下初步基礎,使學生在21世紀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2醫學物理雙語教學的意義
雙語教學有利于創新型教師的培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本身的素質至關重要。作為教師,首先,教師要全面、深刻地認識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作為新生事物的雙語教學,雖然在一些高校中已試行多年,但還有很多教師對雙語教學的實質認識不足。因此,許多教師在實施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列舉一些專業英語單詞,或將一些標題用英文列出。事實上,外語既是一種語言交際工具,也是一種信息(知識、觀念、思維方式、歷史、文化等)的重要載體。其次,物理學所提供的技術和方法不僅已日益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及臨床醫療實踐之中,而且不斷更新。例如,在醫學診斷方面,從光學顯微鏡、X線透視和照片發展到電子顯微鏡、計算機X射線斷層攝影術和磁共振成像技術。
雙語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承擔雙語教學的教師在雙語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把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造思維習慣和創造技能貫徹在始終。比如,在課前用英文提問,啟發學生回憶上節課的重點內容,這樣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所授知識的印象;課中用英文講出本次課的內容,適當地置疑提問,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啟發思維;課后再以設問的形式對本節課的內容歸納小結,并給出一些閱讀資料供學生課后分析思考,鞏固新知識。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3醫學物理雙語教學的課程設計
3.1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醫學本科醫學物理的雙語教學中,確定的雙語教學目標是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形式,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用外語思考,用外語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培養新世紀高素質復合型醫學人才打下基礎。
3.2教材的選用
雙語教學非常強調教學資源的保障,外文原版教材是雙語教學的一個必要條件,它可以使教師和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伴隨著物理學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出版了大批優秀的物理教材,作者建議進行醫學物理雙語教學可以引進原版教材。同時,也可根據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的特點以及各校學生的差異自行編寫英文教材。由于物理專業詞匯在課文中以極高的重復率出現,學生完全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記憶,這樣不僅能夠擴充學生專業英語的詞匯量,而且達到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物理思維的能力。
3.3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使用雙語多媒體課件,概念性的內容宜采用中英文對照,而其他講解則可根據學生的英文水平配以適當的英文注解。在課件的制作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在重點突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各種信息符號、圖表、圖畫、動畫、聲音,注重flash、matlab等軟件與powerpoint的結合使用。采用英文朗讀技術與電子幻燈片的結合,實現在雙語教學中適當地使用電腦英文朗讀這一功能。這樣便可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理論知識的興趣。(2)突出醫學特點。注意教學內容的延伸,在適當的地方開個“窗口”,介紹一些近代物理知識及其與醫學相關的物理學成就,向學生展示一副副栩栩如生的畫卷,使學生看到物理學所提供的新方法、新技術為現代醫學診斷和治療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這就要求醫學物理教師主動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既要有充分的物理學知識,又要有解剖學、病理學、生理學等方面的醫學知識。
3.4改革教學方法
教師在授課時,可先分析物理理論知識,再提出一些物理原理在臨床醫學中應用的實例,啟發學生主動、積極思考問題,組織他們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成為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愿望。例如,在“流體的運動”這一章中可用英文列出醫院對大量失血的患者補充循環血量采取的四種輸血術式:靜脈穿刺、靜脈切開置管、中心靜脈插管和經動脈輸血,組織學生根據流體運動的規律和人體血液循環的狀況來評價各種輸血術式的利弊及適用條件。這種與臨床問題直接聯系的討論完全不同于過去純物理問題的討論,可頓時引起學生的興趣。“雙語”教學是個新的教學理念,也是非常棘手的問題。由于物理學科雙語教學剛剛起步,而醫學物理的雙語教學探索更少,有許多方面還有待于在雙語教學的實踐中進行探討、論證和完善。本文作者對以上幾個方面的闡述,目的在于引起同行們的重視,看到醫學物理雙語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和對教師必須掌握外語和醫學知識的客觀要求,扎扎實實打好這幾方面的基礎,以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這一時代對我們教師提出的更高的新的素質要求,讓我們為發展醫學物理雙語教學共同努力,開創物理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