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精神文化論文
作者:吳新穎 于斌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大學是傳承、研究、創造、發展文化的學術殿堂,大學文化是其生存、發展的靈魂與內在動力。大學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學文化的內核,它是建立在大學共性基礎上,隨著一所大學發展而積淀形成,為師生員工所認同,有別于其他社會群體的一種團體意識和精神氛圍。精神文化的“獨特性和不易模仿性”[1]彰顯著一所大學的個性,反映出一所大學的品位。而我們提出“型塑”概念,因為“型塑”和“構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學一對關系范疇,型塑意指教育主體發揮外因作用,構建則意味著對象主體(或稱能動主體)在發揮著內因作用[2]。大學精神文化型塑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闡述就是教育主體通過發揮大學精神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以更好地幫助受教育者實現思想理念自我構建的一種教育方式。大學精神文化的型塑不僅是加強和改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大學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校訓、校徽、學風、校史是大學精神文化重要構成元素,本文就以其為例重點探析大學精神文化型塑的具體途徑。
一深化大學校訓內涵,敦勵學生良好品行
校訓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學校為了進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選擇若干符合本校辦學宗旨的醒目詞語,作為學校全體人員的奮斗目標。”[3]南京大學蔣樹聲教授認為,“校訓是學校制定的對全校師生具有指導意義行為準則,是對學校辦學傳統和辦學目的的高度括。”[4]總體說來,校訓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學價值理念,其無形的吸引力、凝聚力,如春風化雨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例如,清華大學的校訓為“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它敦勵廣大師生如同浩瀚天宇那樣剛健有力、運行不止,像廣袤大地那樣厚實而能承載萬物去提升和豐富自己。諸如此類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啟人心智、教人向善的校訓,造就和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愛國為民、正直有為、獻身事業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等棟梁之才為復興中華為努力奮斗。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當前一些大學的校訓普遍存在著“重復多、特色少、視野窄、起點低”的問題,很多校訓不能代表所在學校的辦學特色和治學態度。為此,校訓的制定應該繼承學校精神傳統,凸顯學校特色以深化大學校訓內涵,起到敦勵學生良好品行的隱性德育作用。
一是校訓應繼承學校精神傳統。精神傳統是一所大學的精神家園和文化命脈,為校園文化發展的提供強勁的動力。大學在制定校訓時應注意提煉自身的優秀精神傳統。例如,中國人民大學的校訓為“實事求是”。它可追溯到1937年成立的陜北公學。當時是由中共中央直接領導創辦,旨在滿足戰爭需要,培養革命干部的一所學校。“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開展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出發點。毛主席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對“實事求是”做了精辟的論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5]從陜北公學到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華北大學再到現今的中國人民大學,“實事求是”始終是中國人民大學不變的精神特質。中國人民大學繼承中國共產黨這一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工作作風,將“實事求是”立為學校的校訓既彰顯了學校光榮的歷史傳統,又熏陶和造就了一大批人大學子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的氣節風骨。
二是校訓應該凸顯學校特色。體現大學特色,符合學校實際的校訓更容易被學生所認可和內化。對于師范院校的校訓可以充分利用師范教育這一主題以突顯學校特色。例如,北京師范大學的校訓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即從做學問、做人兩方面對教師職業的人格形象提出了要求,極富號召性和啟發性,值得每一位有志于教師職業的學生和在教育戰線工作的教育者去踐行一生。對于醫科院校的校訓可以突顯醫學的專業特色。例如,中國醫科大學的校訓為“仁慈謹慎、博雅匯通”;首都醫科大學的校訓為“扶傷濟世、敬德修業”;大連醫科大學的校訓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僅通過校訓就可讓學生感受到自身所從事的職業的神圣性,進一步明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對于政法類院校的校訓可以突出法律專業特色,例如,中國政法大學的校訓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西南政法大學的校訓“博學篤行厚德重法”;華東政法大學的校訓為:“篤行致知,明德崇法”,這些校訓引導學生對“公正”精神的追求。軍事院校,如解放軍理工大學的校訓為:“忠誠、博識、卓越”;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的校訓為“忠誠、求是、團結、奮進”等普遍將“忠誠”寫入校訓,以此來熏陶和培養學生忠誠黨和人民軍隊事業忠誠意識。
二彰顯大學?;找馓N,升華學生思想理念
大學?;帐窃O計者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以及在辦學過程中沉淀和積累起來的文化精神,通過巧妙的構思和設計,將寓意深刻的圖象、色彩和文字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內涵的圖形。[6]大學校徽的意蘊就是大學?;罩械囊庀笏N含的意思。?;沾硪凰鶎W校的精神風貌和整體形象,形神兼備而意蘊無窮。那么如何彰顯大學校徽意蘊,以升華學生思想理念,起到潤物無聲的隱性德育效果呢?我們認為大學?;諔裏拰W校特色。同校訓一樣,?;找矐擉w現一所大學的特色,校訓是從文字的傳意來進行隱性德育,而?;找詧D文形式更直觀地展現一所學校的價值追求和學校特色。總體說來,大學?;赵O計是一種創造性勞動,需要體現學校的精神訴求,凝練學校特色,達到形中有意,表達多元的意念,簡明而又耐人尋味。這樣彰顯出的大學?;找馓N,具備充分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隱性德育價值,可以升華學生思想理念,增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三強化大學學風功能,促進學生成人成才
大學學風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學習目的、態度、方法和紀律等方面。良好的學風不僅具有導向和激勵功能,而且促進大學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強化大學學風隱性德育功能,能提高大學生自我心理調控的能力和心理活動,使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的能力,同時有利于大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促進其成人成才。[7]強化大學學風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優化師生學習交流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