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監督論文
作者:胡小華 趙榮濤 單位: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所軍隊醫院感染監控中心
作者隨中國第6批赴蘇丹維和醫療隊執行任務,在聯蘇團二戰區擔任戰區公共衛生官。期間,注意把握維和行動特點對于戰區衛生監督工作的影響,將我軍衛生監督工作經驗運用到實踐中,力求程序的公正公開和工作關系的協調,規避風險,確保了衛生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的《聯蘇團二戰區衛生監督工作計劃方案》被聯蘇團總醫務官作為范本,向聯蘇團各戰區推薦,建議參照執行。
1聯蘇團戰區衛生監督工作基本情況
(1)衛生監督的執行依據。聯蘇團針對任務區醫療衛生工作的實際,制定有較為完善的工作規定、指導原則;各出兵國部隊也根據實際需要制訂有操作指南和技術標準,由此構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支持戰區衛生監督工作的執行依據的文件體系。例如,《聯合國維和行動醫療衛生工作手冊》、《聯蘇團食品加工衛生及安全指南》、《聯蘇團食品容器及食品加工間、儲存處清潔指南》、《聯蘇團食品安全管理指南》、我軍總后衛生部組織編寫的《聯合國維和行動衛勤保障手冊》等。
(2)公共衛生官的工作關系。聯蘇團戰區衛生監督管理體系與其后勤指揮保障體系、四級醫院的梯級醫療體系既有一定的關系,又有所不同。三、四級醫院沒有編制公共衛生官崗位,僅在戰區(二級)醫院和出兵國分隊(一級)醫院設有公共衛生官崗位,并賦予所轄區域的衛生監督權。同時,衛生監督檢查的實施又與各級后勤部門的協調和日常管理機制有著直接的關系。實踐證實,任何形式的衛生監督體系和衛生監督工作都不可能完全游離于衛勤指揮系統而單獨地存在和實施。因此,在戰區衛生監督的工作關系當中,配屬在戰區(二級)醫院的戰區公共衛生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衛生監督的執行官必須處理好與被監督對象(各出兵國分隊)的關系;作為下級和被督查的對象又必須處理好與直接業務上級(南方戰區后勤官)和最高業務領導(聯蘇團維和部隊總醫務官)的關系,以及與戰區副司令和戰區后勤官的上下級關系。另外,戰區公共衛生官還要接受聯蘇團定期的裝備與能力核查。
(3)衛生監督的實施程序。在聯蘇團二戰區的衛生監督工作沿用了我軍現行衛生監督工作的基本程序,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是:①擬制計劃方案,并先后上報本戰區司令部和聯蘇團部隊衛生辦公室總醫務官批復;②與本戰區后勤官一同協調飛機、車輛、警衛人員、通訊等事項,同時將檢查內容標準及相關事項通過電子郵件事先通知各出兵國分隊;③實施現場監督檢查;④起草總結報告并上報本戰區司令部批復后,呈報聯蘇團部隊總醫務官。
(4)衛生監督的方式方法。可分為定期和不定期2種方式。各出兵國分隊(一級醫院)公共衛生官每月對本營區實施自查,由戰區公共衛生官匯總上報監督檢查結果。每3個月1次的裝備能力核查,由聯蘇團司令部組織實施,涵蓋了一部分衛生防病的內容。本文所探討的戰區衛生監督主要是指“不定期的衛生監督檢查”。此類衛生監督檢查由聯蘇團部隊醫療辦公室總醫務官根據任務區衛生防病管理工作的需要統一安排實施;各戰區公共衛生官擬制本戰區的工作計劃方案并組織實施。“不定期的衛生監督檢查”往往伴隨著某種特殊情況的發生和一些硬性的要求,成為衛生監督工作的重頭戲。衛生監督檢查的現場工作大致分為4個階段:①表明身份;②說明來意并初步了解情況;③現場查看并提取證據;④向被監督一方通報檢查結果和改進的意見,對今后衛生防病工作提出建議。衛生監督檢查的現場取證手段以詢問和查看為主,僅對某些上級有著明確要求并需要特別報告的典型現象施以攝影攝像等輔助的取證手段。影像資料編入監督工作報告。所有檢查內容和結果記錄于事先翻譯成英文的工作表格,有戰區公共衛生官和出兵國公共衛生官雙方簽字認可。
(5)衛生監督的主要內容。衛生監督主要涉及食品與飲水衛生、環境衛生、媒介防控和傳染病預防4個方面。食品衛生監督的內容以供應渠道、交接手續、包裝保存、保質期限及感官指標等為主。飲水衛生監督的內容以飲用水的處理和定期送樣檢測情況為主。環境衛生監督的內容以室內環境為主,室外環境為輔。媒介防控監督的內容以檢查藥品器械保有情況和防蚊、防蠅措施的落實情況為主。傳染病預防監督的內容以預防用藥情況為主。如瘧疾、河盲癥等疾病的預防服藥記錄。同時,戰區公共衛生官配屬在戰區二級醫院,門診病例監測等傳染病管理工作是其日常工作。
2存在的問題
(1)沒有類似我軍《軍隊衛生監督規定》的管理性文件。聯合國維和部隊戰區衛生監督工作的執行依據文件體系當中,沒有類似我軍《軍隊衛生監督規定》的文件,沒有衛生許可制度,沒有制定針對監督程序、實施辦法、處理復議及監督文書格式等規范衛生監督工作的文件。這種文件體系的不完善,在以多國維和部隊為監督對象的實際工作中,容易產生涉及程序公正的誤解和矛盾,形成公共衛生官業務工作當中潛在的風險。
(2)現場衛生監督執行難。國際維和是作戰行動,部隊處于作戰狀態,營房為臨時性設施,部署地域環境條件差,社會動亂,經濟落后;加之蘇丹任務區地處內陸,遠離港口及重要交通樞紐,陸路交通往往因地雷、暴雨等原因中斷,造成后勤物資保障和生活設施修繕困難,增加了現場工作下達整改意見的難度,也給發現問題后的整改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3)容易忽視交接工作。首先,即將回國的一方容易忽視交接工作;有的甚至沒有等待接班人員到崗就先期回國,將自己的工作委托給他人進行工作交接。其次,維和任務的階段性、臨時性容易造成不求長遠,只保眼前的心態,這種心態越接近任務期結束越明顯。另外,計劃外的任務期的延長對衛生監督工作的負面影響也很突出,可導致檢測和保障所用耗材等物資無法及時補充。
(4)不同文化背景的負面影響。聯合國維和部隊基本沿襲了北約部隊作戰條件下的后勤保障的標準和理念,主要表現在衛生監督執行標準的制定上。如,與我軍不同,聯蘇團要求所有照明燈都必須加裝燈罩,并將居住面積、浴室蓮蓬頭和廁所蹲位等生活設施與使用人數的量化關系列入衛生監督檢查的標準。外軍傳統文化不強調官兵一致,等級觀念強,軍官和士兵生活標準差異很大,增加了現場監督檢查中把握執行標準的難度。
3對策
(1)到目前為止,中國維和部隊專業分隊的軍官當中,公共衛生官是唯一一個和其他出兵國分隊有著監管工作關系的軍官,其在戰區衛生監督工作當中角色特殊,業務關系復雜,專業性較強,涉及敏感問題多。每個即將承擔戰區公共衛生官職責的軍官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每一個即將卸任回國的公共衛生官對于幫助下一任提高認知水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公共衛生官工作交接的內容不僅是技術性的,如耗材量的預估、技術和設備的交接等,還應該包括工作關系的交接,工作經驗和文化環境的介紹。交接的好壞體現了交出工作一方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