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影市場論文
作者:唐冰南 單位:南通大學文學院
被歸為電影票房二級市場的中小城市電影市場,一直被業界所憂慮。剛剛出爐的2008年我國全年電影票房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我國的電影市場仍然沿襲了以往電影市場發展的一貫態勢,全年電影票房43.41億元,其中城市影院可統計總票房(即400家加入院線的影院)超過40億元,比去年增長了43.4%[1],占全國票房的90%以上。這些數據充分顯示,被歸為二級市場的192個中等城市、約400個小城市以及2萬多個建制鎮的電影市場票房收入僅占不到10%的全國票房,有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小城市仍然是電影票房的“盲區”。業內人士針對我國電影市場的這一現狀,早已予以充分的重視,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清華大學影視傳播學教授尹鴻就曾指出:“我們把國內一大塊市場弄丟了,現在急需大力發展二級院線,開拓中小城市電影市場。”[2]但縱觀院線制在我國電影市場6年來的發展狀況,要使其真正能夠在中小城市電影市場中充分發揮功效,還是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改革。
一、院線制在中小城市的發展現狀
1.院線制在中小城市的覆蓋率遠遠達不到合理的比例據統計,截至2008年12月全國城市主流院線共有影院1545家,銀幕4097塊,比2002年有效銀幕數翻了兩番[3],但這些加入城市主流院線的電影院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四川等地區的一線大城市,在為數眾多的中小城市卻鮮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多廳影院,而且全國院線之外的影院有5000多家,這些影院大多集中在中小城市和西部偏遠地區。因為沒有被納入院線制的管理體系,這些中小城市的影院經營管理模式陳舊落后,既沒有裝備電腦售票系統,又是以單廳為主的老式電影院,環境簡陋、設施老化,加上沒有院線制提供的分賬商業影片首輪放映權和豐富的片源,影院資源短缺,因而遠離了觀眾,經營難以為繼。
2.中小城市的影院大都歸屬小型弱勢院線我國的院線制發展時間較短,在經營管理模式上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而院線數量過多,強勢院線與弱勢院線的發展兩極分化是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在院線制高度成熟發展的北美地區總共只有4條電影院線,而在我國現階段經過了一輪院線的重組整合后,通過電影局審批的院線還多達33條,其中有一半左右屬于省內或小區域范圍的院線,特別是現代化多廳影院少、與片商聯系不緊密、經營方式落后的小院線,年票房收入十分低下,與強勢院線存在巨大差距。而絕大部分被納入了院線制的中小城市影院,都是歸屬于這些小型弱勢院線。因此這些影院即便是形式上被納入了院線制,但由于所歸屬的弱勢院線受到自身資金、人才、管理以及當地市場分配、觀眾消費水平、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經營大部分出現了下降的狀況,而且由于經營規模小,缺乏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過低、影院結構不合理等原因,進口和國產的分賬影片通常都是在一線的強勢院線放映檔期結束之后才輪到弱勢的中小院線上映,導致了這類院線片源短缺,影片上映檔期滯后,票房收入持續下降,生存環境日趨惡化。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即便是被院線制覆蓋了的中小城市,其電影市場的發展前景也是不容樂觀的。
3.部分納入強勢院線的中小城市,院線制給其帶來的直接影響卻是影院陣地的大幅縮水影院陣地的大幅縮水在市區影院設施相對陳舊的中小城市表現得尤為顯著。以筆者所在的江蘇省南通市為例,南通近年來雖然借院線制的實施提升了市區部分影院設施的檔次標準,在全國一線的上海聯合院線支持幫助下建成了四星級標準的更俗劇院,成為蘇北、蘇中最先進最豪華的星級標準現代化影城之一。但不能回避的事實是,南通市區影院的整體數目已由原先的近10家(不包括同樣具有放映功能的非專業文化設施),減至目前歸屬上海聯合院線的更俗劇院和歸屬世紀環球院線的南通文化宮世紀影城2家;而同樣歸屬上海聯合院線的南通電影院,由于設施陳舊只有單廳為主不能很好地適應院線制多廳放映的模式要求,票房年年下滑,已于2007年關閉;截至2008年,南通市區有票房號召力的電影院僅存2家,周邊6個縣市的影院陣地與市區相比則更為不景氣。
二、院線制在中小城市需要進行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通過院線制在中小城市的發展現狀,我們可以看到其發揮的功效目前顯得十分有限,遠遠未能充分挖掘中小城市潛在的巨大電影市場。這與我國院線制總體發展水平尚不完善有著密切的關聯,針對現階段院線制在中小城市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可以提出以下幾項改革的措施建議。
1.伴隨新一輪的院線整合重組,強勢院線應加大挺進中小城市電影市場的力度院線數量過多,競爭力不強,發展不平衡,嚴重制約了中國電影的產業化發展進程。由于大片、好片向大院線、大影院傾斜,除少數影片拷貝投放量較多,使全國絕大部分影院能同步上映外,一般的中小院線影院都無緣同步上映首輪分賬商業大片,從而加劇了院線、影院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國院線的進一步合并重組、從中小院線向大院線發展的趨勢勢不可擋。伴隨新一輪的院線整合重組,缺乏市場競爭力難以為繼的弱勢院線,將逐漸被兼并或淘汰,那么眾多原來歸屬弱勢院線或是還游離于院線體制之外的中小城市影院,將面臨新一輪的市場洗牌。在這樣的情況下,強勢院線應加強向中小城市電影市場挺進的力度。強勢院線都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模式,足以應對電影市場存在的種種風險,并已形成了品牌效益,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多優秀影片的首映權來確保電影票房。更多的中小城市影院被納入強勢院線的統一管理后,不僅僅是獲取了更豐富的片源和分賬影片的首映權,更重要的是在影院硬件設施、日常管理、經營目標等方面都要逐項接受強勢院線的改造,促使自身的實力不斷提升,從而增強中小城市影院的市場競爭力,這是開拓中小城市電影市場的必備條件之一。
2.強勢院線與其二級院線成員之間應更多地形成資本紐帶關系前文已經提到,部分加入強勢院線的中小城市,卻普遍存在影院陣地大幅縮水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強勢院線與其在中小城市的二級院線成員之間,形成的大都是以供片為紐帶的關系。通常院線運作公司和下屬影院的關系分為四種:直屬、參股或控股、契約、自愿,前兩者主要的紐帶關系是資本,后兩者則是供片。以資本為紐帶的院線稱為緊密型院線,以供片為紐帶的則是松散型院線。[4]在松散型院線中,中小城市的二級院線成員雖然可以獲得分賬商業影片的首映權,但在資金支持和資本運作方面卻無法得到所屬強勢院線的有效幫助。于是就會產生如南通電影院這樣硬件設施相對陳舊落后的老影院,因無法獲得所屬強勢院線的資金支持,遲遲不能進行多廳放映的現代化影院改造,不能很好地適應院線制運作的需求,逐漸喪失了市場競爭力而最終無奈地退出電影市場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