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文化發展論文
作者:許友平 單位:江蘇省東臺市頭灶鎮文化站
社會科技在不斷進步,經濟快速的發展,國家對農村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城鎮化建設的腳步也在逐漸加快,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城鎮社區的范圍正在迅速擴大,這也給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帶來了挑戰,不斷增加的新居民,需要融入到城鎮社區中,了解并適應其文化,為他們的生活提供精神食糧。當然,社區文化的功能不僅僅是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還能提高群眾的文化品位,培育出居民對所屬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強化其主人翁意識,使每個居民都能參與到社區的建設和管理中,為建設更美好的家園貢獻力量,打造出特色的社區文化。
一、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發展的現狀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和扶助下,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之仍存在欠缺和不足,不能良好的滿足群眾對社區文化的需求。
1、居民素質不一,人才缺乏。社區居民的數量在不斷增加,他們來此定居的原因各不相同,文化素養也不相同。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和以前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居民的年齡不一也是造成差異的一個原因,小的孩子還在接受教育,不諳世事,而已退休的老人卻是飽經風霜,對社會有豐富的認識和見解,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都在這里聚集,對社區文化的建設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代的青年,面臨更激烈的社會競爭,必須更全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參與社區活動的往往都是退休的老人,缺少核心的人才,而且現在的人們忙于工作,疏于聯系,也許鄰居之間都互不認識,居民們互相不熟悉,也不利于文化活動的開展,單層次的人員參與不能達到整體的效果,文化建設會顯得沒有活力,況且,不能取得所有人的支持又怎么能算社區群眾文化呢?
2、認識層面和建設手段單一。對社區文化的宣傳不夠,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若沒有有效的宣傳手段,是難以在居民中形成影響的,從而對社區群眾文化的認識也就不夠,若不能深刻了解其內涵,就不能引起居民的重視,文化建設工作就不能得到良好的支持。
二、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的發展途徑
加強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是勢在必行的,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精神生活已經成為人們的必需品,無論是從人們的需求角度,還是社會發展需要的角度看,社區文化的建設都是必須的。若不能整體的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必將阻礙經濟的發展,科學與文化是統一的,在人們的物質要求得到滿足后,精神生活的需求若得不到滿足,會帶來社會問題,引發各種矛盾,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
1、重視資源建設。資源建設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配置,其次是加大投入,不論是在硬件還是軟件上。在資源整合方面,關鍵是要加強管理,政府投入的資源,需要明確規劃,合理使用并管理,社區要建立自身的管理體系和相關規章制度,將管理責任明確到人。有限的資源要發揮最大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利用,體現其價值,在購置基礎設施時,要根據需要合理安排經費,首先要滿足最基本的設備要求,然后考慮較高層次的需求,有計劃的增加更多現代化設施,逐漸完善整套的硬件系統。設備設施購回后,要不斷的維護和檢修,延長其使用壽命,并保證其有效運作,為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提供基礎保障。軟件的建設是較欠缺的部分,人才資源的建設上還有大量的發展空間,缺乏專業性人才是阻礙社區群眾文化建設的關鍵,要加強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另外,與社區文化建設相關的資料也不足,每個社區在發展自身文化的同時,也要總結發展經驗,為其他需要者提供參考,當然也可以從別人的經驗里獲得信息,較成功的建設案例應留存資料,以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在科學普及的時代,有各種方式可供我們利用,以此來不斷的整合資料,形成與社區群眾文化相關的學習系統。
2、加強認識,不斷創新。首先要從認識上提高重視程度才能有后續的良好工作,要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論是文化建設的工作人員還是社區居民。參與建設的人才隊伍要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學習相關的內容,以此滿足建設工作對知識的要求,然后通過宣傳教育的方式,讓居民都了解到文化建設的深刻內涵,從整體上提高重視程度。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們可以選擇性繼承,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但不應滿足于現狀,社會是發展的,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改變,若只是保持傳統,難免會被淘汰,必須不斷的創新探索,才能滿足人們不斷發展的需求。不論是在設備設施上,還是活動操作上,都要追求創新,科學的發展使得各種產品更新換代都很快,要投入研究力量,使群眾文化建設的硬件設備跟得上時代的變化,不斷的創造出更好的產品。在活動設計中,考慮到傳統的社區活動已不能有效的吸引人們的興趣,要講究創新,根據社區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出更有效的活動方案。
三、結束語
城鎮社區群眾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話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不斷的探索。要提高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加大投入,才能發揮其作用,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