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經濟論文
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發表數據顯示,寧夏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其他省份平均值的2~3倍[1]。本次研究目的探討寧夏交通傷害特點,以及其經濟損失的影響因素,為制定交通事故的預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多階段抽樣方法,依據地理位置分層抽取寧夏全區縣級以上的綜合性醫院9家作為樣本醫院,再從樣本醫院病案室用系統抽樣方法抽取該院50%出院日期為2006年1月1日—12月30日根據《ICD-10損傷與中毒外部原因分類》[2]確診為傷害的交通傷害住院病例238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
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調查表,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按病案信息進行填寫。內容包括:①一般情況:年齡、性別、民族、職業、學歷、婚姻狀況、付款方式等;②傷害發生情況:傷害發生時間和地點、損傷部位、入院及出院情況等;③住院期間經濟損失:住院費用、患者誤工時間、患者家人陪護誤工時間等。
1.3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SPSS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構成比采用χ2檢驗,住院天數采用非參數檢驗(Kruskal-WallisTest);參照文獻[3]以經濟損失P75劃分高低水平(0=低水平,1=高水平)作為因變量進行非條件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交通傷害患者住院期間直接經濟損失指住院費用,間接經濟損失指患者及其家人誤工費之和。經濟損失采用人力資本法進行核算,同時參照Barnun法對各年齡組的生產力水平分別給予一定的權重[4],計算公式為S=Y+(HK1+XK2)P;其中S:經濟損失(元);Y:患者醫療費用(住院、檢查、治療等費用);H:患者家人陪護誤工時間(年);X:患者誤工時間(年);P:人力資本即人均凈產值,因統計年鑒中無此指標用2006年寧夏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1784元/年)代替;K1,K2:分別為患者家人和患者按年齡的生產力權重系數。
2結果
2.1一般情況:本次共調查交通傷害病例2380例,其中男性1724例,占72.4%;女性656例,占27.6%,性別比2.63∶1。年齡最大89歲,最小3個月,平均(35.8±15.6)歲。交通傷害病例職業構成位于前3位的是農民1242例,占52.2%;工人495例,占20.8%;學生231例,占9.7%。年齡構成分別是35歲~組1097例,占46.1%;15歲~組855例,占35.9%;60歲~組188例,占7.9%;5歲~組183例,占7.7%;0~組57例占2.4%。城市959例,占40.3%;農村1421例,占59.7%;城鄉比為1∶1.48。4個地區病例數分別為,銀北730例,占30.7%;銀川604例,占25.4%;銀南652例,占27.4%;固原394例,占16.6%。病例發生時間構成以7~10月份最多,分別為262、263、248、269例,分別占11.0%、11.1%、10.4%、11.3%,合計占43.8%。總經濟損失達2011.25萬元。
2.2交通傷害特點
2.2.1傷害部位:調查的傷害患者以頭部受傷者居多799例,占33.6%;其次為下肢傷579例,占24.3%;第3為腹部及盆腔器官傷296例,占12.4%。不同級別醫院收治傷害患者傷害部位均具有上述特點,見表1。
2.2.2入院情況:不同級別醫院收治的傷害患者入院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2.09,P<0.05),患者入院情況不同級別醫院均以“急”最多,與市、縣級醫院相比,區級醫院收治的“危”病人較多,見表1。
2.2.3住院天數:區級、市級、縣級醫院住院天數中位數,分別為14.0、10.0和8.0d,住院天數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經Kruskal-WallisTest,χ2=136.21,P<0.05)。同一入院情況下,不同醫院傷害患者的住院天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一般:χ2=20.82,P<0.05;急:χ2=109.61,P<0.05;危:χ2=13.89,P<0.05),均為區級多于市級,市級多于縣級,見表2。
2.2.44個地區引發交通傷害的交通工具構成:4個地區引發交通傷害的交通工具構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3.04,P<0.001)。4個地區構成排在前3位的交通工具均為摩托車、汽車(輕型汽車、公共汽車或重型汽車)和自行車。但銀北和銀川兩個地區,汽車(輕型汽車、公共汽車或重型汽車)的構成明顯大于銀南地區和固原地區,而銀南和固原兩個地區摩托車的構成明顯大于銀北和銀川地區,見表3。
2.3傷害住院患者經濟損失影響因素分析
2.3.1傷害住院患者經濟損失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分析:以經濟損失高低水平作為因變量,性別、年齡、學歷、職業、地區等16個因素為自變量進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婚姻狀況(OR=1.292)、學歷(OR=1.195)、年齡(OR=1.141)、傷害部位(OR=1.112)、職業(OR=0.915)、地區(OR=0.808)、患者城鄉來源(OR=0.688)、付款方式(OR=0.656)、出院情況(OR=0.655)、醫院級別(OR=0.303)、是否手術治療(OR=0.011)等是2006年寧夏傷害住院患者經濟損失的影響因素。
2.3.2傷害住院患者經濟損失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分析:見表4。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寧夏交通傷害住院患者經濟損失的危險因素為市區級醫院、已婚、下肢損傷和傷后手術治療;面部損傷程度相對于其他部位要輕,造成的經濟損失相應也少。
3討論
就前人研究[5]和本次調查結果看,目前寧夏的交通情形仍不容樂觀,但寧夏的交通事故發生情況有其特點,銀北和銀川地區以汽車(輕型汽車和公共汽車或重型汽車)為主,而銀南地區和固原地區以摩托車為主。考慮原因為銀北和銀川地區以工業為主,路網建設較好,而銀南的川區和山區均以農業為主,尤其是固原地區,道路建設滯后,居民多采用以成本較低的摩托車作為代步工具。調查結果提示,不同地區應針對不同交通工具制定防制措施。
本次調查中也發現,受傷人員的受傷部位以頭部、下肢和腹部或盆腔器官損傷為主,而經濟損失主要的危險因素則為傷后手術、已婚者、下肢傷和醫院級別,且發現醫院級別越高,傷者入院病情越重,住院天數越多。分析原因主要應為,第一,手術往往表示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高,住院費用相應增加。第二,傷者多為適婚年齡的成年人,年齡構成分析也支持這一點。這類人群不但有駕駛交通工具能力,而且因生活與交通工具接觸機會多。第三,傷害患者下肢受傷幾率高,傷后費用高,應重點防護。第四,醫院級別決定了收治患者的病情和治療期,以及醫院本身的收費標準不同。建議寧夏預防交通事故,減少經濟損失的措施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應加大交通規則及交通事故危害的宣傳力度;其次,應該加大交通管制,管制重點對象,要求安全駕駛,自行車手和摩托車手佩戴頭盔、下肢護具,汽車駕駛員系安全帶,車輛內配置安全帶和兒童約束裝置;第三,減輕患者就醫壓力,對區市級醫院限制收費標準。第四,仍要積極改善路況,加強路網建設,提供一個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