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水產資源論文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資源可開發利用的潛力很大。水產資源的開發是海洋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產資源的開發戰略必將影響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所以,制定出合理的水產資源開發戰略對整個海洋事業能否順利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水產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根源
水產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我國水產資源銳減,其中部分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究其根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捕撈強度居高不下,逐步形成惡性循環。中日中韓漁業協定實施以后,我國的傳統作業漁場大大縮小,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捕撈漁船數量仍沒有明顯減少,并且“內外擴張”情況日趨嚴重。另外,除了漁船數量多,其捕撈方法,漁網的網目都直接影響著漁業資源的生長與恢復。第二,水產養殖業不規范,海洋污染嚴重。眾所周知,自然資源的產生、發展和消亡都有一定的規律。從海洋漁業資源的角度說,若經過較大的人工改造,必然打亂固有的自然生物生長環境,使不少傳統的地方名產變態變性,甚至滅絕。在養殖用藥方面,濫用藥物現象更是十分嚴重。除此之外,陸源的如工廠排污、農業用藥及海上船舶排污與海損事故造成的污染等,也給沿海水產資源造成了極大危害。第三,漁業執法不嚴,執法放寬現象突出。從目前現狀來看,漁業執法不嚴有5種原因:一是生產與管理不分,存在地方保護主義;二是漁業執法體制所致,出現以罰代管;三是海洋捕撈收入遞減,管理出現放寬現象;四是特殊的執法環境和現有的執法手段使漁業執法變得軟弱無力;五是個體漁船的自由性使漁業法律法規難以正常實施。
二、水產資源開發的階段性目標、模式、政策特點和效果(如表1所示)
三、戰略模式和步驟的演化分析
我國水產資源開發戰略,是關于我國水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帶有全局性重大問題的分析與對策。在這里我們通過上文對水產資源開發階段性目標、模式、政策特點和效果分析,總結出歷史上的四種水產資源開發戰略,并做一比較。
(一)速度型開發戰略。主要強調資源開發的速度,突出外延開發,以水產品數量的增長為目標。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從建國開始到“七五”期末的41年時間里一直采用這種開發戰略。事實上,我國水產量確實得到了高速增長,并于“七五”期末躍居世界首位。這個成績是與我國采取的水產政策和良好的水產資源狀況分不開的。然而,目前我國的資源優勢已經發生顯著變化。水產資源中的捕撈資源受到嚴重破壞而出現衰退。因而,繼續采取速度型戰略,片面追求高速度,在今后,特別是當前,很難采用。
(二)主體型開發戰略。即在資源開發的主攻方向上,是以海洋為主,還是淡水為主,是以養殖為主,還是捕撈為主。我國在分析了世界水產業發展的趨勢及總結本國水產資源開發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了“以養為主”的思想。這一戰略思想的提出,對自然水域水產資源的保護增殖和養殖資源的有效開發,有著雙層意義。然而人工養殖水域與捕撈水域是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源,在某種意義上不具有可比性,不可能強調以誰為主而放松或放棄對另一類資源的開發。在實踐中,也不會因為抓了自然水域而阻礙人工養殖水域的利用,或者因為抓了人工養殖水域而妨礙了自然捕撈水域的開發。即使在資金與物資的投入上,也很難互相取代,在一定時期,由于某類資源的開發不足,需要重點開發,是完全應該的,也能產生明顯的效應,但從戰略角度出發,由于自然資源的多樣性決定了資源開發的多樣性。因而,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出發,這才是全面理解和貫徹中央關于我國水產業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各有側重”方針的合理措施。
(三)結構型開發戰略。其著眼點在于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水產業的綜合發展能力。這種戰略雖未在文字上明確表述過,但在實踐中是存在的。近幾年來,我國對水產業的產業結構,包括生產結構、產品結構、捕撈作業結構等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就是這一戰略思想的具體體現,而且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明顯效果。如何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充分發揮漁業經濟的整體功能,今后仍然不可忽視。然而,結構優化的思想也難以把水產資源開發戰略的全部內涵表述清楚。作為水產資源開發戰略,不應囿于當前,要放眼于未來,應把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三者有機結合的追求,作為水產資源開發戰略的實質與目標。(四)綜合型開發戰略。即持續發展戰略。這是兼顧現在與未來的戰略,要求人們不僅對現階段各類資源的開發進行積極協調,而且還要重視現在與未來的相互銜接,不僅要求當代水產業的充分發展,而且還要為后代人鋪平道路,留下一個健康繁榮的水產業。
四、中國未來水產資源開發戰略取向的基本框架
(一)水產資源開發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道斯在80年代初提出來的。下面我們運用該方法對我國水產資源開發做一分析。表2即為:水產資源開發戰略道斯矩陣。通過道斯矩陣分析得出7條備選戰略。
(二)可行發展戰略
將經過道斯矩陣分析得出的備選戰略加以綜合得出了5條可行戰略:
●充分開發戰略
●養護和合理開發戰略
●“走出去”和“共同開發”戰略
●環境與資源協調發展戰略
●系統管理戰略
(三)對策
其一,對于目前尚未開發的漁業資源和可養殖水域要分別采取相應手段,盡快予以開發利用;對于已開發利用的,要應用必要手段,積極提高內涵生產能力。
其二,要充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要既重視食用經濟種類的捕撈、保護、養殖和增殖,又重視對餌料生物的研究與利用;既充分重視土著資源的開發利用,又積極引進適宜的優良種質;既重視利用天然生物資源,又重視人工選育、繁殖、培育新的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