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通信技術
隨著我國進入WTO以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與周圍經濟活動也出現了頻繁發展,與之就出現供應鏈管理思想的蓬勃興起,而作為開展現代物流服務的推進器與連接器的港口,它聯結著陸運和水運兩大基本運輸方式,因此可見現代港口特別是大型樞紐港的地位也越來越突出,這樣就使得港口碼頭的運作和管理慢慢地就與整個交通運輸和倉儲配送的大鏈條融合在一起。在這種形式下,港口通訊技術在港口的應用就使得港口運作更加順利和高效率。
一、通訊技術對港口的重要性
通訊是為信息服務的,通訊技術的任務就是要高速度、高質量、準確、及時、安全可靠地傳遞和交換各種形式的信息。目前,存在的系統全過程、全方位系統跟蹤管理已逐步成為現代港口的現代物流活動主要的服務內容,它涉及的功能很多也很廣。特別值得提到是有線、無線通信系統技術對港口調度、生產的重要性,例如程控電話調度通信系統、無線對講集群調度通信系統等等都對港口貨運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功能能夠準確、快捷的實現與通訊技術是分不開的。
二、港口通訊技術的應用
目前,煤炭在港口的裝卸越來越頻繁,船舶運輸越來越繁忙、集裝箱干線班輪的噸位越造越大,航速也越來越快,掛港越來越集中,這就使得現代化的煤炭在港口的裝卸、船舶的運輸以及集裝箱業務得到迅猛發展,由于一些港區腹地小、狹長、道路堵塞矛盾突出,甚至還會受到臺風的影響,這就使得船舶遲到、滯留泊位以及爭占泊位等現象時常發生,因此帶來的安全管理及綜合調度任務繁重。在這種背景下,要建設統一的“港口調度及安全監控平臺”,而平臺的建設背后需要通訊技術作為其有力后盾,從而來完成港口生產調度、安全監督管理、船舶動態跟蹤、視頻監控的一體化系統,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港口的效率。
(一)要有統一的基礎網絡通訊
完善基礎網絡通訊系統,主要包括:采用的技術手段,確定的網絡覆蓋范圍,網絡分類及網速;網絡通訊安全設計;主服務器、核心交換機以及其它網絡設備配置。
(二)要有統一的體系標準
還要建立統一高效的生產指揮管理體系。眾所周知,生產調度與安全系統建設涉及到多個部門,輻射指揮通信、圖像監控、利用和共享、信息資源的開發,以及企業管理流程的整合與再造等。因此必須建設同一個通訊體系,并且還要以信息化手段,搭建統一的指揮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相關標準規范,而對那些沒有國家、行業標準規范的,集團統一制定專用編碼標準,從而來確保平臺建設的統一和規范。
(三)要有統一的應用平臺
“港口調度與安全監控平臺”一般是由4個主題應用系統組成:港口調度系統、船舶動態與港口生產監控地理信息系統、港口安全監督管理系統以及視頻監控系統。而這4個系統之間可相互調用,都需要強有力的通訊系統才能夠使其融為一體,形成統一的應用平臺。
三、港口通訊技術的發展
在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后,由中央控制中心的主站PLC就成為SIEMENSS5—115U,它還包括10個單機的工作站,而這10個單機工作站也都是使用的S5系列。這些子站與中央控制中心通過S5通訊模塊可以實現點對點有線直接通訊。在那個年代,由于設備剛竣工并且在生產量小時還算可以滿足其需要,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以及任務量逐步提高,就常常會出現了一些問題。它的主要問題在于主站和各分站相距分散太遠,雖然我們使用了屏蔽措施,但效果依然不是特別還,因為它還是經常容易受到眾多大電流、高壓以及強脈沖現場信號的干擾,這些干擾導致了通訊誤碼率高,這就使得信號延遲現象經常出現。到了20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們從控制中心主站開始升級,而各站PLC逐步升級成為SIEMENSS7—400,而CP441就是那時與之相適應的通訊模板。雖然分站間與主站還是使用RS232點對點的有線通訊,但我們在windows平臺上使用了STEP7的編程工具,它在配置通訊模塊、定量檢測通訊指標以及排除通訊故障等諸多方面功不可沒。隨著通訊模塊的可靠性不斷加強以及數據處理能力的不斷提升,再加上CPU模塊在速度以及精度方面的強力支持,這一切就使得通訊質量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提高,這些方面的顯著提高不論是從控制中心計算機屏幕收到各分站信號的及時程度,還是從裝卸流程啟停速度上都可以得到反映。
目前,隨著無線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無線產品空前的豐富,但從使用環境、性能等綜合考慮,傳輸介質為2.4拍赫的無線系列產品成為主要在港口廣泛使用的無線產品,它的優點在于該系列產品具有傳輸距離為十公里范圍以內,并且還可以實現在信號覆蓋范圍內設備的漫游功能,而它的最大特點在于其傳輸電波不管是反射還是直線接收都可使用在像港口這類移動設備多布線不容易做到的場合。此外,此類產品的傳輸最高速率已經可以達到11兆/秒,這個速度意味著它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港口對于數據通訊的需要。2.4G拍赫為公共的頻道,因此它在使用時沒必要向無線電管委會單獨申報,該類通訊產品還可以實施對傳輸數據采用三十二位數據的加密工作,從而完全可以保證數據通訊的安全可靠性。
眾所周知,由于港口所處的位置及調度的工作性質,這就決定了它必須無時無刻都在與外部業務伙伴保持一種暢通的聯絡方式,而與此同時,它又必須處理好與內部的相關業務部門相互溝通協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港口生產有條不紊地進行。因此,種種情況都要在港口調度的信息系統建設中體現,如果僅僅只是建立—個自封閉型的系統,其不論它的內部設計多美觀,運作如何通暢,這都將會導致港口調度現代網絡信息系統的建設沒有任何價值,這也將使提高港口在整個社會大流通網絡中的樞紐作用流產。因此,只有充分認識到利用現代科技提供的通訊技術,才能真正建立一個集成化開放型信息系統,從而才能真正發揮港口調度的指揮、聯絡、協調以及服務作用,從而不斷提高港口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我們都知道信息量大、信息來源多樣、處理復雜、動態性以及實時性強等是港口調度系統的主要特點,同時它又涉及到多個相關的行業和部門,這就使得系統開發常出現基礎工作量大、風險多以及接口復雜等困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我們在確定系統目標時絕對不能貪多求快,還要實行分步走。而這一起的前提就要求我們應該首先完成其核心與基礎部分,然后要不斷努力推行,并堅持使用,最后隨著業務人員習慣的改變和素質的提高,來逐步擴大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