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影電視
近年來韓劇的內涵在它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不斷擴展,韓劇中體現出的愛情模式幾乎都是契約婚姻、契約戀愛。韓劇所透露出來的韓國文化底蘊和心理,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近,如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家庭和睦、愛情忠貞,主人公多具有儒家文化浸染過的傳統美德。
一、韓劇中的契約婚姻
契約婚姻是韓劇里頻頻登場的一種故事情節,《浪漫滿屋》、《我叫是金三順》、《豪杰春香》、《美妙人生》、《嫂子十九歲》、《戀愛機會百分之一》、《新娘十八歲》……這些都有男女主角締結契約婚姻的情節。
《我叫金三順》中,玄振軒的媽媽一直逼他相親,好找個女朋友結婚,玄振軒對此不勝其煩,加上對金三順并不討厭,所以跟金三順假裝情侶。《豪杰春香》中,李夢龍從首爾轉學到南原的高中,因為牽涉到打架事件,同學春香不得已為他作證說共處一室過了一夜,在雙方家長和學校的壓力下,小戶人家的春香和南原警察局長的兒子李夢龍被迫結婚,但是兩人私下訂下了契約婚姻。《美妙人生》中,韓承桓和鄭世真,這對年輕人在新加坡偶然邂逅,有了一夜情,還不知道怎么做一個成年人的年紀,卻因為一個小生命的意外降臨,要學著開始做父母了,于是這兩個沒有感情基礎的人為了孩子被迫結合,契約婚姻下的同居生活因此開始。《浪漫滿屋》中,李英宰一直暗戀自己的發小,當發小逼問他到底愛不愛她的時候,李英宰為了不給對方造成困擾,把身邊的韓智恩拖過來就吻,因李英宰是個明星,必須給公眾一個交待,所以他和韓智恩就訂下了契約婚姻。
在韓劇里,小輩們晚回家肯定被爸媽爺奶罵,夜不歸宿是大不違,所以,編劇要想讓一對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有緣男女,未婚先生活,先相處再戀愛,不想被罵成道德敗壞的話,只有假契約婚姻之名立下規矩:雙方沒有肉體關系;不干涉彼此私生活;一方解約,合約就一拍兩散。而且,契約婚姻的訂立都是有理直氣壯的理由,如欠債還錢、父母之命,這不過是利用發達商業社會里的合同制,來鋪陳一段傳統的無私奉獻、以德報怨、包容信任、單純明朗的愛情故事。契約婚姻里的男女,一般都要經過曠日持久的戀愛長跑,男方對女方百般刁難,搬弄是非的男方親戚,對男主角心有不甘的前女友,在女主角身邊時常噓寒問暖、車接車送、好飯好菜好言好語、時刻準備著的男二號,還有男女主角生活方式的差異,都成了這些歡喜冤家戀愛路上的絆腳石。但無論如何,韓劇中的契約婚姻都夾雜著儒家“禮”這個思想元素。
二、韓劇中儒家文化元素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禮”,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范。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
韓劇里面的人物看起來青春靚麗,可骨子里都堅守儒道,描寫的家庭故事、顯現的文化精神多圍繞儒家的道德核心進行,如孝、誠、信、禮、義、廉、恥等。韓劇情節結構圍繞誰也離不開的“愛情、友情、親情”打轉,具有廣泛的人性、人情;日常家庭生活中溫馨的氛圍和細膩的細節,很容易打動女性觀眾。電視劇里的韓國人看重孔子提出的教義、禮節、禮儀以及人際交往的成規,并在日常言行中刻意體現孔子的價值觀。他們用世人熟知的儒家美德嚴格規范自己。因此儒家價值觀在劇中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一個人一定要舉止儒雅、得體、穩重;思想要仁愛、誠實、尊長、謙遜、重德和自律。儒家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影響了劇中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見面時互相鞠躬;分手時互相鞠躬。一句“請多多關照”常常掛在嘴邊。男人工作回來時,家庭婦女要站在門邊迎接,臉上永遠掛著溫暖的微笑說“辛苦了”。“孝道”至上,兒女在父母面前不敢有絲毫的放肆。男女青年舉行婚禮后,很嚴肅地給父母行跪拜禮,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所有這些繁文縟節都源于儒家思想。浪漫滿屋中,李英宰婚后第一次帶韓智恩回家,他們便給奶奶、爸爸、媽媽行跪拜大禮。接下來的日子,韓智恩會時不時被奶奶叫去收拾菜園,韓智恩雖然討厭做農活,但她依然頂著烈日不違背奶奶的意愿在那里干自己極討厭的農活。此外,韓智恩每次見到李英宰家里的長輩都會很禮貌的點頭行禮。這些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范。韓劇所透露出來的韓國文化底蘊和心理,和中國傳統文化相近,如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家庭和睦、愛情忠貞,主人公多具有儒家文化浸染過的傳統美德。韓國電視劇積極融合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喚醒觀眾內心塵封的生活觀念。
韓劇對大眾文化價值觀的引導是“隨風潛入,潤物無聲”的,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傳播是符合大眾傳播特征和藝術規律的。電視劇市場應努力培養作為“第一社會大眾傳媒”的文化自覺,這種文化自覺就是:電視藝術的社會責任性必須大大地超過其商業性。我們的電視劇在引導文化價值取向方面理應承擔責任,要為大眾提供有益的文化產品,為培育和提升大眾的文化品位作出積極的努力,為發揚先進文化進行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