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公共管理
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的開幕式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加強城市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從建設和諧社區入手,使社區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發揮服務作用,在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上發揮橋梁作用,在維護社會穩定、為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上發揮促進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的目標和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1。因此我國城市社區管理創新的具體目標應該確立為:多元主體管理、構建合作網絡、鼓勵廣泛參與、形成管理合力、營造和諧社區。黨中央這樣從全局的高度來關注和諧社區建設,這絕不是偶然的。這是由社區這些年在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的進步帶來了經濟的飛速發展,經濟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更有理由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這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屋建瓴,全面分析,指出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形式下,我國社會存在的影響全國人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邁進的不穩定因素,在此基礎上,果斷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這也就促成了現今全國各地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的浪潮。社會管理的重點在基層,而社區作為最新流行起來的我國社會基層單元,必將成為社會管理的關鍵所在。
當前針對社區管理的研究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基于政府管理職能上的研究。“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完善社區辦事機構及設施,以夯實整個社區管理;影響社區管理滿意度的主要是居民對社區辦事機構職能和服務項目的了解程度,了解程度越高,滿意度越高,因而加大宣傳、扭轉居民信息不對稱狀態是改善社區管理的重要途徑2”;其次是基于社區自主管理為主的社區管理研究。“構建社區黨的領導、行政管理和社區自治相結合的組織體系。利用街道成立契機,將社區概念定位在街道層面,對現行街道管理體制進行深層次改革,從而為我國社區建設積累了創新實踐。3”三是多方社會力量引用的管理方式。“建立社區理事會,社區理事會需要發動較成功的國人來協助較低下層的國人來提升自己,并同他們分享國家的經濟成果,從而在經濟上促進社區和諧。4”
在這里傳統的社區管理有這樣一種模式:從圖中很明顯的看出,傳統社區管理模式雖然是多元的,吸收了多方面的力量,但卻是單向性的,管理層共同作用于被管理者,通過對被管理者的作用來實現對社區的管理。針對社區管理方式的研究越來越朝向多元化發展,多方力量的介入是當前社區管理的主要趨勢。社區管理可以平衡存在于多方力量結合之下:“社區管理域是社區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邏輯和必然性的網絡空間,是影響社區管理的各種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環境中介。社區管理活動就存在于這個環境中介之中,離開了這個環境中介,社區管理就無法有效進行。5”在這里布迪厄的場域理論成功使得社區管理融合在多方力量之下,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種多方力量結合性更強的社區管理手段,去尋找各方力量在社區管理中的作用機制。
皮克林在1995年出版了《實踐的沖撞—時間、力量與科學》一書,集中表述了他的沖撞理論。皮克林認為,“實踐的、目標指向的以及目標修正的阻抗與適應的辯證法,就是科學實踐的一般特征。這也正是我稱之為實踐的沖撞,或者說沖撞的要旨所在。我發現‘沖撞’是對實踐辯證法的便捷但蘊涵豐富的一種速記。6”科技哲學中關于科學理論創造過程的“沖撞”理論存在介入社區管理的可能性,利用沖撞理論,我們強調高層主動管理與社區自治相結合,在操作圖景下的社區管理實踐就是一種阻抗與適應的辯證運動。“阻抗體現在實踐中有目的地捕獲物質力量的失敗,適應則是應對阻抗的積極的人類策略。7”高層管理者與社區居民主動確立一定的目標和規劃,然后通過各種手段來捕獲主動展示管理規則的物質力量,當然管理的規劃與規律力量的展示途徑常常不一致,這時各層管理者就要修正自己的目標和規劃,也就是皮克林所說的“調節”。當然這里的“調節”是我們從科學實踐活動中借鑒而來的。
在沖撞理論指導下的社區管理主要應當包含以下觀點:
一,變傳統社區管理的“表征性語言描述”為在“沖撞”理論引導下的“操作性”圖景管理模式,逐漸放棄單純的政府單方面決定的管理理念,注重在管理過程中政府管理、非政府組織活動、居民教育自治、企業資金援助四個方面沖撞、互動、調節的辯證管理。
二,轉變政府管理理念,變管理為服務,提高自身管理素質;同時也為企業積極提供社管資金打下堅實基礎嗎;另一方面在居民元素之中引入社區教育,提高社區居民文化素養,強化社區自治內涵;非政府組織要發揮連接權力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紐帶作用,積極培育社區公民的公民精神、社區意識。
三,任何行為包括管理與自治都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結合,要創建政府、非政府組織、企業、居民良性互動機制,通過互動調節,逐漸變各種管理與自治行為的阻抗反應為適應反應,并在發展中不斷調節,使社區管理真正類似于有機整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時找到適合自身的管理方式。
四,政府管理效能在沖撞理論下可以達到最大化,同時對社區教育將使居民在素質、技能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企業將在社區管理投資中獲得收益,非政府組織擴大自身影響力,整個有機整體能夠達到完全互惠互利。
由此推出的社區管理模型是:
在沖撞理論社區管理手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多方元素的抗阻作用以及尋找抗阻作用的適應點。因此說來,利用沖撞機制,建立預警機構,以三人的身份獨立觀察社區管理過程,及時反饋信息,以此來詮釋社區管理新思路。
首先,論述社區不應僅僅單純依靠政府部門進行單方面管理,在社區管理的有機體中,應當更注重反饋,任何管理與自治行為都具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四大元素之間應當建立起和諧的互動機制;其次分析建立一種以獨立身材介入有機體的觀察機構,對四大元素之間的反饋信息進行及時總結,并作出具體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