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目標是指單位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是一切財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目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都比較成熟,但是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卻相對滯后。因此,研究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應該從其主要影響因素入手,即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原則和事業單位的特性兩個方面進行。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原則
對財務管理目標確定原則的研究,目前較為多見的主要是關于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例如有學者認為合理的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應具有以下特征:是明確的,而不是模棱兩可的;是可以及時、清晰地對決策的成功與失敗進行度量;運行成本不會太高;與企業的長期財富的最大化是一致的;在企業管理當局的可控范圍內。筆者認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確定原則與企業相比應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可以總結如下:
(一)服務于事業單位目標
財務管理同事業單位其他方面的管理一樣,都是為了實現事業單位目標而存在的。其目的在于通過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配合其他方面的各種管理行為,最終實現事業單位目標。
(二)突出事業單位特性
財務管理目標的提出,主要是以企業管理理論為基礎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其理論和實務研究都具有比較成熟的企業特色。同樣,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也應當結合事業單位管理的特點,符合事業單位的自身特性。
(三)強調財務管理的本質內容
從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發展過程來看,財務管理目標大多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具有強烈的企業目標色彩,這就使得財務管理目標等基本同于企業目標。但是財務管理僅僅是企業管理的一個方面,并不能代表企業管理的全部。作為借鑒,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的研究,也應強調其財務管理的本質內容,防治將財務管理目標與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相混同。
(四)定義明確,具有實用性。
財務管理目標的提出不僅僅具有理論意義,更重要的是要服務于實務工作,指引財務管理工作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使其為一個單位正常、健康運行保駕護航。從這個意義上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要突出實務性,強調容易量化、便于實用的特性要求。
二、事業單位的特性
研究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同樣離不開對事業單位的清楚認識。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根據這個定義,結合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事業單位主要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性:
(一)國有性
上述定義明確提出,事業單位是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因此,事業單位基本上都是由國家出資設立,在隸屬關系上大多為政府行政或職能部門的分支機構,這從根本上決定了事業單位的國有性質。
(二)公益性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事業單位的設立是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其公益性是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其國有性決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基本是由市場主導完成的,但是教育等社會基本服務并不能完全任由市場支配,而是需要專門的非營利性的機構來從事,加之事業單位的國有性,使其具有從事社會公益服務的使命。
(三)專業性
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主要是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公益活動,對相關方面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其主要組成人員大都為專業人員,其所從事的不是實物性質的生產活動,而是以專業技術知識為支撐的服務性的活動,具有較強的專業性。
(四)資金來源的差異性
該特性不僅僅是指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以市場為最主要資金來源,同時是指事業單位之間也具有不同的資金來源。目前來看,事業單位從資金來源不同的角度,主要可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因此,事業單位在資金來源方面具有差異性。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
根據上述事業單位的特性,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可以表述為:保障事業單位公益服務效果最大化。但是,這種表述雖然突出了事業單位的特性,卻顯然與財務管理的本質內容有一定差距,這樣的目標已經脫離了財務管理目標服務于事業單位目標的要求,而是基本上等同于事業單位的目標,導致了財務管理目標理論和實務上的矛盾。因此,筆者認為,既能反映事業單位的特性、又符合財務管理目標確定原則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目標應該是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平衡。該目標的確定有以下優點:
(一)符合事業單位的公益性本質
與企業追求利潤或者企業價值最大化等目標不同,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平衡的目標弱化了對利潤的追求,強調了不論何種資金來源渠道,事業單位所遵從的只是財務收支平衡原則,突出了其非營利性的本質,強調了其從事社會公益服務的宗旨。
(二)有利于事業單位合理安排預算,提高公益服務能力。
企業預算是確保企業實現預定期內的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的有效方法和重要工具。同樣,事業單位的預算也是事業單位實現其綜合管理目標的重要控制手段。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平衡的目標,有利于事業單位以收定支、防止出現赤字預算和過分強調利潤,加強預算管理,以提高事業單位公益服務能力、保障公益服務水平為目標合理使用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