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美術
新課程給美術課堂帶來的生機新課程不僅是課程內容、教材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美術教學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師的角色、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從教師角色上看。
教師已一改昔日傳統的“唯師是從”、“師道尊嚴”的狀況,構建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參與者”“組織者”,如“我們大家一起畫”?”“你覺得怎樣?”“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太棒了”等等即尊重學生又激勵學生奮進的語言在許多課堂中隨處可見。
從教師教學方法上看。
教師已改變傳統的、枯燥單一的專業化的技能訓練,大膽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提供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反饋,注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課程的整合與延伸,積極引導學生感知、體驗、表現美術,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努力縮短美術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著眼于學生的藝術發展,融合眾多藝術風格于一體。
從學生學習方法上看。由于教師的教學思想已從培養專業人才轉變為培養人為出發點,注重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及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學生也改變了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積極主動地感知美術、體驗美術、表現美術,同時能夠大膽地探究問題、發現問題。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能根據美術的感知特點、美術標準不確定性特點,給了學生極大的空間想象力,讓學生大膽闡述自己對作品的獨到見解。
走出課程實施的誤區,新的教學理念注重興趣的培養、課程的整合,注重創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注重探究性學習方式。
因此,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自由、更靈活,學生也始終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美術。這的確是我們美術教育改革的一個可喜的變化。但是,與此同時,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卻走了另一個極端。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于教師片面地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忽視了基本技能與知識的掌握、忽視了以審美為中心這一重要理念,追求形式上的熱鬧。
為了突出課程的整合。美術課程的整合應以美術文化為主線。當前許多課為了突出課程的整合,將美術課的教學重點偏離了,把美術課上成歷史課、合作性探究學習。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合作性探究學習這一環節,有的問題學生可以馬上就回答出來的,可教師卻要刻意安排小組討論、研究回答。
本人認為美術合作性探究學習,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在課外進行探究、實踐。如共同畫一張長期作品或共同創作不同類型的畫種等。時間可定在一周內或一個月內完成,這樣的探究性學習才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最后,人無完人,我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