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醫學
隨著介入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介入診療技術已用于遍及全身系統的多種疾病和病變,介入導管室也已經在縣級以上醫院普及。專職導管室護士數量不斷增加,應加強導管室護士職業危害防范,提高自我防護意識。特定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決定著導管室護士必然要面對更多的職業危害如腫瘤藥物對身體的直接危害;血液、體液傳染疾病;揮發性消毒劑危害;電離輻射及心理危害等,導管室護士的職業性危害已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現就如何有效做好導管室護士的職業防護報道如下。
1危害因素
1.1針刺、銳器傷
導管室護士每天要與被患者血液污染的穿刺針、導管、導絲、鞘管等介入材料密切接觸,皮膚、眼結膜被血性液體污染的機會相對增多,被刀片、針頭等銳利器械刺傷的風險很大,而且極易誤傷自己或他人。因此,感染的機會相對增多,尤其是血液傳播的一些疾病遠遠大于其他途徑(皮膚、黏膜),約占80%[1]。最常見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種疾病,給導管室護士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我院導管室自2002年至今已有21人次被銳器刺傷,其中被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血液污染銳器刺傷9人次,經正規處理后檢驗,核心抗體陽性者2人。
1.2電離輻射危害
X射線是醫院內最常見的一種有害射線,對人體各部位均有損害,機體造血系統、腺體、眼睛晶狀體對X射線尤其敏感。長期接觸X射線或短期內接觸大量射線會使人產生疲乏無力、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食欲下降和惡心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白細胞下降、放射性皮膚損傷、放射性白內障、甲狀腺功能低下、致癌、遺傳、胎兒畸形及血液病等。導管室護士在大量的介入手術工作中,經常需要直接暴露在射線照射下傳遞器材,搶救各種危重患者完成各種護理治療活動。我院導管室自2003年統計數據顯示,介入手術后出現疲乏無力等輕微癥狀者居多約占51%;白細胞降低5例;甲狀腺功能低下2例;放射性皮炎1例。
1.3腫瘤化療藥物及化學物質的危害
在導管室環境中,揮發性消毒劑戊二醛、健之素最常見,戊二醛用于導管室器械滅菌,健之素普遍用于導管室物體表面及地面消毒,長期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尤其是皮膚、呼吸道。化療藥物多為細胞毒性藥物,在殺傷變異的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組織也有毒性作用。介入醫護人員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與化療藥物接觸,在藥物稀釋、抽吸過程中會有很多微粒釋放到空氣中污染皮膚,或經呼吸道吸入,如果操作方法不正確,易沾至皮膚、眼結膜等處,極易引起工作人員的脫發、血象低、抵抗力下降及其他副作用。
1.4精神壓力
導管室護士經常是在應急的情況下完成急診心腦血管造影及支架治療,大出血患者的栓塞治療,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膽管支架及取石治療等。持續的緊張和刺激,會出現精神不振,睡眠失調,嚴重者對工作產生逆反情緒。
2導管室職業安全防護措施
2.1傳染性危險因素的預防
手術前隨訪患者,查看病歷及各項檢驗檢查結果,對傳染性患者及時隔離,護理人員及手術有關工作人員做好防護。
2.1.1洗手
嚴格按照醫院感染規范要求實行六步法洗手[2]。有研究表明,用酒精擦手比用肥皂和水洗手能更明顯地使手部細菌數量減少[3]。
2.1.2戴手套
戴手套是預防醫院感染的有效方法,因此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或者接觸懷疑被傳染性患者污染的器具時都要戴手套。工作完畢摘手套后要及時洗手。
2.1.3針刺、銳器傷預防
操作者熟練掌握各項操作規程,一切操作有條不紊,銳利器械妥善擺放;安全處理針頭,禁止雙手回套針帽,可采用單手回套技術,防止刺傷另一只手;手持針頭和銳器時,不要讓銳利面對著他人,以免刺傷他人;嚴格醫療廢物分類工作,用過的針頭、刀片及時放進防滲漏、加蓋的銳器盒,按損傷性醫療廢物要求集中處理。嚴格醫療廢物分類是預防針刺、銳器傷最有效的方法。
2.1.4意外傷害的處理皮膚意外接觸到血液和體液,應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反復多次沖洗;若是患者的血液、體液意外進入眼睛、口腔黏膜,應立即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若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后,應用肥皂和清水沖洗傷口,擠出傷口的血液,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意外傷害后必須在48h內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填寫報表,暴露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液、體液時,注射乙肝病毒高價抗體。盡快做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的基礎水平檢查確定是否存在感染,隨訪觀察并做相應處理。
2.2X射線危害的防護
介入手術間應符合放射防護要求,手術間盡量少放物品。在介入手術中,不直接參與介入診斷和治療的護士應在控制間待命,減少進入輻射區的人員。善于合理利用各種防護措施,如穿戴鉛衣、鉛帽、鉛脖套、放射防護眼鏡,有條件的加用防護鉛屏。注意距離防護,利用增加輻射源和散射體的距離,減少所受輻射劑量,距離每增加1倍,輻射劑量減少3/4[4]。合理安排介入患者,擇期患者有序治療,嚴防積攢患者集中治療,以防短時間內大量接觸射線引起的短期效應。合理排班,勞逸結合,身體有不適人員暫時不安排參加介入治療。加強營養,多進食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未婚未育者原則上不安排到導管室工作。
2.3減輕工作精神壓力
在面對職業壓力的情況下,首先要加強心理學和溝通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工作氛圍協調融洽;其次導管室護士應合理排班,勞逸結合,鼓勵護士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各項文體活動,增強體質,陶冶情操,提高護士的身體素質和自控能力。加強精神衛生保健,減少心理疲勞,導管室可嘗試播放輕音樂舒緩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