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鐵路物資采購實行招標制,是改革發展的需要,是鐵道部的要求,是企業深化資產經營責任制、節約資金、降低成本的要求,也是黨風廉政和抓源頭反腐敗治理工作的需要。
1傳統式采購的弊端
目前,鐵路物資企業實行的是傳統式采購,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
1.1鐵路物資分散采購
分散采購就是盲目采購、重復采購、隨意采購,對所采購物資的價格、質量,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這種分散、無序、低效、無競爭的采購機制導致了采購支出的浪費和采購成本的增加。
1.2鐵路物資采購“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
所謂“暗箱操作”就是由少數人一對一談判,常常是個人因素起作用。由于采購決策不透明,因而可能出現權線交易、人情交易,以犧牲企業利益來換取個人或團體的利益。這必將導致采購資金受損,產品的質量沒有保證。
1.3鐵路物資采購用戶領導“一言堂”
所謂的“一言堂”就是用戶領導個人說了算。他說訂誰家的貨就得訂誰家的貨,物資人員無權選優比價。為了小團體的利益,在社會上采購價格低的偽劣無證產品,這必然損害國家的利益,使國家工程質量無保證,給鐵路安全運輸埋下隱患。
1.4鐵路物資采購中缺乏監督
缺乏監督的經濟行為必將導致腐敗與犯罪口物資采購已成為企業經營者與采購人員損人肥私,搞腐敗的“溫床”。采購中缺乏監督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我們急需建立新型監督機制。
2招標采購的主要作用
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靠提高產品售價獲取利潤已不現實。在產品售價不變甚至降低情況下,降低產品成本就顯得尤為重要。要降低產品成本就必須嚴把物資材料采購關。如何才能有效做到這一點呢,招標采購就是一種好辦法。
(1)通過招標采購可以做到“貨比三家”、“價比三家”,實行對同樣的產品比質量,同樣質量比價格,擇優選擇供貨單位。不僅可以獲得質優價廉的產品,而且能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進而降低生產與經營成本,便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在競爭中取勝。
物資采購供應是鐵路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環節,任何生產企業的運營成本的主要部分,都是原材料、物資設備消耗。據有關資料統計:物資消耗占鐵路運輸成本的50%以上,占鐵路基建成本的65%以上。努力降低物資采購成本,是鐵路企業控制成本扭虧增盈的重頭戲,鐵路物資部門一定要強化成本意識,對物資采購供應,特別是對大宗物資的采購供應要加強管理,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作用。盡力集中規模采購,更好地利用市場機制,爭取市場價格優惠和國家政策優惠,減少物資設備采購供應費用,降低鐵路運營成本。如2001年鄭州鐵路局通過物資集中招標采購179次,節約資金5359.85萬元。其中:通過路局物資招標采購45次,節約資金4164.24萬元,通過鄭州、武漢、西安、洛陽、襄樊、安康分局物資招標采購134次,節約資金1195.61萬元。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通過對以往鐵路事故隱患和基建工程質量問題的分析,有不少事故隱患和工程質量問題是由于采用質量不合格的物資設備所造成的。因此鐵路物資部門一定要強化安全、質量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把好物資設備進貨質量關。要嚴格貫徹執行“誰采購,誰負責”的物資采購責任制,確保鐵路安全運行,確保基建工程質量。
(2)實行招標采購,本著“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在采購中形成了良好的監督機制。即供應商以向招標商質疑及向采購管理機關投訴或向法院訴訟的方式,對其他供應商、采購機關及采購管理機關形成監督,從而可以全方位形成對企業采購行為的全面監督。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為準則,在局執法監察處、法規處,物資監察等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招標。
3招標采購需做好三個環節工作
3.1建立專業化隊伍是招標采購的組織保證
現階段,缺乏專業隊伍是我國開展廣泛招標采購的一個制約因素。因此,本著“人先于利潤”的思想,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造就一批從事招標的專門人才。借鑒國際經驗,培訓分層次進行。負責大宗采購或特殊商品采購的人員由上級機構負責組織培訓,小額商品的采購人員由企業自己培訓。
3.2編制一本好的招標文件
招標采購的技術工作中最為復雜的就是編制招標文件。招標文件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采購活動的成敗。其作用:一是便于供應商根據明確的需求作出實質性的響應;二是利用規范的標書,能促使供應商逐步熟悉這種方法,采取更加重視的態度參加投標。
3.3制定好一套制度招標采購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管理復雜,應做到管理制度化。實踐表明,規范企業招標行為,不能只靠人的覺悟,根本的途徑是制度,用制度去約束和規范行為。使包括經營者在內的所有人員都能做到有法可依,違者必究。既令廣大供應商信服,又使企業自身提高采購質量。
4招標采購
招標采購工作在物資管理中剛剛開展不久,正在全路逐步推開。在鐵路物資系統中每年有幾百億元的物資采購,招標采購可以節約資金10一15%,這是一筆潛在的巨額資金。實踐證明,這是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值得在物資采購系統中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