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
森林資源作為地球資源中最重要的環境資源,它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成為了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它不僅能夠提供寶貴的生產生活原材料,更能夠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消除噪音、減輕或防止風沙、旱澇等自然災害;同時孕育著各種飛禽走獸和珍貴的藥材等等,這種“綠色能源”在人類發展的歷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現代社會強化森林資源管理,發展生態林業,必須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就目前而言,傳統的資源管理方法早已不能滿足今天社會的需求,如何保障森林資源管理與生態林業協調統一,如何確保生態效益的同時提升經濟效益的水平成為了廣大林業工作者探索的重點。鑒于此,本文對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發展進行了淺顯的探討。
l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從提出森林資源管理理念以來,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部門在這些相關管理工作上下了大功夫,制定了一系列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制度和規范,改善了森林資源監管體系,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幾十年雖然為國家建設累計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耗材量達驚人數據50多億m3,但總體上我國的森林資源仍然保持著不斷增長的良好趨勢,目前森林覆蓋率比建國初期的森林覆蓋率翻了一番,由最初的8.6%增加到現在的16.55%,這種趨勢與全球森林資源總體下降的情況正好相反,顯示了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的美好未來。雖然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資源不斷增長的良好態勢,但目前的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我國地域遼闊,森林資源分布不均,森林資源管理不周,力度不夠,局部破壞嚴重,超額度砍伐、毀林開荒和濫砍濫伐等破壞森林資源現象仍然不斷發生。嚴重損害國家和集體的森林資源財產,危害生態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只注重眼前效益,沒有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看待森林資源的長遠發展,生態環境意識薄弱。全國很多林區經營森林都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只注意到眼前利益,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的觀念不強,沒有規劃濫砍濫伐,導致大面積水土流失,減弱地方洪澇災害的抵抗力,這使得森林沒有充分發揮其他方面的效益,保護森林資源便成了一句標語式的口號。
(2)國家森林資源管理制度、法律、規范不夠完善。在制度、法律、規范方面,目前還處在“人治”狀況,森林資源管理法規的不配套會給不法分子制造鉆漏洞的機會,有法不依的現象無處不有;另外,沒有處理好責、權、利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得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分配不均、流失過多。
(3)管理手段不當,技術不高。目前仍然找不到切實可行的森林資源管理技術體系加以實施,森林資源管理集調查、統計、規劃、設計、管理、監測、采伐一體化,需要建立健全的森林資源管理技術體系,使得這一系列管理信息得到全面共享。要實現快速準確的調查、統計,全面的規劃、設計,高效的管理,有力的監測,科學的采伐仍然有長遠的歷程。(4)大部分林區缺乏科學的森林經營方案。由于各種主觀的、客觀的原因,我國大部分林業經營單位還沒編制可行的森林經營方案,這樣使得確定年森林采伐限額時出現定量不準等問題。
2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所謂林業的生態效益是指林業的良性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正面影響,經濟效益則是發展林業,把其當做生產原材料所帶來的經濟方面的收益。普遍來說,一般認為森林具有三方面的效益,包括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生態效益的價值遠超過作為原材料的經濟價值。但是,林業發展所帶來的三種效益中,由于經濟效益能讓人感受到,往往其最先受人關注,而生態效益則容易被人忽視。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如今生態效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也意識到林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其實有著密切的聯系,生態效益實質上孕育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如果過分追求林業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盡管在初期經濟效益可能收獲較大,經濟增長速度在短期內迅速增長,但是到后期,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導致環境惡化,其造成的損失會使經濟發展停滯或萎靡。如果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不僅能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且能保持其良好的勢頭。因此,在森林資源管理時,要積極的注重生態林業和經濟林業的協調統一,這樣才能保證強有力的經濟實力,從而支撐生態林業的良好發展,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3林業可持續發展
要想實現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協調統一,要想確保生態效益的同時提升經濟效益的水平,就必須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生態支持力、經濟能力和社會合力三個方面。生態支持力是指生態的承載力、自我調節力等。經濟能力是指資源儲量、資源使用效率、效益和增長率等。而社會合力則是指人口容量、素質和意識、文化道德、體制等方面。要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3.1科學發展
協調統一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必須依靠科技發展林業,改變以前粗放式發展模式(即以環境為代價),實現科技興林,不斷提高林業的科技含量,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點。
(1)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發展為核心競爭力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從而促進林業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有人提出了“數字林業”的概念,即利用現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動林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科學化,加快實現林業的現代化。
(2)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實踐檢驗科研成果這一真理,然后將經實踐檢驗了的科研成果應用到林業生產實踐中去,起到指導作用,從根本上解決林業生產與科學研究嚴重脫節的難題。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鼓勵技術人員采取技術承包、轉讓、服務等手段及聯合開發、創辦經濟實體等形式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