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態保護論文
生態保護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它的重要意義在于運用生態學原理,研究與協調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生態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加強生態保護,創造一個優美清潔的生態環境,既符合當代人類的現實需要,也符合子孫后代的長遠利益。
一、環保部門應大力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建設
1.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的意義
自然保護就是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保護。環保工作主要分為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兩個部分,自然保護是生態保護的重點。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多,生態破壞日趨嚴重,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所以生態保護及自然保護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會越來越重要。人類的正常生活及生存都離不開一定質量的自然環境。比如:一個城市大氣污染嚴重,空氣質量不好,必然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從而影響人體健康。保護自然環境,就可以提高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質量。其次,保護自然,是保護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掠奪式地開發自然資源和破壞自然環境的活動可能會一時受益,但到頭來必然導致資源枯竭,環境惡化,從而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和合理開發自然資源
通過加強環保工作,可以使礦產、能源等資源得以合理開發利用,避免資源浪費,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可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證特種和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應大力發展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堅決取締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非法開發建設活動。
二、環保部門應大力支持并指導生態示范區的建設
1.環保部門應大力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所謂農業生態保護就是要遵循農業生態規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維護農業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促進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農業生態保護涉及的內容很多,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維護農業生態平衡、防治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和解決農村能源問題等三個方面。在發展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注意環境保護,不注意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是不行的,而出路就在于搞生態農業。生態農業就是按照生態經濟學原理進行集約化經營管理的綜合農業生態體系。由于它吸收了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的優點,從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出發,達到多樣性、綜合性和穩定性的統一,達到能量多級利用、物質循環再生,人們和環境相互適應和依存,有效地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走生態農業之路是農業發展的必然。我國從1984年開始進行生態農業試點工作,通過多年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績。
2.環保部門應大力支持并指導生態示范區的建設
生態示范區建設是在一個市、縣區域內,由政府牽頭組織,以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為對象,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的一種工作組織方式。生態示范區建設的目的是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生態經濟學原理,調整區域內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努力建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態示范區是落實環境保護這一國策的重要保證,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基本的經濟社會形式。如何解決環境問題,人類面對著不同的選擇。一種理念認為:應當優先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再去治理污染,這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一些發達國家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這種模式是行不通的。還有一種理論認為應當采取停止發展的方式來解決環境問題。既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造成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那么解決的方法就應該首先停止發展。如果照這種方法來辦,人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進一步得到改善,結果只會使人類永遠生活在落后、愚昧之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思想,它是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它強調的是發展的遠期利益。
生態示范區是實現生態良性循環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既有利于環境保護,又能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它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最基本的經濟社會形式。加大生態示范區建設步伐,可以幫助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可以加速新技術在產業中的廣泛應用,促進科學技術與工農業生產的結合,可以促進國泰民安,社會穩定。此外,加強對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的管理,杜絕因工業污水的超標排放使莊稼絕收、魚塘事故發生,降低工業生產對農業的負面影響,也是環保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三、環保部門應普及與提高群眾城市生態意識,加強城市環境保護
1.普及與提高群眾城市生態意識
人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主體,是城市環境的設計者、建設者和管理者。當今,許多城市問題都是由于決策者、管理者及市民缺乏生態環境意識而引起的。因此,必須從普及群眾生態環境意識入手,自己來認識城市,保護和發展城市。城市生態系統是脆弱和有限的,這就需要人工調節加以彌補,包括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加強城市綠化系統建設以及做好城市衛生保健等工作。
2.加強城市環境保護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城市人口、工業、市場、文化等的集中給城市提供了高效的生產環境、便利的生活條件和豐富的信息來源。但同時,由于人口和工業的過度集中經濟密度過大,資源大量被消耗,各種生產、生活廢料大量產出,引起一系列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加強城市環境保護就是要對城市的污水、廢氣、噪聲、固體廢物等采取人工防范措施。通過消煙除塵、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改革工藝技術和流程,并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來防治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加強綠化系統建設及城市衛生保健工作,可以提高城市綠地覆蓋率,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并可以使人賞心悅目,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