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電工電子實訓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來,積極探索、研究和創新,不斷更新實訓內容和教學方法,使電工電子實訓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電工電子實訓實踐教學是中職機電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實訓教學環節,它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電工電子實訓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加強學生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是理論應用到實踐的環節。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在職業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實際動手能力的教學活動。
一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現狀
1.學生認識不到位,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初中畢業沒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學生。這些學生不僅在學科學習方面落后于整體水平,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一種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況,影響了學生學習的進取精神。他們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精神不飽滿;敏感而自卑;自以為是卻不自信;表面自主內心卻缺乏獨立能力,僅有抱負卻顯得懶惰。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現狀不滿,對前途充滿了擔憂,對未來生活期望值不高,對成功的渴求不強,在生活觀的選擇中常是隨遇而安,而不是積極上進。在實訓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主動性差,缺乏毅力,紀律松懈。
2.實訓項目老套,學生缺乏興趣
傳統的電子實訓教學很少注意到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甚至在每次實訓時教師還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去講實訓的目的、原理、注意事項,學生跟著老師依葫蘆畫瓢完成規定的實訓項目。結果,學生失去了實踐的興趣、求知和動手的欲望。這種教學方式影響著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了他們探究問題的主觀能動性。電子實訓教學的改革,應以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線來組織設計,通過實訓的實踐操作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應用和創新能力。
二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的方向
1.基于工作過程設計實訓項目
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設計,是根據完成某一職業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行動產生和維持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及從業者的內在調節機制來設計,實施和評價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其核心在于把工作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一,以學生是否達到從事某種職業所應具備的操作技能和理論水平為評價標準。
機電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能實訓,在進行實訓項目設計時,以維修電工的工作過程能力分析為依據,提取崗位核心能力,并將崗位核心能力分解為基本技能模塊,針對技能模塊開發對應的實訓項目。
根據維修電工所需的職業技能,將電工電子實訓分為常用電器安裝與檢測、繼電控制電路裝調維修、自動控制電路裝調維修、基本電子電路裝調維修等模塊,各模塊設計若干項目,項目的設計應貼近生活生產實際。
2.教、學、做合一,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做合一”以“做”為中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知識的應用性,從根本上克服職業教育教與學相脫節、學與用相分離的弊端。電工電子實訓是機電專業中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基礎課,依據“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論,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示范演示組織教學,堅持以“做”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學,這樣有助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在知識結構、動手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學、做合一”的核心是“做”,“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通過“做”,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操作中,把學生學習的過程融入到“做”的過程中,同時也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結合。“做”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電工電子技能實訓教學中,要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供觀察和“做”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做”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做”中,把抽象的知識變為活生生的知識,從感受中獲得正確認識。如“照明電路”中可以“兩室一廳家居照明電路設計”為項目,使實訓項目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做”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認識到“做”有助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同時合作交流也能取長補短并獲得快樂。從“做”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規律,培養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能力,這正是“做”的真正目的。
在教學中,“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
3.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傳統的專業課實訓一般采取較單一的技能訓練模式,只強調單一技能的提高,即技術的提高。然而,現代工業的發展表明,參與工業化進程的勞動者其非技術因素也十分重要,因而在實訓教學中要提出基本技能訓練與綜合素質訓練兩個目標。綜合素質訓練的目標,涵蓋了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組織紀律、安全技術、環境保護、工程質量、心理素質及創新意識訓練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在平時實訓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進入實訓室必須學習實訓規定的有關規章制度,自覺遵守。實行按學號分組,班長、小組長分工負責,每個人都要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覺性。強調安全用電的意識,了解安全用電知識。在實訓中遇到挫折正確調整心態,繼續努力。同時發揚各小組的團隊精神,互相協作、共同進步。
在實訓教學中特別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要精心設計,務必使實訓課題既要符合學生的水平,又要結合實際應用,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輕松愉快地完成實訓任務,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作品。在收音機組裝實訓中,我們可采用只給出設計指標和要求,元件參數由學生自行計算,原理圖和印制電路板由學生自行設計完成。這樣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做,遠比學生一成不變地照抄教材原理圖,機械地進行組裝所獲得的知識多,更重要的是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4.實訓成績評定制度的改革
學生成績評定是實訓教學活動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它是檢驗教與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學生成績評定必須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在實訓教學中,因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較多,而且項目的每個部分都要求學生掌握,為了使成績評定能真正反映學生的成績,我們應從理論成績、技能操作成績、綜合成績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為避免主觀評價的隨意性、片面性,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我們應根據實訓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確定各項成績所占的比例,制定各項成績的細化評分標準,并將細化評分標準以表格形式公布,使學生清楚明確。
三 總結
電工電子實訓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電子技術實訓教學中來,積極探索、研究和創新,不斷更新實訓內容和教學方法,使電工電子實訓教學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蔡衛兵.電子電工技能訓練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08(2)
[2]姚云.電子電工課堂教學探討[J].科技資訊,2007(12)
[3]沈丹.職業學校電子電工實訓的現狀與策略探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刊,2011(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